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23王大保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摘  要】伴随着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各学科教师纷纷开始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体育与其他学科一样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国家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因此,在分析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体育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旨在为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体育兴趣培养;教学策略

引言

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给予了较大的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视度。在体育核心素养下,探究体育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其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而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基于体育核心素养,构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兴趣培养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当下必然趋势。

1.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不仅是一种自我活动,而且是心理层面的积极活动。与此同时,兴趣还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和核心。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兴趣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却普遍存在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根源则在于学生对体育缺乏兴趣。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复杂运动技能的过程,而且是锻炼学生意志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下我国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缺乏的现状,在核心素养下,对培养体育兴趣的教学策略予以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体育兴趣培养教学策略分析

2.1巧设教学情境以激发求知欲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引导者,其应始终秉承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而创设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兴趣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以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仅单纯地注重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对于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对其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却较为忽视。在核心素养下,鉴于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其具有活泼、好动以及善模仿等特点,因而是极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并投入兴趣的。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木梯、垫子、绳架以及网框等器材设计“攀登与爬越”课程。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不仅可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情境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再如,为锻炼学生的短跑能力等,还可通过设计“撕品牌”“多人抱抱”等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促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其体育兴趣。

2.2巧设教学场地以激发练习兴趣

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过程中,除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外,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的使用也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教学场地及器材的合理安排,其能够为体育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且能够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创造良好氛围。例如,在展开投掷教学时,可在沙包上缝30cm左右的彩带,当学生投掷沙包时,五颜六色的沙包在空中飞跃,其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总之,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的巧妙设计和改装,其也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体育教学应在开展教学前,对教学内容予以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查阅同类教学内容下教学场地及器材等的设置,从而合理设置教学场地,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3巧设练习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信

在体育课中获得的成就感是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成功体验,方可对其产生兴趣,并保持兴趣。为此,体育教师可巧设练习方法,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培养其体育兴趣。例如,体育教师可利用游戏教学、竞赛以及评比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并激发学生的运动荣誉感以及成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维持对体育的兴趣。以体育竞赛为例,体育教师可结合学生对某个体育游戏的状态,进行游戏竞赛。例如,在单双脚连续跳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在课前模仿小兔子跳,当学生状态处于高度热情时,通过小组比赛方式或者个人比赛方式,竞比哪个学生跳的更远,从而促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中的内容,并在潜移默化中培養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竞赛结果,通过评比的形式,对竞赛胜利的学生给予奖励,从而对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予以肯定。在新时期,体育教学过程中,其重点也在于竞技思维和项目的引入,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竞技思维的引入,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总之,体育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其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搜集体育项目的练习方法,并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3.结论

综上所述,在体育核心素养下,其所包括的知识技能、情感方法,以及态度价值观均强调的是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注重对学生品行的培养和体育兴趣的激发。因此,当前我国各高校开始对培养体育兴趣的教学策略予以探究。本文认为在核心素养下,在构建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策略时,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以提升学生技能为主,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为此,可通过巧设教学情境以激发求知欲望,还可通过巧设教学场地以激发练习兴趣,也可通过巧设练习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信,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实现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岳初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讨[J].新一代:理论版,2019,010(017):117.

[2]卢琦.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3(006):178-179.

[3]石永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探究提高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29):210.

[4]张昕明.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0(027):183.

作者简介:王大保(1982.12-),男,汉族,河南襄城人,学士,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高中体育兴趣的培养。

猜你喜欢

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剖解体育核心素养形成中小学学期学习目标体系的研究
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及培养探究
如何在体育微课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