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及演唱把握研究

2020-11-23汪雲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莫扎特

摘要: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是欧洲杰出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一生中他留给世人的作品多达六百多部,其中歌剧作品就有22部。1786年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诞生了,此部歌剧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法国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于低层阶段群众的一种表达。本文以剧中小随从凯鲁比诺所演唱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为例,通过研究这首歌曲的艺术人物形象特征和演唱风格的把握,从而加深对于歌曲的理解及人物诠释并更好的完成这部作品。

关键词: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形象特征;演唱把握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92-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67

一、引言

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体现了一个时期的歌剧发展。本文通过《费加罗的婚礼》中女中音声部选段《你们可知道》这首歌曲进行分析。演唱这首声乐作品的角色是由伯爵府上的一个小男仆“凯鲁比诺”来扮演。此角色历来是由女生来扮演男生的角色来进行诠释的。许多歌剧的研究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多是以男主角、女主角为研究目标居多,对于小人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小人物“凯鲁比诺”的艺术形象和演唱把握作为切入点,试图以新视角对莫扎特歌剧的演唱风格进行探究。

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与凯鲁比诺概述

《费加罗的婚礼》这是部揭露封建贵族生活现状的作品。而它对人物的创作特点是根据矛盾的人物关系从而所展开剧情。这部剧深获欧洲的好评,同时这部歌剧也到达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剧情简介

该剧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大兰西剧院进行首演,虽然在欧洲获得强烈好评,但是由于题材敏感引起了贵族不满则被要求停演。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多次对皇帝进行争取终于第二年待舆论压力渐去口头答应了可上演修改后的歌剧,即使皇帝个人对这部作品也表示欣赏但也不得不考虑当下的社会舆论压力,还曾提出让莫扎特对歌剧进行修改。

此歌剧一共分为四幕。剧中人物主要分别是:伯爵夫人、費加罗(伯爵的男仆)、苏珊娜(伯爵夫人的侍女)、阿尔玛维瓦伯爵、凯鲁比诺(伯爵府小侍从)、巴尔巴丽娜(安东尼奥的女儿)等。歌剧的内容是围绕着封建特权的社会状况所引发出的故事,主要讲诉贵族伪君子伯爵曾经宣布放弃当农奴结婚时对新娘的初夜权力。但在自己府中男仆费加罗和女仆苏珊娜的结合时,却企图从苏珊娜身上恢复初夜权的一种不道德的封建特权,但是费加罗和苏珊娜并不惧怕伯爵的无理要求,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力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与伯爵对抗纠纷的故事。剧中充分体现出每个人对于爱情的向往、捍卫、勇敢。就像凯鲁比诺对巴尔巴丽娜纯洁的爱,还有对苏珊娜和伯爵夫人毫无避讳的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迷惑。苏珊娜和费加罗为了爱情勇敢的与封建恶势力对抗。伯爵夫人为了自己的爱情筹谋计划挽回并给予伯爵教训。人物关系极为复杂,就连小角色都如此引人注目。

(二)剧中小人物凯鲁比诺角色简介

《费加罗的婚礼》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在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上表现手法更是惟妙惟肖,能使不同的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并充满生命力。虽然是个小角色却在整部歌剧中增添了诸多色彩。

凯鲁比诺在整部歌剧中共出现了四次,虽然次数不多,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当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对伯爵府中的女性们都那么向往、那么蠢蠢欲动,不管是伯爵夫人和苏珊娜,还是巴尔巴丽娜,他都是爱意满满。他对爱情迷惑,天真无邪不知道什么是爱情。

剧中凯鲁比诺是一位懵懂的小少年,年纪不过十五六岁,性格活泼热情。歌剧的表演中由女性来饰演的居多,所演唱的两首咏叹调歌曲《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和《你们可知道》分别出现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作曲家为了使这个角色更加生动并能准确的表达歌曲中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迷茫,从声线的选择上则选择了接近灵魂声音的女中音。从而更加符合莫扎特在这部歌剧中想要表达出来的音乐要求以及塑造这个人物所需要的形象灵魂。

三、歌剧中凯鲁比诺艺术形象的主要特征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音乐的运用和人物塑造的方式都是莫扎特所想揭露的生活状态。在我看来莫扎特是一位灵魂作曲家,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他音乐中的旋律、音符、节奏、歌词往往会针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量身打造。

