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粉丝文化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2020-11-23何冰冰杨又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崇拜

何冰冰 杨又

摘要:现代粉丝文化是由大众娱乐产业发展出来的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技术逻辑、时代逻辑、文化逻辑的综合性产物,往往经历由个体粉丝到群体粉丝,再到粉丝的消解与巩固的转变过程,由于表征着现代性,它又内含着粉丝崇拜与粉丝大战的双向驳论。

关键词:粉丝文化;崇拜;产生逻辑;驳论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161-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16

一、现代粉丝文化的界定

著名学者陈序经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智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其他一切的能力与习惯。①粉丝文化则是文化现象的一个特有定格点。“粉丝”音译于单词“fans”,意为追求者、狂热爱好者。个体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对某一社会主体的兴趣,去追求、崇拜它,成为其粉丝,这是个体的实践与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大众在对自己认同的价值取向和喜爱对象的追捧过程中发展成为一个个粉丝个体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再由众多粉丝个体近乎主动地组合成一个个粉丝群体,这种在个体和群体的文化消费、人际交互矛盾中发展出的具有多元文化价值的社会文化现象,即为现代的粉丝文化。

二、现代粉丝文化产生的逻辑

(一)技术逻辑

粉丝现象古已有之,晋代就有“洛阳纸贵”的粉丝崇拜现象。现代技术的发展则催生出了更普遍化、系统化的粉丝现象。新媒体技术改变传统大众传播方式,将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提供了无数个快速便捷的交流平台。在现代多元虚拟空间里,大众十分便利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交流,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在平台上不断近距离碰撞、融合、发散,催生现代粉丝文化的成型。技术建构人类的沟通网络。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的蓬勃发展促成了人际关系的变革,表现在技术为人们创建了新型的独立空间。不再需要进行面对面的交往、聚集活动,人们得以在这个自我的空间中独处,同时又能使用技术工具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沟通形式多样化造就了人际交往的多样化,粉丝文化则在这种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产生。

(二)时代逻辑

时代不断发展,粉丝文化也不断的完善成型。数字化配合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给粉丝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全球化的互联网成为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迅速而准确的信息传播为粉丝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型方式。地域、距离和语言不再成为阻碍,过去的“韩流”、“欧美热”、“日漫”等潮流就是在这样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中蓬勃生长起来的。人们随时代进步而变化的消费观念是娱乐产业发展的基石。繁荣的全球化市场为人们提供了消费平台,在基本生存资料充足的当下,人们更加愿意将消费目光转移至娱乐产业,这赋予了粉丝群体以强大的消费能力,也为粉丝文化创造出不断发展的动力。数字时代的粉丝文化没有门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粉丝或找到自己的粉丝。

(三)文化逻辑

娱乐文化在古人生活中也存在,听曲、看戏、说书等娱乐活动相当有限地点缀部分人的生活。而当代的娱乐文化丰富、广泛且极具特色,根据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出现了娱乐和消费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娱乐消费文化。娱乐消费文化提升具有娱乐需求的消费个体的消费水平和范围,为消费个体创造消费指向。娱乐和消费在互利成长中促成了粉丝文化的扩大,粉丝的类型也变得空前多元。正是由于娱乐化的精神体验需求增大,娱乐产业以及随着娱乐产业发展而产生的粉丝文化迅速膨胀。对文化认知的改变,思想容纳和消费接受程度的扩宽为娱乐文化呈现的多样化打下了基础,粉丝文化即为娱乐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人们在娱乐产业中追求高品质的消费和图像享受,从粉丝文化的消费行动和眼球刺激中获得心理满足感。

三、现代粉丝文化的产生过程

(一)个体粉丝的形成

粉丝是粉丝文化的主体,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个体成为粉丝具有许多动因,大体分为个体心理和现实环境两部分。粉丝作为情感外化的个体在平台上接触娱乐价值,以满足自我的感官、心理追求。②这种感官和心理的追求是崇拜心理的外在表现。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Winnicott)提出,人的成长具有过渡阶段,人们会在成长过程中将对家庭、温情的情感过渡寄托于具有类似特质的事物上。③个体粉丝投入时间、精力以及情感,积极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部分个体粉丝选择通过对照片、视频等材料进行扩展加工成为功能型粉丝;或是参与线下活动成为线下型粉丝;或是发布通过众多途径得到的丰富信息成为资讯粉丝等。拥有以上素材加工、资讯获得等突出技能优势或存在地域等优势常常进行线下活动的粉丝,往往能在一个粉丝群体中占据独有的文化符号生产能力而获取影响力。④

(二)从个体粉丝到群体粉丝的形成

受众在接受传播的过程中存在选择,选择的前提就是自身的需要。按照沃纳·赛佛林的传播理论,选择的过程可视为四道围墙的防御,从外到内分别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⑤众多个体粉丝会根据由自我主导的选择心理选择性接触、注意到具有共同的喜好、选择理解相似的价值观和态度的个体或群体进行交往活动,并且选择性地记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正面情绪,从而慢慢地介入形成粉丝群体,即表现为个体粉丝融入以各种类型的“大粉”或组织为中心形成的粉丝群体。丝群体是一个拥有技能、渠道、消息等资讯的团体,他们得到的信息会明显多于个别个体粉丝。当下健康的粉丝群体拥有时代、文化环境下特有的创造性和规范素养,高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让他们选择合理地表达崇拜或不认同,具有可贵的发展性思维特点。

