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
2020-11-23沈珊珊
沈珊珊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发挥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的功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监查对象,而作为“三性”之一的流动性也是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本质量,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证券化可以通过盘活库存资金,拓宽融资和获得收入的渠道,降低获得资金成本,提高盈利性;证券化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与假设不符,主要原因可能是监管机构为了在证券化起步阶段更好地控制证券化发展进度,所以加强监管使得流动性并未有所提高。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流动性风险;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10-0094-04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商业银行以存贷利息差为主要盈利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冲击,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从而对传统的收入模式积极改革以寻找盈利空间更大的经营方式。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模式催生了资产证券化市场,并且同业业务以占用资本更低、综合收益更高的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张。资产证券化的资产配置主要是通过期限错配和增加杠杆来进行的,并且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合理转移表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监管,这使得同业业务从一开始作为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逐渐成为监管套利的手段,银行在追求更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发挥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的功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监查对象,而作为“三性”之一的流动性也是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200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出台《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17项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013年巴塞尔委员会将流动性覆盖率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2017年我国监管部门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在2018年实行,该办法中新引入三个量化流动性监管指标,做到更好地对银行流动性进行审慎监管。
國外学者对流动性风险的研究比较早,Diamond D,Dybvig P(1983)最早通过微观D-D模型的建立来解释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因素。银行作为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中介,既可以为存款人的超前消费提供流动性风险担保,其自身也存在着挤兑风险。Rose(1999)认为造成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有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宏观经济的变化。Goldstein,Pauzner(2005)实证研究了银行出现挤兑风险的概率与活期存款合约的关系,并得出结论:银行对活期存款的分散化程度越高,挤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大。Gertler,Kiyotaki(2015)认为银行发生挤兑的原因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以及银行资产的清算价格,并且银行挤兑一般发生在经济衰退期。Acharya,Naqvi(2015)从资产泡沫的角度分析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认为内部原因是因为对信贷绩效考核指标的过度追求而缺失监管的措施。外部原因是因为宏观经济会影响银行的放贷规模,从而有引发流动性危机的可能。
国内学者研究时主要关注点在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从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姚长辉(1997)认为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表层原因是资产方和负债方的流动性供给与需求匹配的不一致,根本原因是银行经营管理中流动性目标和盈利性目标之间的矛盾。付强、刘星、计方(2013)认为当自有资金短缺时,银行会通过吸收的存款来进行放贷,假如流动性需求较强的存款被运用到流动性较弱的贷款上,负债的流动性需求就会高于资产,从而资金来源就会变得不稳定,流动性风险也会加大。张文娟(2013)从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出发,内部因素是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协调、期限错配和一味地追求利润,外部因素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利率敏感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徐玮玮(2014)指出当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银行可能无法按照时间规定收回贷款,可使用的资金紧张而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爆发,进而发生风险传染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瘫痪。
二、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一)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实践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都意识到了风险监管的重要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8年和2010年相继发布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和 《巴塞尔Ⅲ: 流动性风险计量、 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建立了一个全球通用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并且将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和流动性覆盖率(LCR)两个监管指标纳入到这个新的监管体系内,旨在加强金融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意识,降低再次大规模爆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我国也在巴塞尔协会颁布风险法案后根据本国国情和当前金融业发展状况,经过长期对于全球风险管理状况的学习和借鉴之后,在2011年颁布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在2014年正式实施。在我国“钱荒”事件、揽储大战的影响下和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后使得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受到影响,该办法将最新的监管要求引入到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中,更有实际操作性。该办法规定了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三个指标作为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主要考察银行表内流动性风险情况;还设定了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融资来源多元化和稳定程度、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等指标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能够及时发现流动性风险管理漏洞。之后监管当局根据监管状况和政策形式下对《办法》进行进一步更新修订,将存贷比由监管指标调整为监测指标。