(一)懵懂多情、好奇羞涩的心态特征

第一幕中,当伯爵发现凯鲁比诺与园丁女儿在花园幽会时,害怕伯爵将他赶出伯爵府,情急无奈的情况下去找苏珊娜帮忙。在当时那种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他顶着内心焦灼害怕巨大的压力铤而走险的约会,可见内心的爱恋已无法阻挡他。在请求中表示他舍不得苏珊娜不愿离开。苏珊娜心里想到这个机灵鬼哪里是舍不得我,舍不得根本就是伯爵夫人和府里全部的女性,间接的透露出他多情的特征。过程中发现苏珊娜手中的缎带,想将其据为已有,但苏珊娜并不愿,凯鲁比诺见状则提议用一首歌交换便唱起了出场后的第一首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这首歌曲是四拍子的小快板,从音乐来看就反映出他内心的焦灼疑惑。

第二首歌《你们可知道》是在第二幕中,凯鲁比诺由于惹怒了伯爵,被伯爵发配到部队,念念不舍的他穿着军装来到伯爵夫人的房间向大家告别。苏珊娜提议让凯鲁比诺再唱一次一首名义上为夫人的情歌,凯鲁比诺其实借这首歌述说他内心对于爱情的好奇和羞涩。

(二)乐于助人、聪明机智的性格特征

第一幕中伯爵在苏珊娜房间发现了凯鲁比诺蒙上睡衣藏于手扶椅,并听到了他们之间的对话,伯爵顿时大怒,面对伯爵的质疑,内心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凯鲁比诺机灵的捂着耳朵对伯爵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听见。第二幕中苏珊娜将伯爵想重新享受初夜权的想法告知了伯爵夫人,为了保卫自己的爱情,大家一起商量对付伯爵的对策。费加罗则想出故意写一封信托巴西利奥(歌咏教师)交给伯爵,告知他伯爵夫人与心上人的幽会日期,让伯爵觉得他想勾引我的未婚妻苏珊娜,有人却在诱惑伯爵夫人使伯爵醋意大发,同时便有足够时间举行费加罗与苏珊娜的婚礼。凯鲁比诺假扮苏珊娜在花园等候伯爵,伯爵夫人则负责捉奸。乐于助人的凯鲁比诺在知道此计划后立刻选择留下来帮助费加罗完成大计。为了施计时不被伯爵看出破绽,私下来到伯爵夫人的房间试穿衣服,模仿苏珊娜走路的样子。不料此时伯爵却来到房间,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躲入浴室从窗外跳了出去。

四、凯鲁比诺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演唱把握

莫扎特在歌曲的写作上注重旋律的流畅性和优美性,对于声音音色的要求端庄、严谨。在演唱的时候要注重每个字、每条旋律的咬字和情感的处理,探究曲式结构写作用意,体会作曲家所想要呈现出什么样的人物性格,从而更好探究。

(一)《你们可知道》的音乐分析

《你们可知道》由伯爵府中的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侍从演唱。这首歌又名为“凯鲁比诺抒情小夜曲。这首歌曲最开始是由阉人歌手来演唱,之后则由女声的女中音来进行演唱并吉他伴奏。该曲是再现单三部曲式,调式为降B大调、节拍为四二拍、速度为行板(较快)。

曲式结构为:

前奏A+B+A尾奏

(1—8小节)(9—20小节)(21—61段)(62—77小节)(78—79小节)

整首歌曲轻快柔和,节奏型为四十六、前八后十六后休止、二八。旋律走向平稳级进上行。左手伴奏用了密集跳音,具有活泼跳跃的特性而右手伴奏旋律与A段(1—4节和9—12节)属于变化再现。

A段主旋律整体舒缓柔和,乐句开头则为四度、五度跳进。配合疑问句歌词“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此句结尾则运用休止符与歌词的疑问语气。伴奏织体多为十六分音符排列比较具有流动性与歌词紧紧相扣,这些写作手法充分体现当时凯鲁比诺对于爱情的疑问,想倾诉却找不到方向的心理状况。

