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防寒服里有什么高科技
2020-11-23
历经70年发展,我军防寒服研究应用早已今非昔比,长津湖战役留给我们的冻伤之痛将不再重演。如今,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孕育阶段,其“引爆点”之一就是新材料。拥有更“酷”材质的军队防寒服,值得期待。
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长津湖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官兵身穿单薄棉衣,在极寒天气下,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精锐的陆战一师展开长达10天的艰苦奋战,迫使“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败退。
对于志愿军将士来说,也因武器装备以及后勤保障远远落后于对手而付出了巨大牺牲。最为突出的是因保暖物资未能及时补充而导致非战斗减员。其中,有一个连队呈战斗队形全部冻亡牺牲在设伏地点,成为让对手也敬畏的“冰雕连”。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战斗场景之一。
时至今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军被装保障早已超越御寒的低级阶段,并融入世界军队防寒服发展大潮。近日,据报道,又有多个品种的新型边防巡逻被装全面列装我军边防部队。2020年的寒冬即将来临,身着既轻便合体又防风保暖的防寒服,高原边防官兵们在这个冬天会格外温暖。
“别冻着”为起点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受客观条件限制,我军冬服一直是单一层次,只有不带罩衣的棉衣,俗称“老棉袄”。60年代初,我军把冬服由单一层次改成了以罩衣、紧身棉衣、绒衣裤、衬衣裤等组成的多层次。
当时,高原和寒区部队官兵大部分穿着和内地部队一样,保暖性明显不足。面对高寒缺氧和风雪肆虐,高原边防巡逻任务中,官兵们被冻伤甚至因严重冻伤失去生命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别冻着我们的战友”成为我军军需保障科研人员日夜攻关的奋斗目标。
军需保障科研人员发现,高原和寒区的世居群众有很好的御寒经验。于是,他们先后深入东北、内蒙古等地区,在了解其防寒经验基础上,参照其长期以来以动物皮毛御寒为主的做法,一针一线地完成了皮大衣、皮帽子、皮手套和毛皮鞋“四皮”的研发,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高原和北疆边防官兵服装保暖量不足的难题。保暖问题解决了,但由此带来的衣服笨重、臃肿,成为制约战斗力发挥的新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我军突破相关技术难题,于2003年成功研制出03系列高原轻便防寒服。这是我军冬服保障上的一次革命——共有针织内衣、绒背心、冬迷彩服、羽绒大衣、防寒面罩、雪地披风、内手套、外手套等11个品种,有效满足了高原边防部队冬季巡逻、执勤、训练、作战和日常生活需要。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军又优化品种,形成07系列防寒服,重点改进棉衣、绒衣、内衣、冬作训服,研究确定了高寒区冬服配套层次,搭配了皮帽、防寒面罩、內手套、外手套、冬袜、防寒鞋,并针对站岗需要研制了公用皮大衣。
07系列防寒服发放后,更加满足了我军从高原到极地边防驻军防寒需求,为我军广大官兵特别是边防官兵适应严寒、战胜严寒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材质更“酷”
御寒强调透气 寒冷条件下,人体冷感主要源于风的快速散热和水的快速导热。保持体温,一要防风,尽量减少风降温效应;二要保暖,尽量使自身温度不散失。水比空气导热快,衣服湿度越大导热就越快。如果衣内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累积在体表或者服装材料中,就会导致人体失温,从而造成冻伤。因此,防寒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防风保暖效果,还应具有拒水、透湿功能。
我军早期的“四皮”防寒服,虽然防风保暖效果很好,但“体量”过大,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机动灵活性。03和07系列防寒服保温层主料为棉和羽绒,都有不防风和湿后增重且保暖量大幅度下降的不足。2013年以来,从新一代防寒大衣研究开始,我军成功研制出新型防风防水透湿面料,解决了防风防水和透气问题,服装的保暖效果实现了质的飞跃。
保暖兼顾减重 研究表明,作战环境下士兵的生理舒适最大负荷为18.5公斤。过多重量会影响单兵的机动性并降低其作战能力,应尽可能减少士兵的携带负荷。因此,防寒服的减重至关重要。而要减重,关键还需要研究应用高性能材料。
我军设计的03和07系列防寒服,大量采用摇粒绒、超细纤维革、熔喷棉、羽绒等新材料,并首次引入轻量化和分层保暖的理念,使其厚度大大减少、单兵负荷减轻,大幅提升了雪域高原部队高寒缺氧条件下生存和作战能力。
历经70年发展,我军防寒服研究应用早已今非昔比,长津湖战役留给我们的冻伤之痛将不再重演。时间进入21世纪20年代,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孕育阶段,其“引爆点”之一就是新材料。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军队防寒服研究上,都纷纷瞄准超细纤维、气凝胶和石墨烯等新材质发力。系统研究表明,这些材质在防寒服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
拥有更“酷”材质的军队防寒服,值得期待。
(《解放军报》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