APP下载

品行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关系研究

2020-11-23谢莎莎

山东青年 2020年10期

谢莎莎

摘 要:近年来由于青少年犯罪率的攀升,品行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愈发得到人们的关注。品行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诊断标准和影响因素上都有许多相关且相似的地方,本研究将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来阐明两种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并区分这两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关键词:品行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影响因素

一、 概述

人格障碍目前在临床心理学界和精神医学界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它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形式,是因为人格结构不成熟或人格结构歪曲造成的。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一些异常的人格特征,从而给自身造成困难或影响自己的社交能力。这些人在气质上也存在缺陷或异常,日常问题的处理上很刻板,缺乏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理解。[1]本研究主要对品行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进行阐述并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

品行障碍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它主要表现为反复持续的攻击和反社会行为模式,如逃学、离家出走、偷窃、攻击行为等。DSM-V将品行障碍分为儿童型、青春期型和未特定起病型,发病于儿童期的大多数是男孩更多的表现出攻击性特征和不成比例的违法行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反社会行为往往会继续存在。而青春期发病的青少年包括男孩也有女孩,他们没有严重的品行问题或是不具有童年发病儿童的精神病理性特征。品行障碍青少年的显著特点有冲动、攻击和风险选择倾向[2]。CD青少年非常冲动、攻击性强并伴随有一定程度的共情缺陷,而这三个特征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Kashani等人发现14~16岁儿童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8.7%;Anderson等的研究结果为3.4%。国内学者向孟泽等在四川省四个地区进行的调查发现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2.9%~13.6%[3];罗学荣等对湖南省7~16岁儿童品行障碍的患病率调查结果为1.45%,远低于以上数据[4]。虽然各研究品行障碍的患病率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品行障碍客观的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使个体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格缺陷或异常。它以情绪紊乱和意志障碍为主要特征具有稳定性[5]。反社会人格障碍也被称为无情型人格障碍或社会性病态,其突出特点是人格与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强烈的冲突且具有冷酷无情的特征。大多数犯罪缺乏计划和动机,多为暴力性犯罪、理性犯罪少,属于偏本能和无意识犯罪。ASPD中也有高智商人群的存在,由于他们根深蒂固的反社会人生观和道德观、缺乏判断善恶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知之明,总是可以为自己的反社会行为作出一个所谓合理的解释并且不知悔改为所欲为。情感最显著的特征是冷酷无情,在一些极其残忍的犯罪行为中,他们不会体会到任何内疚感或是来自良心的谴责,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忽视其他人并极度以自我为中心。ASPD在临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9%~5.9%,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1.8%,一般来说在男性更为常见,从病程上来看在40岁后会有所缓解。

二、品行障碍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碍的共病研究

大量的现有研究已经发现品行障碍常与多动症并存。McGee等人使用Rutter的教师或家长评定量表进行研究发现,58%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患有多动症[6];湖南医科大学的罗学荣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品行障碍与多动症经常同时存在并且其同病率达68%[4]。可见,ICD-10中提到的多动症与品行障碍同时存在是有现实依据的。与此同时,研究发现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很容易发展为品行障碍,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社会认知障碍和视觉空间障碍。Myklebust甚至认为在有暴力和犯罪行为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有1/3存在右脑功能障碍[7]。现有研究中关于品行障碍与其他心理障碍的共病问题研究较多,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几乎还没有什么文献谈论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共病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这可能不失为一种在鉴别诊断时将两种人格障碍更好的区分开来的思路,也是未来可以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

