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日遗存经济形态研究

2020-11-23周东亚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自然环境

摘要:一直以来,关于宗日遗存经济形态的探索都是宗日文化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话题,本文通过宗日遗存的自然环境、发达的陶器生产业、生产工具和动物遗存以及人骨同位素等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对宗日遗存经济形态进行探讨。

关键词:宗日遗存;经济形态;自然环境;陶器生产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47-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35

一、引言

宗日遗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于青海省同德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遗址位于巴沟乡班多村和卡力岗村中间的黄河北岸第一、第二级阶地上,紧邻黄河冲击和流水堆积而成的河谷平原,遗址自然条件优渥,一部分与马家窑文化陶器有着明显区别的陶器使宗日遗存有了独立命名的可能。经过多年研究,基本确定了宗日遗存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陶器和葬俗之上,陶器以特征鲜明的夹砂乳白陶为主,施紫红彩,纹饰以变形鸟纹、多道横行连续折线纹为主;葬俗上表现为流行俯身直肢葬、二次扰乱葬,另有少量火葬为特征。宗日遗存位于马家窑文化分布的西南边界,其文化内涵多样,既有马家窑文化的因素存在,也有当地土著居民自身的特色,是一处典型的马家窑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土著文化相结合的案例。

全面了解一个考古学遗存离不开对经济形态的考察,宗日遗存作为马家窑文化分布的西南边界,是由东部而来的农业文化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的产物,对于其经济方式的判断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判断方式以遗址出土的相关植物遗存和自然环境的认识来把握。但是关于宗日遗存经济形态的研究,笔者认为不应仅以环境作为研究标准,为了更全面准确的研究宗日遗存经济形态,应该从传统和科技手段两个方面着手,传统手段可以从环境、彩陶和生产工具方面来考虑,科技手段可以利用植物浮选、人骨同位素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宗日遗存生业模式分析

(一)宗日遗存的自然环境分析

关于宗日遗存经济形态的问题,陈洪海先生在《环境变迁与宗日遗存发展的关系》一文中曾做过简单讨论,认为宗日遗存是一种农业文化,它的出现与当地自然条件紧密相关,河谷地带带来适宜耕种的土壤、降水和光热资源,为宗日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也因为宗日遗存地处青海东部的气候敏感区域,也有适宜畜牧业发展的环境优势,为其经济方式的多样性也埋下了伏笔。

宗日遗存位于黄河上游共和盆地内,地处黄河北岸流水侵蚀而成的的二级冲击平原之上,黄河穿过共和盆地东部,在两岸侵蚀形成冲击平原,有三级台地,是共和盆地内典型的地貌特征。黄河流水冲击为两岸带来适宜耕种的土壤,研究表明共和盆地内有80-100厘米厚的古土壤层,孢粉组合显示当时的植被是较湿润的草原环境。宗日遗存处于海拔2800-3000米的河谷地带,同时也是共和盆地栗钙土的主要分布高度,栗钙土与洪积物是共和盆地内的主要耕作土壤,其分布地区有着共和盆地内最长的无霜期,年降水量在250-300毫米之间,气候干暖多风,加上高原地区光照条件优良,使得这一区域有着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

宗日遗存分布在距今约5600-4000年之间,宗日遗存整体上处于甘青地区的气候较适宜时期,这一时期正处于仰韶文化至安阳殷墟之间,大部分时间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两度,一月温度比现在高大约3-5摄氏度。公元前四千年,北方气候转变为干燥寒冷的气候变化前后,甘青地区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约距今4200前的相对暖湿的气候转向寒冷干燥。在距今8000年前后的降溫事件意味着全新世气候适宜时期的开始,一直持续到距今4500年左右环境开始恶化,这种变化促使了齐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原来的农业文化逐步衰退,畜牧业开始上升。

总的来看,宗日遗存在地形、土壤及气候条件上都有着发展农业的优势,在宗日遗存延续期间,也是北方地区全新世气候适宜区间内,这一时期北方的新石器文化在农业发展上处于有利时期,马家窑文化更是甘青地区新石器农业文化的重要代表,宗日遗存作为马家窑文化传播路上的重要一支,其经济生产方式必然离不开农业的存在。

(二)宗日遗存陶器分析

宗日遗存的陶器是判断其文化特征的重要一环,在宗日遗存的研究中至关重要,传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离不开对陶器的分类与认识,对于陶器的系统认识有助于全面了解一个文化或者一个族群的习俗与生活习惯。对经济形态的研究当然也离不开陶器遗存,陶器中大型储存类陶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着农业发展状况,农业发展较好才有较多的粮食供储藏;炊煮类陶器的盛行代表着农产品在食物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便携式陶器比例较高可能代表着人群以流动为主的生活方式;先进的彩陶工艺与规模化的彩陶生产一般又对应着生产力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定居生活,因为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出现手工业的分化与专业分工。

