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20-11-23吕斯霞
吕斯霞
摘 要:技校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顺应时代要求提出的,对技校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技校 语文 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语文课程教学的计划、实施、评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在讲授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过程当中,顺其自然地注入生活的内容,将学科和生活紧密联系,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现实相融合,促使学生成为本体。
一、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一)语文生活化
1.语文教材讲读生活化
自使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行的第六版《语文》通用教材以来,笔者发现,该语文教材选择的内容更贴近生活,诸多文章均是出自作者自身对生活的感知觉悟。只有将语文教学与新时代背景、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的阅历、学生的心理特征相结合,才能将课本内容转化为學生自身的内在需要。
在教材讲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本内容联想到自己周围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或相似的场景,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进行沟通,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莫言的《卖白菜》时,不少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为什么那时不流泪?而作者多算一毛钱时,母亲却流泪了?为什么母亲的眼泪让作者终生难忘?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根源在于文本与当下现实的差异。笔者通过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联想极度贫困中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也就不难理解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眼泪”里所包含的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等复杂的情感,也让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2.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
语文写作要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只有经过对现实生活的仔细观察、真实感受、深刻反思,才能写出饱含真实情感的文章。第六版《语文》通用教材一方面要求增加信息量,另一方面要求指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体验社会生活、思考人生,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欲望。例如讲授《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后,笔者带领学生参观中山老字号咀香园公司,让学生体验制作杏仁饼的过程,加深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以制作工艺为写作顺序的目的。之后要求学生仿写一篇题目为《杏仁饼的制作》的作文,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分享,学生感觉写起来顺手、讲起来顺口。
(二)生活“语文化”
生活“语文化”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促使学生形成生活离不开语文的意识,只有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才能让学生了解到生活才是语文最大的课本。
1.日常生活“语文化”
学生无论生活还是情感都能“语文化”,学生的日常起居饮食、喜怒哀乐都可用语言进行表现。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每天的生活,把身边的事情尽量用语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2.校园生活“语文化”
技工院校要着力打造一个充满社会气息、有着独特文化氛围的校园,让学生走在校园内就可以看到文化园地、名言警句,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增强对语文的认知提供良好的环境。
3.社会生活“语文化”
尽管科技给现代人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不可否认,这种变化也带来了部分文化的逐渐流失。例如随处可见的广告语,一看就有诸多不妥,却能广为学生知晓,如“喵星人”“火星文”等。这些均给语文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在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守住语文文化底线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提供规范、健康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机会。
(三)语文讲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的联系
语文是生活的表现,语言能够细致地表现现实世界,浸透生活的每个角落。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通过对语文的认知,学生才能够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人和事,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生活。学生凭借语文这一工具来认识现实生活、参与现实生活,用它来改造现实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让自身能力得到更快的成长与提升。
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要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要树立“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往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上靠,尽可能地创造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景,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联系生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探究、体验机会,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跨越百年的美丽》时,请学生谈谈对居里夫人的认识,有些学生会描述说居里夫人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发现放射性元素镭、钋,并因此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也有些学生描述说居里夫人的家庭教育理念强,留给女儿的物质财富并不多,并成功引导女儿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着眼于“为了生活”
语文教学目标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正是基于这一点,第六版《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班级秋游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组织烧烤活动,有些学生提出制定详细通讯录便于彼此联系,有些学生则考虑到下雨的应对计划,也有些学生出于环保角度主张无烟烧烤。由此可见,集体活动能够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可将学生最为关心的事情引进到课堂中,增强学习效能。基于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应该着眼于“为了能更好地生活”,从学生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出发进行教学,避免课本教学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脱节。
(三)教学要在知识的基础上关注生活世界
1.充分创造和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技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内和课外资源,例如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广播、网络等,同时还有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日常生活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例如:教师可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上台展示分享,内容可以是一首词、一首诗歌、一个小故事、一段美文等,尽量让学生发言;或是组织美文征集活动、诗歌朗诵比赛等。总之,技工学校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利用各种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以增强课程开发能力。
2.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技工学校传统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了生活的体验,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因各方面原因,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进行沟通。比如,讲授《故都的秋》一文时,笔者提问:北国之秋有何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的北国秋景来表现故都的秋味、秋色呢?没有一个同学能很好地回答出来。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未能体察景物描写中所浸润的感情。作者不写故都的名胜古迹,也不写故都众多的自然风光,而着力去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景象。这并不是因为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不能代表故都的特色,而是因为它们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而且秋色也较为艳丽,不能很好地表现作者沉静、寡淡的心境。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在生活中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三、结语
生活离不开语文,要想实现语文生活化,一方面要从“教”的角度转变观念,整合教学资源,发掘生活资源,构建生活性的课堂;另一方面,要从学的角度给学生以最大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体验和感悟,在生命的灵动中形成高尚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毅.中职中文教学实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9).
[2]陈继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
[3]杜先喜.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8(10).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