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美学视角下新材料在产品设计应用中的研究
2020-11-23杜丽平
杜丽平
【摘 要】本文结合实例,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新材料所体现的功能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的分析来阐述新材料所反映的技术美。
【关键词】技术美学;新材料;产品设计
1.新材料工艺在产品设计应用中的技术美分析
1.1技术美学的形式美与新材料工艺视觉美感
技术美学的概念里包含了材料和结构的形式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新材料的出现,新材料中的复合材料在产品设计中更是运用广泛。人们逐渐认识到复合材料所具备的优势然后大量运用在设计上,技术也带给新材料形式上的个性化,特殊的结构机理或是奇异造型处理,形成了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美。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有许多中,它的易成型和易着色的特点,使之可以制成色彩艳丽、变化繁多的品种形体和制品。在产品设计中,热致变色现象即体现了新材料工艺的色彩变化形式之美。如变色杯、变色龙汤匙、热致变色迷彩服等。其原理是染料在常温和高温下,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产生变化,对可见光的吸收带发生变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使得产品形式上增添了审美趣味。
1.2技术美学的功能美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产品美学
技术美学中的功能美,建立在实用和良好的功能之上。在工业时代,这种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技术来完成的。产品的功能美,同时也是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功能美也与产品材料的安全性能、外观形式、工艺性能有密切关系。产品材料选择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合理选用,充分考虑可能预见的危险。而材料也很大可能影响产品的表面效果,如表面的摩擦力、反射率等。材料所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增添了产品的实用价值,进而影响使用者的审美体验。
新材料工艺的运用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便利。
2.正确认识新材料在产品设计应用中的技术美的重要意义
对于美学或是美的规律的研究,都是为了在之后的设计创作实践中,可以根据这些美的规律性和所归纳的美的法则来使设计产品拥有设计美,让这种美学理论成为一种美学应用,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也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对新材料在产品设计应用中的技术美的研究,也是为了得出来正确认识并形成理论知识,以此来指导我们之后的设计创作,也就是可以根据技术美理论来指导创造“美”的实践。
马克思在19世纪工业技术发展的初期就已经预见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世界各国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进行工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为人的解放作出努力的同时,一些美学家们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审美价值,开始不断地从实践和理论上探索和挖掘科技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规律,以此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技术美体现了物质生产领域的真善美中美与真的关系,技术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新材料在产品设计应用中的技术美研究同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一,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新材料所体现的技术美,不仅仅是一种审美形态,它还反映了人类史上审美意识形态形成的机制。新材料应用中的技术美,所反映的是人类设计的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所达到的一种实践经验,这种实践经验也构成了一种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影响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优秀的设计作品的产生,一面是要有设计师的设计构思,一面生产加工过程也同样重要。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新材料,这给更多设计创意产品提供了物质与技术保障。
第三,新材料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技术美反映了产品中新材料作為一种人的创造物,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的统一,同时对产品材料技术美的研究也为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人文导向。
第四,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新材料的技术美,体现了科技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状态。客观存在的自然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时,要不断追寻行为的合理性与经济效能。因此技术美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结合。
第五,应用新材料的产品成为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品,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被广泛使用,人们通过对这些产品的使用,从其中受到一定的技术美的审美教育。拥有技术美的产品,对人们的情绪具有调剂的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暗示和诱导的作用,进而对人们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进行一定升华,通过物质文明来影响和促进人们的精神文明。
3.总结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科研人员研究和发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新材料也是其中的便利之一。新材料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它所呈现的技术美给人以全新的感官享受,体现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也给工业技术发展带来了人文导向。技术美不仅可以提升新材料在产品设计应用中的审美与品质,而且通过对技术美的研究和体会,人们还可以发现产品设计中心材料应用的趋向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新材料的应用,更体现了技术美所带来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只有掌握新材料在产品中的技术美,才能在产品设计中更好的应用和发展新材料。
参考文献
[1]梁梅.设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86-189.
[2]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