B段为单二部曲式结构,此段中的特色为转调,先由F大调转降A大调转c小调再转g小调。主要的节奏型是二八音符、十六分音符,同时较多运用了装饰和变化音,歌词讲述了凯鲁比诺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感觉有时候热情似火,有时候冷若冰霜,有时开心、有时低落。冲锋诠释了他疑惑、焦躁不安、晕头转向的心理状态。随后旋律节奏越发紧凑,主旋律也由四分和八分音符节奏型全部变为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就正如凯鲁比诺那倍感揪心的心理活动。再现A段,基本与A段一样,包括旋律和节奏型。这一部分出现的意义就是强调,再次表达在面对爱情时凯鲁比诺的疑惑和迷茫,但从心境上来看会更加虔诚和成熟。

(二)《你们可知道》的演唱技巧

这是一首音域不算太高的美声唱法咏叹调歌曲,女中音的声音特点是比较柔美、细腻,音色宽厚圆润、柔美宽广、纯净有力。虽一般合唱团体里基本是配唱的角色,但却是不可缺少的音色。

对于这首歌曲的演唱难点在于强弱对比的情绪起伏、咬字的位置和清晰度、腔体的位置和节奏的准确性。拿到这首歌谱首先弄清楚它的节奏、速度,歌词大意。而这首歌大意主要讲述一个懵懂少年对于爱情的迷茫而向大家诉说的故事。第二步准确并熟读它的意大利歌词,关于意大利的发音结尾的字基本是以元音所结束,也就是aeiou,尾音咬字时要注意不要拖拉。对于辅音的发声,声带轻轻震动即可。当意大利歌曲中出现R时则需要弹舌,演唱时略带过即可。

整首歌演唱时的力度要求则为一强一弱。所以在演唱时第一句第一个音Voi则为强拍,切记演唱这个音时不可突强。包括第三小节的Che也是如此,还有第四小节的Mor这个字,这是疑问句结尾单词,所以在唱时不可拖太久。特别注意歌曲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连音线演唱部分,演唱时气息均匀分布,就像一条抛物线一样。歌词:“不知道为什么终日叹息,白天黑夜都不得安宁。不知为什么我胆战心惊。”从歌词意思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在演唱上由于速度较快,所以咬字要清晰并注意气息的均匀分步。同时还要注意意大利语的语感,在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单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但每个音节对应不同的音符,此时在两个音节之间用符号“-”来连接。并非是两个单独的单词,若把一个单词的两个音节拆分演唱,则词不达意或造成语言衔接的停顿改变了歌词意义。因此,在演唱时不可在符号“-”处换气和声音停顿,应连贯演唱。

五、结语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中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从题材的选择上来看是略具有舆论意义的,同时是在顶着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所完成的这部歌剧,对平民而言是具有共鸣的。本文所研讨的对象是地位低下的小侍从凯鲁比诺,莫扎特对于一个小人物的描写刻画也能如此唯妙唯俏,影响效果一点不输主角。要诠释好一部作品就要从作曲家的背景,整部歌剧的内容理解。并且每一首歌曲作品都要从它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旋律节奏、歌词意思去一一研究透彻,这样才能呈现好的音乐作品。对于声音的技术要求上,要循序渐进,遇到问题一一攻克。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到莫扎特的对于人物的创作风格,更好的探究没首歌曲的演唱,从而共同进步并能运用到教学实践。

指导教师:龚小平教授

参考文献:

[1]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费加罗的婚礼音乐分析·脚本·选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

[2]张元军.欧洲传统唱法意大利语的发声与咬字[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06).

[3]陈捷“.穿裤子的角色”—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角色分析和体验[D].天津:天津師范大学,2014.

[4]胡洋乐.浅析莫扎特歌剧选段《你们可知道》——凯鲁比诺的咏叹调[J].北方文学,2012,(5).

[5]谢新月.莫扎特的歌剧选段《你们可知道》的音乐特点分析[J].艺术之窗,2014.323.

[6]董秀平.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3).

作者简介:汪雲,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3级艺术硕士研究生,音乐专业,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莫扎特
莫扎特: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该舍弃就舍弃
莫扎特冷言激励贝多芬
莫扎特修鞋
该舍弃就舍弃
该舍弃就舍弃
少年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