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研究

2020-11-23李亚玲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李亚玲

【摘  要】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是党建工作开展的迫切需求,新时期教育改革下高校党政工作面临问题也随之增多,开展多样化的党组织活动能够提升党政工作水平。下面文章就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组织活动;活动内容;形式创新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模式逐渐弱化,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多,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功能凸显。依托学生这一组织载体,构建学生功能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向的工作延伸,是占领高校学生党建新阵地、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

1.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分析

高等教育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功能。这些功能发挥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能否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能否聚焦关键核心领域、能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能否做到既传承精华又守正创新、能否做到国际视野与国家核心利益的统一。要强化这些功能,必须牢牢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坚持“四个服务”的要求。高校院系党组织必须强化政治功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师生员工主动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接中央的战略决策,把“四个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另外,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中的深层次瓶颈问题,不仅胆子要大,而且步子要稳。胆子要大,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改革的闯劲和韧劲,全力以赴推进;步子要稳,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管理重心不断下移,院系越来越肩负起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是对高校院系提出的时代命题。高校院系党组织必须强化政治担当、保持政治定力。一方面,要连得上“天线”,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另一方面,要接得住“地气”、守得牢“底线”,凝聚服务师生、推动改革发展、坚守办学方向、保证制度落实。把院系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有效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对于学校党委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夯实,把高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加快推进“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策略

2.1完善思政与党建工作体系

为形成多部门联动、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由任课教师为学生讲解价值观念和马克思理论等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理论精神和理论涵养。在行为教育方面,可以发挥出党建工作的作用,由基层党建组织部负责人,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和道德实践等内容进行有效规划和指导,明确思政教育工作中,应从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进而有效形成多部门联动、全过程育人的工作体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健全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学生班级机制的方式,加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学生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的深入探究与分析,结合學生社会交往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安排,进而合理指导学生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为减少和解除管理壁垒,在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基层党建干部可以与教师队伍构建思政教学工作队伍的方式,坚持培养学生良好人生观的原则,加强对党的知识和精神内容进行宣传,还要加大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进而通过完善的思政与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进行。

2.2做实支部活动

一要强化支部集体学习在理论学习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学习考勤、集体研讨、个人自学、专题调研、轮流讲党课等制度,探索建立“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作好表率。二要突出党内生活的实效性。提前谋划、精心安排,确保高质量组织好每一项活动。上级党组织要对所属党支部学习教育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计划,是否形成制度,是否走过场。三要加强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力度。确保“双带头人”在党务上有能力、业务有上建树、师生中有影响,更好发挥“头雁”作用。引导党员干部铸牢理想信念“主心骨”,凸显理想信念对于学术和业务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2.3创新阵地平台建设,拓展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采用网络新媒体工具,开创具有媒体融合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教育模式,让全体党员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微论坛进行日常信息发布、党员交流学习、党务公开等;建设党建APP、微讲堂、微博等展示党的先进理论、党员先进事迹、时政热点、活动实践等;党员定期撰写博文,记录学习、生活和实践的心得体会,建立学习成长材料,促进党员活动公开化、高效化,积极传播正能量。通过这一系列创新网络党建平台建设,可以大大增强感染力和号召力,真正用党的最新理论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工作走进生活走进网络,促进党员之间相互监督鼓励,实现共同成长,拓展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2.4建设一批能熟练操作新媒体的党建工作人员

互联网信息平台让基层党建工作影响范围更大,涉及范围更广,所以在这样的融媒体背景下,高等院校更应该及时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务实奉献、熟悉新兴技术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基层党务工作的开展,定期对党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内容,不定期开展基层锻炼工作。借助移动电视、数字影视网络等融媒体新型窗口,积极宣传党组织各项政策内容。要多关心后备力量的干部培养和成长,在落实各项政策待遇方面,可以适当予以倾斜。要建立健全党务干部的激励机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校可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形成互相学习的局面,且可通过建立相关网站或者公众号,并定期发表与新媒体运用相关的技巧,培养一大批善于操作新媒体的党建工作人员。

2.5强化政治组织纪律的监督

强化政治组织纪律监督有利于带动党内各方面纪律和规矩严起来,这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保证。院系党组织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监督保证院系办学方向目标不偏移,监督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监督保证院系治理主体各项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议事决策水平。在党员、干部中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使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要引导和监督教师守好课堂政治纪律和职业行为准则。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教育教学需求高校需要综合考虑,将新媒体合理、规范地运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使其成为党建工作发展的有生力量,更好的丰富高校党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为高校党政工作开展奠定稳定基础,切实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威.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探究[J].管理观察,2020,(04):133-134.

[2]魏晓芬.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J].教育艺术,2020,(01):40.

[3]庚天琦,李霞,姜大巍,安妮,孙建平.“互联网+”与高校学生党组织创新型活动探索[J].新西部,2020,(14):127-128.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
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动公共管理创新建设
浅谈烟草行业基层党组织融入安全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社会转型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突出“三个坚持”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