三、 品行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一些持遗传决定论的学者认为人类的行为受遗传、种族等先天性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品行不端的人,他们的反社会行为是注定的。品行障碍具有十分明显的家族高发性。Crowe的研究发现品行障碍的遗传率为0.42,成人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的遗传率达到0.29。VandenBre指出基因会影响人们的反社会行为,其在青少年中的遗传率为0.07%—0.65%,在成人中的遗传率为0.29%—0.78%。那些生下来就被有爱的父母收养的孩子虽然有了更好的生长环境但仍然会表现出和亲生父母一样的反社会行为。[8]同时国内学者谭钊安[9]对ASPD患者的基因进行的研究发现,ASPD与基因突变或某些基因多态性有关。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在品行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utter报告,父母存在犯罪史、酒精依赖和反社会行为时,孩子的品行障碍率明显更高,特别是当母亲有这些问题时。[3]同时家庭因素也是APSD最普遍的解释。当孩子缺乏父母的爱护或遭受父母严重的拒绝甚至虐待时,他们更有可能在成年后发展为ASPD。Widom和Luniz的研究也十分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追踪了一群在美国长期遭受身体虐待地儿童,20年后对416名受虐儿童进行诊断性访谈发现13.5%的受虐儿童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而对照组只有7.1%。茆正洪[10]等发现,ASPD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父母拒绝养育方式、父亲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单亲、父母离异。陈哲等[11]的研究还发现儿童期受虐和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也可能导致ASPD。由此可见改善家庭环境可能是预防犯罪及降低犯罪率重要的关键所在。

(三)认知因素

部分的学者认为,品行障碍男童在逻辑认知、角色承担和道德推理等方面表现出不成熟。Guerra等报告具有强攻击性品行障碍的男童往往表现出以下特质:①使用将他人视为敌人的原则来解释社会问题;②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少而且是无效的;③很少考虑攻击性行为带来的后果。品行障碍儿童往往缺乏“洞察心灵”的能力,即难于“解读”别人心理活动,因此他们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情感活动等。

(四)社会文化因素

西方理论认为文化因素在品行障碍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青少年群体或生活的阶层中,违法行为已被同化为一般行为使得那些缺乏机会接受正常健康教养的青少年很容易融入到这中行为氛围当中去。团体对青少年的行为和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如服装发型、喜欢的流行音乐、说话方式等。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习得的,同伴之间的接触越频繁、实践机会越多则影响的强度越大。同时一旦孩子多次违纪,周围的人很容易形成定势看法并给孩子贴上“标签”。那些有前科的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关注,对违法行为的严厉处理和社会的拒绝易使这些青少年回到不良团伙中导致反复违法。反之,如果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过失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和宽容,那么他们得异常行为反而会降低和减少。[3]

四、 总结与讨论

总的来说,品行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特点和影响因素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但是相对来说品行障碍共病较多,且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影响更加地广泛。具体在进行诊断时,两种人格障碍还是有比较明确的界限。根据DSM-IV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个体15岁前有品行障碍,同时18岁后有反社会行为的可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如果个体在15岁之前没有品行障碍,而在18岁之后头反社会行为,此时只能被认定为有反社会行为而不能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儿童时期持续的攻击和反社会行为模式可能是成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前兆。大约40%的品行障碍儿童在成年后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表现为反社会行为、普遍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参与各种违法活动。儿童品行问题的亚群表现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有反社会和攻击行为倾向。他们表现出一种冷漠无情的人际交往分格,其特点是缺乏负罪感,没有同情心和感情。与此同时表现出与自恋和冲动相关的特征,他们的父母比其他有品行问题孩子的父母更可能存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病史。[12]

[参考文献]

[1]崔卫国,范红延.青少年的反社会人格障碍[J].青年研究,1989,2):35-8.

[2]高一点,陈海燕,贾惠侨,etal.品行障碍青少年反馈相关负波特点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023(2):191-5.

[3]杨翠,袁茵.青少年品行障碍研究进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6,11):52-7.

[4]罗学荣,万国斌,苏林雁,杨志伟,李雪荣.湖南省7岁~16岁儿童品行障碍的流行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05):227-8+16.

[5]孫倩,陈图农,徐静.青少年人格障碍研究进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5):407-10.

[6]陆小英.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研究综述[J].医学与哲学(A),2001,022(9):45-7.

[7]静进.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第10讲儿童品行障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0):635-8.

[8]谭小碧,聂勇.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病因及矫治[J].科教文汇,2012(04):167-168.

[9]佚名.中国汉族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SLC6A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的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6):630-632.

[10]茆正洪,谭钊安,曾彦英,etal.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6):420-2.

[11]陈哲,付丽,彭咏梅,etal.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依恋与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019(2):212-4.

[12]刘诗薇.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述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