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景观在哈尔滨湿地公园中规划应用研究
2020-11-23许大为周航
许大为 周航
摘要: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中重要的一类,兼具多重生态功能。在新时代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湿地公园的发展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哈尔滨城市发展的迅速扩张,人类的过度开发造成哈尔滨市生态资源被破坏,湿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弹性景现在未来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较为重要。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政策倡导和城市定位的领导下,合理的设计和恢复湿地景观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弹性景现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弹性”一词源于物理学,是指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形态发生变化,当外力逐渐消失时,物体的形态可以恢复一部分或者完全恢复。而物体能否恢复到最初形态,取决于它的材料以及所受到外力的大小等诸多因素。
弹性景观在景观领域中是将城市作为本体,自然灾害因素作为外力,其中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包括洪水、地震、台风和飓风以及极端干旱,甚至是陆地沉降等问题。这些灾难性事件导致许多城市陷入被破坏的危险,社区遭到毁坏,许多人因此丧生,而弹性景观的作用是能够帮助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快速修复和自身景观的韧性,以低代价和低成本减缓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害。它是生态环境中极具稳定性的可调节空间,强调通过人为参与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应对问题。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特殊性,其被赋予了生態性特征,在传统公园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等特殊功能。其中以天然湿地为载体,由生产性人工设施以及不同植物类型的配置组成一个集生态效益和游览价值为一体的景观区域。而湿地公园的区域划分应以保护为前提,在动植物、水体和地形修复的基础上,利用湿地原有的自然景观为基础,逐渐打造集生态游览和视觉观赏为一体的城市湿地景观。
2 城市湿地公园的作用
2.1 利于调节城市气候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中水体面积较大,功能完善的专类公园,水体蒸发循环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城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湿地属于薄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其吸收二氧化碳就会更加迟缓,不利于形成固碳的土壤以及有机质丰富的泥炭层。同时大面积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居民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
2.2改善城市水体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和人口剧增,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压力日渐增大。湿地景观本身具有改善城市水体污染以及净化排污的功能,可以将城市污水有效分类,将那些需要简单净化的城市污水分阶段地排放到湿地公园的生态水池中,利用湿地多样的生物群落达到净化的效果,改善城市水体污染现象。
2.3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中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生物种类的丰富性使得湿地存在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稳定的生态系统为临时迁徙的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另外,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部分,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意义,其中丰富的植物种类以及动物活动都为中小学生的课堂知识科普提供了实践基地。
2.4丰富景现內容
传统园林中山水相映,却忽略了湿地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传统公园水体的体量也仅仅是湿地景观中的一部分,不具备湿地景观的效果。新时代,城市景观的规划不再局限于城市综合公园的形式,湿地景观也不单单局限于保护区域的设置,通过绿地的规划以及水生植物的种植,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价值,又可增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3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现状
3.1城市扩张导致开垦过度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企业大规模人迁,在快速高架环岛交通普及的形势下,出现了城市与自然的矛盾。城市不断扩张,自然资源不断被开采,城市周边的地块被开发占据,原本丰富的湿地资源被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破坏,动植物数量随着生存环境被破坏而急剧减少,削弱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并导致湿地水文及土壤温度升高,降低了调节小气候的能力。
3.2粗犷管理导致斑块破坏
人们还局限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方式,继续围垦造田、随意建设工厂和排放污水,造成生态斑块的破坏。更有甚者,随意捕捞水体中的鱼和蛙或是将家养龟类放生,造成了原有物种被破坏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短时间内侵占生存资源,导致本土生物种类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
3.3水陆过渡植物匮乏,水生植物单一
现有湿地公园规划阶段中,大多以水生植物的营造为主,缺少对陆生植物的选择和塑造,且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之间的过渡断层,导致观赏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哈尔滨冬天温度低且持续时间长,导致可选用的水生植物种类单一,湿地土壤环境的酸碱度对植物整体形象和生长情况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 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中弹性景观应用建议
4.1应对灾害的能力
堤坝可以快速并且有效地泄洪,但是快速泄洪也会导致地下水失衡,洪水堆积在河流下游。因此可以利用地形的营造使得湿地公园在面对洪涝灾害时,阶梯式的生态水池可以有效减缓洪水对河岸造成的冲击。面对干旱天气,水生植物可以最大程度地收集雨水,通过自身净化,从而补充地下水资源。因此,湿地公园在城市中不单单净化城市空气和调节城市气候,从长远的生态效益是可以帮城市构成生态屏障,减缓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
4.2 多层次景观的体现
在未来湿地公园景观的营造过程注重景观的多层次和丰富性,结合道路实现不同服务功能分区达成有效统一。其中道路规划时注重道路等级的分类,距离水域较近的区域,设置亲水平台和亲水栈道,与传统的景观步道相结合,组织适合不同类别人群对湿地公园观光游览的需求。另一方面,多层次的景观布局可以在一部分功能丧失和削弱时,其他区域的功能依然存在,不影响整体功能。
4.3提高再生修复能力
在植物配置方面,在可利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多样的植物种类,实现乔灌木的有机搭配以及陆生和水生植物的自然过渡。物种的多样可以有效保持水土的韧性,在面对自然灾难时,不会因为失去某一种物种而破环了整个小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后期投入的养护成本,同时提高其修复和再生能力。在植物种植时,根据植物的形态、花期、叶色和花色进行合理搭配,营造丰富的水岸环境。
另外,公园建设材料的使用也是弹性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利用原有废弃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实现可持续、低成本建造的同时提高景观的弹性。
5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是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之一,是丰富城市空间类型以及延续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弹性景观作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切人点,实现其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抵抗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小洪涝灾害以及人为活动对城市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实现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性。通过弹性景观的应用,从而达到生态保护城市和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