有学者提出陶器的形制和纹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生态环境面貌,甘青地区彩陶的形制与纹饰除了受文化习俗、审美意识、制陶技艺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因素与经济结构特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用。

宗日遗存出土陶器数量较多,陶器中以无耳壶和腹耳壶为大宗,占出土陶器的54.2%,且两类陶壶一般体型较大,有着明显的作为储存器或者水器的特征,参考这一陶器的数量特征,宗日遗存应当存在着较为发达的农业,农产品数量较多才需要数量如此多的储存类陶器。

通过对宗日遗存陶器贸易与制作的研究,有些学者发现宗日遗存彩陶有着较高的制作水准,这些精美的陶器在当时应是由专业的生产工匠所烧制。宗日遗存的特征之一就是彩陶发达,宗日遗存陶器体现着较高的制作工艺和专业水平,规整的器型、繁复精美的纹饰以及专用于彩绘的矿物颜料,这些都代表着宗日遗存陶器制作业的繁荣,也暗示着单个家庭或个人无法支撑起这样发达的陶器生产,如此规模与品质的陶器如果没有专业的生产作坊及工匠来进行生产是难以想象的。定居生活与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手工业分化以及规模化的陶器生产,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在宗日遗存发达的彩陶生产背后应当存在着一支发展程度不低的农业文化。

(三)生产工具和动物遗存

生产工具与农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一般来说生产工具中农业生产用具的比例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但是也要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贸易与交换的因素存在,一些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作物遗存可能是外来文化输入的产物。宗日遗址发现的农业生产工具较少,石器中有部分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有斧、锛、凿、刀等,均为磨制石器,约占石器总数的27%,打制石器中有一定数量的灰质板岩打制的石锄状工具,除此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骨制生产工具。在原始先民的生产活动中,农业生产方式以原始的刀耕火种为主,因此石刀石斧等作为先民主要的生产工具使用,达到耕种和收割的目的。宗日遗址中农业生产工具占据着不低的比例,外来输入的可能性较低,意味着宗日遗址的生业模式中应当有着农业的存在。

宗日遗存中发现有数量较多的细石器意味着宗日遗存先民的食物结构不只是单一的农业产品,狩猎应该也是其经济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骨制鱼钩的存在也说明了采集渔猎在宗日先民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宗日考古队在发掘宗日遗址的同时,调查了同属宗日文化的其他几个遗址,在文化层中采集到一批动物骨骼,经鉴定,含有鸟、旱獭等10种脊椎动物,通过分析这些动物骨骼中包含的自然环境与人类行力相关信息,推断遗址区曾有大片的草原,附近有茂密的森林,气候偏干凉,从各种动物的比例判断,宗日遗址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并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化的过程。

(四)人骨同位素分析

宗日遗存部分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测量分析表明,宗日遗存人群的食谱以碳4类植物为主,这与宗日遗存以黍和粟为主要食物的情况相符合,同时N稳定同位素的含量表明先民的食物结构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肉食。宗日遗存的人骨同位素分析证明了宗日遗存先民的食谱有着以植物类为主的特征,这也说明了农业在宗日遗存中的重要地位,是探讨宗日遗存经济形态的重要一环,N稳定同位素的数值表明肉食在宗日先民的食物结构中比例不高,这说明了宗日遗存有着以农业为主,采集渔猎为辅的生业模式,与生产工具中农业生产工具和渔猎工具的数量比例也能互相映照。

三、观点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宗日遗存是一支有着发达的彩陶生产业的农业遗存,手工业的代表就是其可能脱离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的彩陶生产业,生业模式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采集渔猎。宗日遗址的自然环境特征表明宗日遺存有着发展农业的较优良的自然条件,而遗址附近丰富的动物资源是生业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条件。通过宗日遗存发达的彩陶生产业和出土的储存类陶器为主的特征可以看出其背后必然存在着一支发达的农业文化作为支撑,生产工具中农业生产生产工具的比例高于狩猎工具的比例,证明了宗日遗存以农业生产为主,采集渔猎应当是农业的一种补充。

关于一支考古学遗存的生业模式的探讨需要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考量,不同角度的证据可以互相补充,使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准确,考古学也愈来愈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合作的综合学科,这也要求每个考古人在田野工作中要广泛收集各个角度的材料,为后续的研究做好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陈洪海.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8(05).

[2]陈洪海.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J].考古,1998(05).

[3]张忠孝.青海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1-52.

[4]涂一健,周贤群.青海共和盆地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点[J].土壤学报,1982(04)

[5]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01)

[6]苏海洋.甘青彩陶折射的农业生态信息[J].农业考古,2019(04)[7]陈洪海.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8(05)

[8]崔亚平.宗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6(04)

作者简介:周东亚(1996—),男,汉族,安徽阜南人,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石器时代考古。

猜你喜欢

自然环境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人狐恋故事的比较研究
自然游戏环境在幼儿园中的价值和创设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承德围场投资环境分析
幼儿园在自然环境下开展游戏的探讨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
环境与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