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普通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方法

2020-11-23杨俭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老师们尤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措施,目的是进一步凸显课堂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高效课堂的打造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们尤为关注的问题。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场所,如何充分体现课堂的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标准对老师们的明确要求。

1.灵活借助数学思想开展教学任务

转换化归、数形结合等都是常见的数学思想。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借助这些数学思想来达成。其中转换化归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关键因素,将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来探索。而数形结合思想则可以将学生们难以理解的抽象数学问题,转化为图形语言,从图上理解问题的本质,因此可以说,数形结合思想的使用可以降低学生解题的思维难度,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转化化归,数形结合思想构建更为高效的数学课堂。举例来说,在求函数的值域时,可教学生分析难点,该问题难点在于含有2个根号因此,要使得解析式有意義,须满足,而式子中两个根号的平方和为1,联想到三角函数,可设,(),那么原问题就变成了求的值域,转换成了学生熟悉三角函数值域问题。换元法是转化思想指导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将原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问题,因此用换元法开展教学任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学习对数函数图像时,老师为了更好让学生学会做函数与的图像,可先引导学生做出,,三个函数的图像,然后用描点作图法分别作出这两个对数函数的图像(注意始终保持),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函数的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这几个函数中的对称关系,大小关系等。这样,学生不是孤立的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而是与以往知识点相互勾连在一起,温故知新,加深理解,同时还给学生准确作图提供了思路。课堂中引入数形结合,让学生在图像中深挖各函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2.新旧知识有效衔接构建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对所学旧知识开展回忆,在新旧知识有效衔接中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旧知识去求证新知识,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举例来说,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案例,教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通过提问“方程有实数根么?你能想到几种解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解决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打开思维的闸门。然后通过学生不断地思考、讨论,从用判别式这种最常规的算法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到用函数图像、将函数与方程联系起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研究问题的方式,最终提出画出函数的草图,找到两个数a、b满足f(a)f(b)<0来说明函数存在零点、方程有实数根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过渡到了函数零点定理。再比如,在学习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平方根、立方根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特点,然后针对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让学生给出解释,得出四次方根、五次方根的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申、推广,教师启发点拨学生,经过交流讨沦,将具体问题一般化,经过类比归纳,抽象出n次方根的概念。在忆旧引新教学方法下可以构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高效地完成本节课学习目标。

3.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层次性问题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们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有层次性问题。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喜欢让学生在联系新旧知识的过程中找到结合点,该结合点恰恰就是学生学习的增长点。老师们立足学生学习增长点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促使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举例来说,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时就可以为其设置以下具有层次性的问题,问题一:在 上单调递减,那么此时的取值范围是什么?问题二:若在上单调递减,则对数函数中该如何取值?上述问题难度逐步增加,各个环节彼此衔接在一起,在层层善诱的过程中可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4.借助恰当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老师们恰当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对高效课堂打造提供良好的条件。老师们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确保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需要老师们结合本节课的目标,参照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授课与练习相结合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普遍采取的教学方法,此种模式的教学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函数教学,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教授给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步骤,后续可指导学生用这些方法步骤研究新的函数,加深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的理解;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知识点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采取讲练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对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理解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标。

5.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数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就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此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学习分段函数时,老师可让学生根据“邮局平邮信件小于等于20g付邮资80分,大于20g但不超过40g邮资为160分”确定邮资与重量的函数关系式,并作出函数图像。这样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案例结合在一起的方式不仅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构建了更为高效的数学课堂。

6.结语

综上,无论是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高中数学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设计富有逻辑的课堂,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一些措施,希望可对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建金.刍议普通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方法[J].情感读本,2018,(35):68.

[2]赵成宇.刍议普通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方法[J].才智,2018,(22):26.

作者简介:杨俭(1987.05-),男,河北鹿泉人,博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数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