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公众参与的艺术展

2020-11-23魏丹意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

摘要:2019年10月29日至2019年11月24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纸的对话——丹麦@金沙”的剪纸艺术展,本文将通过观众调查分析公众征集方式在本次展览中的运用及意义。

关键词:纸的对话;公众征集;公众参与

随着现代博物馆事业日益发展兴盛,一方面,博物馆愈发注重将公众作为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公众主动参与博物館各类活动的意识与热情也不断加强。在这一背景下,博物馆公众参与的机制逐渐形成,其中的一个趋势便是公众参与博物馆展览,本文将以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纸的对话——丹麦@金沙”这一展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观众调查的方式,分析探讨公众参与博物馆展览下,博物馆举办“社会众筹”性质展览的意义。

一、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定位为一场由社会众筹的剪纸艺术展,内容分为丹麦剪纸与金沙剪纸两个部分,展示丹麦与中国非凡的剪纸艺术,进而打开文明对话的窗口。

除丹麦剪纸艺术家凯伦·碧特·维乐的作品以外,金沙剪纸的部分的展品均向社会征集,分为大师对话、馆校合作与公众参与三个板块,通过专业剪纸大师、中小学生、社会公众的参与,为一个众筹的剪纸艺术展;向公众征集的作品围绕金沙遗址与古蜀生活、古蜀人与现代,古蜀人与未来等主题,力求展示公众对于金沙遗址以及古蜀文明的理解,拉近考古遗址与公众的距离,进一步启发公众对于文化遗产当下价值的思考,探寻历史与现代社会及未来的联系。

二、观众调查目的与方法

(一)调查目的

本次展览从形式上讲是一次具有创新性的举措,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观众调查了解观众对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反馈:

1.    观众对于以剪纸这种形式去表现金沙文化的方式的接受程度

2.    这种方式对于观众进一步理解金沙文化是否有帮助;

3.    观众对于以公众征集为展品来源渠道的这一类型展览的看法;

4.    除了金沙遗址博物馆现有的常设展览外,观众是否还希望博物馆开办其他关于解读金沙古蜀文化的临时展览?

(二)调查方法

基于本次调查目的,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问卷共设置10道题目,配合问卷内容进行简单访谈。本次观众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问卷、访谈结果

1.    您对于金沙文化的了解程度

2.    您在本次展出的剪纸作品中看到了哪些金沙元素?(多选)

3.    您印象最深的展品是哪幅剪纸作品?为什么?

4.    您认为用传统剪纸的形式呈现金沙文化,对您理解古蜀文明有帮助吗?

5.    除现有的常设展览,(1-5展厅)外,您认为金沙遗址博物馆还需要举办与金沙相关的专题展览进一步解读金沙文化吗?

6.    您是否了解本次展览中,金沙元素剪纸中的部分展品是向公众征集的?

7.    您认为这种向公众征集的形式如何?

8.    如果今后还有向公众征集展品的活动,您愿意参加吗?为什么?

9.    您还希望看到以下哪些呈现金沙文化的展览形式?(多选)

10.  您对于“纸的对话——丹麦@金沙”剪纸特展的评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大部分前来参观展览的观众对于金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基本能够识别到本次展览的剪纸中所包含的金沙元素。在问及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时,很大一部分的观众给出的原因是出于展品本身的美观、做工精致,或是对剪纸作品作者的欣赏,仅有少部分观众是出于对剪纸内容的理解而对展品印象深刻;但结合第四题观众的选择结果来看,大多数观众仍然认为这些金沙元素剪纸对于他们理解古蜀文明是有帮助的,有的观众认为剪纸这样的形式比较有趣、生动,有的观众认为这种方式可以体现不同的人对于金沙文化的理解,有的观众认为可以帮助自己加深对于金沙文化中典型器物的印象,因此,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剪纸这种形式传播、促进公众对于金沙古蜀文化理解的目的是有成效的。从第9题的结果来看,展览以不仅限于文物的多元化形式展示金沙文化,对于观众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在这一点上,大多数观众都表现得十分有兴趣,有的观众除了我们给出的选项外,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问及对于本次展览是否还有建议时,受访的观众们给出的建议主要是观感、展览体验上的不足、展览内容对于“对话”这一主题表现得不甚明显、希望关于作品能有更多的解读、增加展品数量以及互动设施和社教活动。