2018年监管当局在对新形势下银行日常管理、金融市场发展及国际监管框架修订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办法》有了较大的版本更新和内容的充实,力求构建一个全方位、更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该办法中新引入了三个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进一步完善了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并且对同业方面流动性监管加大了监查力度,新增了同业融入比例代替过去的同业负债比例来进行风险监测。2019年颁布的《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以总资产2 000亿为分界线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分层管理,对不同资产规模、不同管理水平的银行有不同的监管方法和标准。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
流动性比例主要是用来衡量银行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和现金流周转情况,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不应低于25%,这个指标从剩余期限的角度反映了银行短期流动性风险状况,再辅助其他的监测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出银行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之间的匹配情况,指标数值越高,银行流动性越强,进而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越小。银行的业务发展速度也会影响流动性情况,当银行迅速拓宽贷款渠道、增加贷款规模时,需要有较高的流动性支撑以维持收益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平衡。
从图1可以看出,银行的总体流动性比例均高于25%的监管红线,流动性比例处于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银行业整体的流动性较为稳定。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个银行加强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降低了流动性比例以防御流动性风险的发生,这就是在之后的几年银行的流动性比例有所下降的原因。除了2013年我国银行进行资本结构调整以及“钱荒”事件的发生,流动性比例有所下降。其余年份流动性比例大体呈上涨趋势。
图1还选取了存贷比这个指标作为流动性参考指标,存贷比是贷款与存款的比值,能够反映银行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关系,该指标值越大,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反之越高。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盈利模式、存贷渠道等的变化,传统的存贷比并未体现风险的敏感性,无法全面地反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情况。2015年取消了银行存贷比75%的监管红线,所以在此之后银行逐步放开了对存贷比的限制,存贷比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并且在经济新常态、去杠杆的背景下,银行对于贷款的发放方面更为谨慎,因此,存贷比呈现稳定态势。虽然取消了监管红线,但存贷比一直作为银行衡量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可以有效地控制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张,对维护银行稳定性依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根据图2可以看出,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比例总体高于大型国有银行,因为大型国有银行在资金管理方面水平更高,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监测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更完善和系统化,极端风险事件爆发的概率相对较低,所以國有银行会倾向于保持一个相对更低的流动性水平以追求更高的收益。而中小银行的规模相对更小,主动风险管理的能力有限,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情况恶化,导致中小银行普遍处于一个监管最低要求达标的情况,所以中小银行会保有较高的流动性比例以防备流动性危机的爆发。
三、流动性风险度量
2017年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新纳入了三个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匹配率。这三个指标与原有的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一起对我国当前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监管。由于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都是新加入的指标,在数据获取方面比较困难,无法采集到时间更久远的数据,并且这些衡量流动性风险的静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很大。同时当前现有的流动性指标衡量的都是银行单一的流动性风险,不能全面地表现银行的流动性水平。所以本研究采用钟永红、曹丹蕊(2013)的方法,通过选取几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流动性加权指标,构建后的流动性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衡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一)基础指标选取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研究选择了2008-2018年3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从四个维度选取了可以用于描述银行流动性风险的8个指标。构建后的流动性综合水平得分越高,说明该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越高,对于流动性风险的抵御能力越强,从而可以衡量该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小,即流动性综合指标与流动性风险成反比。
第一个维度是商业银行在负债压力的影响下吸收资金的能力。银行过去主要通过传统存款业务来吸收资金进行投资获得收益,如今银行逐步开展表外理财业务以吸收更多的流动性资金。该维度选取净贷款/总贷款、净贷款/存款及短期资金、净贷款/总借款及存款额3个指标。
第二个维度是商业银行用于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资产储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越充足,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越强。该维度选取现金/总资产指标、流动资产/存款及短期资金、流动资金/总借款及存款额3个指标。
第三个维度是主要造成流动性风险的期限错配。表内期限错配是因为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是通过吸收客户的短期存款并以更高利率发放长期贷款,并以此形成完善的资金链,银行从中获取利差收益。该维度选取贷存比指标。
第四个维度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化。面对贷款人违约的风险,使得银行流动性资金减少无法满足客户取款的需求,银行会寻找其他渠道以更高的成本来获得存款,融资成本的上升会加剧流动性风险的爆发。该维度选取不良贷款率指标。
(二)主成分分析过程
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逐年将所选取的8个流动性基础指标转化为综合指标。现以2018年数据处理过程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首先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验证所得原始词库数据是否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结果如下。
表1是 KMO 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型扰动检验的结果。KMO检验统计量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当KMO值在0.7以上时,说明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通过检验得出本文数据KMO值为0.709,较为合适;Bartlett 球度检验的 P 值小于 0.01,说明这8个关键词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用来做主成分分析。
SPSS默认特征值大于1的为主成分,一般来说,主成分累计方差在70%-80%之间即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由表2可知,方差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方差为86.475%,即主成分包含了大部分的原始信息,效果较好,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维作用。
根据表3中所提取的主成分的系数可以构建其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