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思考
2020-11-23苏燕
苏燕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数学学习的教材和教师的指导是同步的,学生的预习和自主学习将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要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将从教材的使用和驾驭能力入手。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理想效果,就需要从多元化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发挥教师的作用,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思考
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物质生活极大提升的状况下得到了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紧随时代的步伐,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变革,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中合理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遵循学生学习意愿,给予学生学习自由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本就是遵循学生的意愿,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也要绝对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遵循学生学习意愿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不能强迫学生学习或是完全将课堂时间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就违背了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初衷,无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例如,在《认识人名币》这一章节的教学里,教师不能只给学生强行灌输一些人民币换算的基本知识,认为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换算就足够了。教师更需要在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谈一谈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发表自己对人民币的看法,教育本就不是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更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客观的、正能量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理智消费、不能冲动消费或是超出能力的消费;也可以在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课堂自由讨论的时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思考一下上课所学的内容、发表一些个人观点和看法,让幼小的思维彼此碰撞融合。在即将下课前,教师还可以遵循学生的学习意愿,带领学生做一次简单的总结,让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和换算的记忆更加深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本堂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2构建探索型课堂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教学
数学课堂就是通过分析数据和信息一步一步的得到最终结果,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构建探索新课堂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导入数学教学。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并且得到关于线段的初步认识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真实的呈现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我们以前学过了比较物体的长短,那大家觉得1厘米和1米哪一个更长呢?”这是学生纷纷露出迷茫的眼神,教师在通过多媒体呈现出1厘米和1米的线段,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够得到更加直观形象的线段长短,理解长短概念。学生可以在这种探索型课堂中,能够能好的提升自主学习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连的教师更应当挖掘数学教学中的这一特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讲解“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教师可以根据数学问题制作成与实际情境相关的图片,教师可以这样说:“我们观察到图片都知道北京赢了,那么大家是如何比较出这个信息的呢?”这时,学生在直观的图片信息呈现的数学信息之下陷入了思考,教师再引导学生:“这道题目也就是让我们比较一下数字的大小,那么通过减法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抓住图中的数学关键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减法的学习,接着教师再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那么这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大家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归纳得出两位数减两位数要从各位开始减,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數,可见,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要是在针对学生观察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这样能够将数学课堂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长期以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发散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能够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动力的挖掘,在活泼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更好的内化数学知识,并且能够通过庞大的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数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数学知识构建。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构建探索新的数学课堂环境,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