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2020-11-23邓惠娟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小学生

邓惠娟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非常关键。可以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也能够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真正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育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明确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对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有效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水平,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策略

引言

德育教育归根结底属于习惯教育,习惯是个体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具有稳定的行为特点。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使人获得巨大动力,走向成功。如果从小养成不良习惯,会耽误学生的全面发展,改掉恶习非常困难,使学生的成长受到严重阻碍。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和家长更注重成绩教育,忽略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导致学生的品行不端,甚至引发各种恶性事件。应当从小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1.学科渗透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在日常点滴中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必须高度注重课堂教学渠道,促进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保证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文以载道,形成完善的学科德育教育体系。例如:在语文课政治课中,可以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对学生产生触动,让学生体会角色经历,实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在物理化学生物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背后的故事,既可以增强小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索科学观念、热爱科学,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学科教学整合中,还要积极促使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使不同学科的共通点相互联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2.行为实践

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实践不能局限于课堂或校园环境,而是要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下促使学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在社会环境下增强学生的行为品质,让学生真正的形成文明意识。例如:可以在社区中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举办义工活动为社区老人打扫卫生,使学生在劳动中掌握相关的技能,也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要加强对社区垃圾的回收,对于塑料瓶、废纸进行集中处理,实现变废为宝,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不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任何一个文明活动都离不开实践,在行为习惯养成时需要多多实践使良好的品质内化,举办文明行为习惯知识讲座,开展“文明新风,树立良好榜样”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欣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在节假日可以举办“猜灯谜”等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高雅的艺术环境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动实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效果。

3.文化陶冶

文化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想全面推动养成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特色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可以为学生推荐优秀德育故事丛书,或者订阅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外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黑板报大赛,让学生以“良好行为习惯知识”、“环保知识”、“交通安全知识”为主题创建黑板报。在学校内外布置名人名言,多种方式对文明习惯进行宣传,让学生徜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环境之中,自觉遵守文明习惯的要求。

4.榜样引领

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中,教师树立典型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的魅力所在,还要根据养成习惯的具体目标评选校园之星,利用黑板报张贴或者利用广播电台宣传优秀事迹,真正发挥榜样的作用。还要晨会课、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养成强烈的文化宣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提高文明意识。

5.家校合作

家长与学校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明确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促使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协调,使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保持一致。避免学生在课堂一个样,回家一个样。家长要自觉履行职责,对学生进行合理看护,禁止学生出入网吧、酒吧等社会场所。在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6.评价反思

对于小学生而言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可以增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遵循一个为主三个结合的评价原则,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使学生全面了解自我,不断自我肯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7.个别教育

因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很多小学生自律意识不强。为此积极开展个别教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建立成长档案,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如果学生自律性比较差,违反了行为习惯的要求则必须跟踪教育,班主任、家长等不同层次进行强化教育,直至其改正,这样促使全部学生都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行为习惯教育能够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能够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提高。优秀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8.结语

在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时,要把握好切入点,坚持传统与创新的发展原则,重点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管理与监督,对学生才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提出表扬,对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纠正,真正持之以恒深入开展,全面增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水平。行为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深刻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加强对自身的行为约束,保证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车驰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J].  学周刊. 2019(05)

[2]陈晓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J].  求知导刊. 2020(01)

[3]孙凤珠.注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快乐和谐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8)

[4]夏茂玲.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  新课程(上). 2019(12)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