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满足人民群众思想文化多元化需求的几点思考

2020-11-23张庆柏崔传爱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群众思想服务

张庆柏 崔传爱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同时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各种文化、思想、观念交融在一起,改變了思想文化领域过去单一、封闭的状况,思想文化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一元思想指导,同时有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和扩大的文化需求,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

1.坚定理想信念,把坚持一元化指导思想作为实现群众需求的根本前提

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发展为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有利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但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发展必须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为前提。因为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更无从谈起实现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而指导思想一元化带来的有序化恰恰能够避免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

一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来源于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来源于正确认识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带领群众深入学习,使他们的理想信念真正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上,建立在对各种重大社会现象的透彻分析上,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必然性的深刻认识上,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不让其他思想乘虚而入。

二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坚持公平正义,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广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实际行动和根本体现,也是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的基本保证。只有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认同我们的一元化指导思想,使改革和发展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事业。

三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干部,就必须在思想上先行一步,就必须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战胜困难,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拓宽服务途径,把创新服务形式作为实现群众需求的重要抓手

通过对群众多样思想文化的需求分析,我们知道不同职业、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对基本文化权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满足并实现群众需求必须尊重不同社会群体合理的多样文化需求,不断处理好共性与个性、普遍利益和特殊需求的关系,使所有公民都能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在“文化产品”上各取所需,在“文化需求”上各得其利,真正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做到这些,就必须拓宽服务途径,创新服务形式。

一要深入基层,增强说服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以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和“三个一切”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去,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向基层提供有效的服务,倾听群众呼声,培养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把党的政策、致富项目和致富信息通过多渠道传递给群众,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深入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真情、真心和真爱,以增强自身工作的说服力。

二要正向引导,增强凝聚力。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种变革、调整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面临许多挑战和矛盾,凝聚力建设成为日趋紧迫的时代课题。因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工作细节,对错误的思想文化倾向加以纠正进行正向引导,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力;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不断摒弃和纠正背离党性原则的私心杂念和错误行为,提高对纷繁复杂形势的洞察力;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高先进思想的凝聚力;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对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鉴别力。

三要与时俱进,增强吸引力。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利益需求的多元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要想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 就必须创新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式,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搭建群众积极参与的平台。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和传播载体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意运用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例如通过手机进行短信群发,把各种信息传递到特定的群体中,使人民群众在不改变自身生活规律的情况下就能接受到服务,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加大投入力度,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群众需求的长效机制

一要领会精神,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公共文化服务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由政府为主提供的基本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普及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流价值。因此,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二要狠抓落实,明确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落实到县级政府,就是要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重点关注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等弱势群体,推动弱势群体文化生活常态化。要建章立制,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中仍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各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各村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为依托,广泛地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要因势利导, 发挥农民建设文化的主体作用,发展文化骨干,培养能编会导的艺术人才,让农民通过各种自办文化活动获取市场信息、掌握增产增收技术和寻找致富项目。

三要加大投入,破解公共文化服务的制约因素。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同时兼顾公益性,确保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方便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文化财富送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实现社会文化的共享。

4.加强队伍建设,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实现群众需求的不竭动力

探索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最终用好人才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在基层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

实施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及“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夯实干部职工的群众观念,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采取以会代训、业务培训、专家讲座、选派跟班学习、外出交流等形式,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培训,提升队伍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会学、会写、会说、会协调、会生活”的“五会五有型”干部队伍。

实施乡音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围绕弘扬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结合地域特色,在理论界、新闻界、出版界、文学艺术界培养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各类乡音人才评选活动,发掘一批影响较大群众接受的“土”专家,陪育在域内叫得响,外面听得到的乡音文化名人,为满足群众需求提供不竭的人才保障。

作者简介:张庆柏(1973.5-),男,汉族,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的基本理论、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群众思想服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