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给孩子喂药

2020-11-23

农村百事通 2020年20期
关键词:滴管剂型药片

良药大多苦口,孩子普遍抗拒吃药,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吃起药来更费劲。如何才能正确又顺利地让孩子把药吃下去呢?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混进食物中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对孩子喂药采取的是错误的喂药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有三种:暴力喂药、欺骗式喂药,以及把药混进牛奶或果汁等食物中喂药。

暴力喂药是指家长对孩子采取强制措施喂药,如捏住孩子的鼻子或“撬开”孩子的牙齿等,其危害很大,因为被强行喂药时,孩子通常会哭闹,这样药物很可能会呛入孩子的气管,从而引发危险。

欺骗式喂药是指家长用“药好喝、是甜的”之类的谎话哄骗孩子吃药。这招对第一次服药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有效,但孩子在几次这样的服药经历后就会发现真相,这将导致孩子以后更加抗拒服药。

还有一部分家长将药物一概加入牛奶、果汁、果酱等食物中,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服下药物。这招看似高明,实则大有隐患。因为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加入牛奶、果汁等食物中服用。这与药物本身的性质和制药的工艺有关。因此,一定要看清药物说明,区别对待。比如,用于孩子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疗的药物——孟鲁司特钠颗粒,其说明书就要求药物“与室温或冷的软性食物(如苹果酱)混合服用,或溶解于一茶匙室温或冷的婴儿配方奶粉或母乳服用”。而有的药物就不能与牛奶、果汁等食物同服,比如钙剂。因此,说明书有明确服药描述要求的应按要求服用,说明书没有相关描述或者无法按说明书要求服用的,应咨询药师。

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口服药物剂型通常包括液体的、粉末或小颗粒的、片状的、胶囊的等等。对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液体、粉末或小颗粒形态的药物比较方便服用。但不少孩子需要的药物没有这些友好的剂型,这时家长就只能选择其他剂型,比如药片或胶囊。如果是普通的药片、胶囊,可以研碎或打开服用。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外观看上去没什么差别的药片、胶囊,其内在成分千差万别。有些药片可以快速转变为液体,如分散片可快速溶化在水中,对3岁以下的孩子也是适用的。但带有“缓释”“控释”“肠溶”字样的药片、胶囊,则通常都不可以掰开、研碎或打开胶囊服用,这些药物不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服用。

其次,优选孩子喜欢的口味。比如同样成分的溶液,橘子口味的比未经遮盖的苦涩口感的溶液更易于让孩子接受。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窍门:通常药物名称中带“小儿”和“孩子”字样的,或者药物适应证中有“用于孩子/小儿……”等描述的,都是专为孩子设计的药物。它们在剂型、口感上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适用性,方便孩子服用。

不同药物喂法不同

选好药物后,还需让孩子把药吃下去。为了孩子能顺利地服药,喂药工具的选择也很重要。建议家长使用带刻度的滴管、注射器、喂药器和量杯,这些工具可以用来直接喂,也可以配合小勺喂。一般来说,滴管、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和喂药器,量取的药量较少,适合用来喂对取量要求十分精确的药物。

口服滴剂既可以直接滴入孩子口中让其吞服,也可以将药物滴入小勺后给孩子喂服,再将少量温水加入小勺中,“洗洗”小勺,给孩子喂下。咀嚼片的口感不错,2岁以上的孩子通常都易于接受。泡腾片剂应该用水将药片完全溶解后再给孩子喂服,千万不能让孩子直接吞服或含服泡腾片,以免药片在口腔和胃肠道内迅速释放大量氣体,从而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一般不推荐给3岁以下的孩子喂服胶囊剂型的药物。如果难以避免,对于普通胶囊,家长可以将其打开后将药粉取出给孩子喂服,并注意打开的胶囊药粉要立即服用,不能长时间放置,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给新生儿或一岁以内的宝宝喂药时,应将宝宝抱于胸前,用手臂支起宝宝的头部,以防因宝宝头部后仰而使药物被吸入气管中。使用滴管等喂药工具喂药时,应将其从宝宝嘴角顺口颊滴入,待宝宝把药物吞咽下去后再取出滴管。

此外,针对孩子各种“花式”拒绝吃药的情况,家长可以通过平时跟孩子玩游戏、读绘本等方式向孩子传达“药物进入我们的身体,能帮助我们战胜疾病”等观念,或在孩子服药后,给予适当奖励的方法引导孩子顺利服药。

(北京   胡利华)

猜你喜欢

滴管剂型药片
滴灌浇花器
药片不能掰开服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药片洗头有奇效
牙签变星星
吃 药
药片颜色谁决定
益母草不同剂型临床应用优势浅析
迷宫
抗感冒药的药学分析与合理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