(三)粉丝的巩固和消解

根据群体心理所具有的四个特征:认同意識、归属意识、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⑥群体内部存在很强的凝聚力,群体内部存在的不自觉的粉丝巩固活动,会给予个体粉丝无意识的自我巩固能力,这种自我巩固能力来自由追求感官刺激的消费型“爱意”转换成的责任感和行动力。一些粉丝会由于这种责任感和行动力主动参与饭圈的各种活动,成为功能型、线下型粉丝,不自觉地向着核心粉丝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粉丝个体会逐渐锻炼出对偶像的责任感和忠诚心,不断加固初级的崇拜,更多的是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将感官消费的初衷巩固成长期的付出行为。

虽说各个粉丝群体之间由于崇拜的对象、认同的价值观不同而互相隔离,但这种隔离并不是牢不可破的。个人对同一个事物或人的崇拜和认同是有保质期的,当粉丝个体开始对眼前的对象开始厌倦、渴望离开,或是找到了更吸引自己的对象,便会产生粉丝个体的消解。尤其是没能很好融入粉丝群体中的一些个体,对待崇拜的态度更符合初级的娱乐和感官消费,这种想法缺乏自我补充性,无法对自身情感进行更深一步的加工,便会产生粉丝的自我消解。

三、粉丝文化的内在驳论:粉丝崇拜与粉丝大战

(一)粉丝崇拜

个体粉丝由于相同的崇拜对象聚集成为群体粉丝,崇拜心理让粉丝行为从初步的对信息的解读到表现爱意和自觉性付出。“现实与理想之间始终存在着距离,人类也始终处在对理想现实的追寻中。⑦这种崇拜源自个体的寄托和缺憾心理,自我内心明确自己缺少而渴慕的东西出现在别人身上时会被明显地放大。崇拜的力量让粉丝不至于迷失自我,坚持将偶像的特征作为人生目标和行事信条。这种以对方某种特质为寄托或追求对象的个体的崇拜心理是粉丝出现的基础,也是粉丝文化产生的基础。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个体无意识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而形成的”。⑧个体粉丝的情绪凭这种模糊的“知觉”和“经验”容易无意识地受到粉丝圈集体情绪转移,将崇拜心理逐渐同化为粉丝圈主流,即喜爱和付出。崇拜心理会使人受到鼓舞,获得心理认同感和生存精神力量。

(二)粉丝大战

粉丝历来被看作反叛的力量,在过去被定义为非主流的颠覆性文化现象,粉丝不自觉地将对主流文化的戏谑表现为广泛的粉丝行为。⑨立场的对抗和价值观的不同使这些群体在接触过程中产生许多摩擦和不满。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崇拜、喜爱的人或物受到抨击,再加上所谓集体荣誉感或耻辱感,就会出现群体间的互相对抗,即用谩骂、攻击等形式捍卫自身话语权,而形成粉丝群体其间之大战。除了群体之间的“大战”,还有群体内个体与个体的对抗。观点和行为的冲突造成即使是在一个群体内的个体之间也常常发生大大小小的摩擦,就像细菌形成许多小菌落一样,这些摩擦也会让一个大群体内部割裂成一些小群体,这些小群体更加奋力地发展,有机会成为功能完备、具有发展性的群体。

四、总结

现代粉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时间的沉淀中产生,即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吸收了正面的现代特色,表现出蓬勃、正向的生长力,但由于其延申面受众广,暂时表现为不成熟的状态。在参与粉丝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适当表达情感的同时要遵循理性,偏见和偏激固然是错误的,一味的崇拜追捧同样不可取,公共道德需在个体的努力下成长。同时,社会环境也需要整改——在娱乐文化和消费文化结合的现状下,社会过分偏爱“娱乐”和“消费”至上,却忽略了文化的本质——粉丝文化和公共道德需要成长,独立的思考和进步要求持续进行。马克思指出,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文化应被用于体现和追求自然人性,即真善美。只有在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粉丝文化才能展现出更为成熟的形态,为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

注释:

①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

②鲍震培.媒介粉丝文化与女性主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26-135.

③Vincent M.D.W.Winnicott,Playing and Reality.[J]Pen-guinEducational,London.1981,4(1):107.

④呂欣,戴春旭.明星粉丝社群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J].传媒,2019(24):88-90.

⑤章洁.大众传媒心理学教程[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51.

⑥张云.公关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40.

⑦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3.

⑧荣格.侯国良,顾闻.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J].文艺理论研究,1986-5:72-80.

⑥张建敏.媒介技术驱动与粉丝文化表达变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4):34-39

作者简介:何冰冰(2000—),女,浙江温州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学生;杨又(1988—),男,四川雅安人,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崇拜
我与冬天互致颓废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神回复
两相兼顾
神回复
理性的崇拜
偶像面面观
郁达夫1%崇拜自己
我的爸爸是超人
偶像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