对于本次展览的以公众征集为展品来源的这种社会众筹展览形式,观众普遍是持以支持的态度,观众们基本表示很乐意见到这样的展览,认为这样的展览形式能够拉近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如果今后博物馆再次举办这样的展览,他们也会愿意参与,如果能有机会参与展览、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博物馆展览展品,一方面能激起观众对于展览内容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能帮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于除现有的常设展览之外博物馆是否还需要举办更多解读金沙文化的临时展览这一问题,有的观众期待能看到有更多展览能以更新的解读视角去展现金沙文化,以弥补现有常设展览的一些空缺和不足,让公众能了解更多的有关金沙文化的知识、充分发挥金沙的学术价值;而认为不需要的观众则是由于对金沙文化以及现有常设展览中展示的内容的了解程度还有所不足,因此不太能够给出自己的见解。

四、一场公众参与的艺术展

从展览的类型来看,“纸的对话——丹麦@金沙”的性质是一场剪纸艺术展。这一展览的主要展品是由丹麦艺术家凯伦·碧特·维勒完成的《7个龙蛋》,这一组作品中有运用到一些中國元素例如龙、鲤鱼等,但它的创作基调是源自于斯堪的纳维亚的传统文化,特别突出了挪威的民族特色,作品的主题也是蕴涵着有关于畅想未来的寓意,单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一组看起来似乎有些“前卫”的作品,应该如何与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古蜀文明为主题的特点相呼应成为了一个难点,也是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本次展览从“对话”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整体策划。由于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没有符合条件的剪纸作品,便又运用了向公众征集的方法,通过观众在公众号上传自己的剪纸作品、由全民参与投票选出最终参展作品的方式,征集了一批以“金沙元素”为主题的中国剪纸作品,最终拔得头筹的作者还将获得如博物馆年卡等丰富的奖品,这一方式可谓是一举两得,既满足了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与古蜀文化对话的主题,又极高地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并由此调动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

在传统的展览中,大多数情况下观众是作为一个参观者的身份,被动地参与展览,而在此次展览中,观众能够突破这一身份的限制,将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作品作为展品置于展览中,使其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从这一方面来讲,观众是对博物馆作出了贡献,不仅如此,他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工作及时、体面、有意思地呈现了出来。我们在对观众进行问卷、访问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观众对于公众征集这一方式的普遍认可,甚至有的观众由于自己未能参加作品征集、或是作品落选,还表达了对于下一次公众征集展览的期待,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够被展出。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参与本次活动的人们,有学生有教师,还有公司职员以及退休人员,由此可见,相比于博物馆展览中传统的参与式设计,“纸的对话——丹麦@金沙”展览这一设计并非是博物馆单方面提供内容来消费,而是采用了一种“多向性传播法”,给公众提供一个“平台”,为不同的观众群体共同创造体验的机会,展示公众对金沙遗址与古蜀文明的理解,拉近了考古遗址与公众的距离,使古老的金沙文化在传统剪纸艺术的演绎下熠熠生辉。尽可能地让观众参与到博物馆展览当中来,本就是一种趋势。事实上,不仅仅是艺术类展览中,在其他展览中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为公众提供参与的机会,从而去展示不同的人对于展品的理解,实现公众参与、与公众贴近的展览。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陆建松.博物馆展览策划:理念与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   高红清.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基础实务[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

[4]   Juliee Decher.宾至如归:博物馆如何吸引观众[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2017.

[5]   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M].科学出版社,2009.

[6]   Nina Simon.参与式博物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魏丹意(1996.05—),女,四川省成都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发展策略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监督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困境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