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20-11-23朱耀军
朱耀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比较有实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是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为例,具体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
一、合作学习含义
合作学习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小組,利用多个个体的力量进行互相帮助,促使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得以达成,并按照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来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进步的一种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是积极互赖。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不仅需要对学生个人的学习进行关注,而且还需要对小组内部他人的学习进行关注,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能产生一种荣誉感和归属感;二是个体责任。个体责任指的是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要在小组中承担自己应尽的合作责任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三是面对面互动。主要是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要合作与互动,同时还要相互支持和鼓励,最终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四是社交技能。小组合作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能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五是小组自评。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的方法能将问题及时解决,进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课前自学,打好基础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参与到其中进行自主学习,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小数除法”为例,首先要让学生读懂所要学习的内容,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则是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之后更好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一些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忽略了这一环节,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难以有成效。因此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方式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如下任务:一是让学生仔细阅读“小数除法”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要将例题重点理解;二是要让学生练习整数除法的习题,并将解答习题的方法准确的说出来;三是要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新课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
(二)情境导入,做好铺垫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而且还能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创设情景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呈现出简洁、明了以及形象直观,所创设的情景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关键并不是情景的创设,仍然要在数学知识点教学上下功夫。
在北师大版五年级教材“多边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则可以利用其中的插图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导入“多边形”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节课的学习。此外,还要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提出在生活之中遇到的多边形,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多边形分割成学生常见的图形,这样就能运用已经学习过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尽管在这个过程中课堂导入的时间不多,但是却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并完成小组探究的任务,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重视过程,构建新知
教师要布置难度适中的探究任务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所学的新知识,进而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率得以提高。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小数除法”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将课本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例如:22.4÷4,教师首先可以让小组讨论这一算式与以往算式的不同之处,并让学生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列竖式的方式计算22.4÷4,并总结计算方法;接着让小组讨论在“22÷4”算式中被除数“2”的代表意义;最后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点拨,让学生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
任务。
三、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合理,更富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佳栋.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61.
[2] 王小锋.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34-235.
[3] 朱红俊.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探究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