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驱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与运作优化

2020-11-23肖潇雨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大数据

肖潇雨

【摘  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利用数据实现增值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热点。文章从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不畅、环节复杂、物流不稳、管控不强的问题出发,基于大数据视角,提出了要创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挖掘客户需求,对接生产端与零售端优化资源配置与物流流程,进而提升企业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协同;冷链物流;智能仓储

引言

生鲜农产品是农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各种农产品中人们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因而实现生鲜农产品的有效流通及供应十分必要。在目前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中,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模式是关键影响因素,在保证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农产品的流通更加有效。供应链管理理论下的流通模式属于比较理想的一种流通模式,符合生鲜农产品流通供应的要求及需求,因而需要在供应链管理视角入手选择合理的流通模式。

1.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服务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服务模式,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借助线上线下渠道,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商流、物流、资金流等多类型资源进行整合,为平台中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实现整个平台的稳定发展。当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服务模式不单单要考虑供应链其本身的复杂化和动态化,还要对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多变性和生态性进行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但仍以传统线下市场为主,这就要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同时,供应链平台需要逐渐向产品与增值性服务融合的方向发展,衍生出多样化服务模式,为传统生鲜农产品市场注入活力。

2.大数据驱动下生鲜农产品运作模式创新

2.1流通模式中硬件层的合理优化

在目前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流通模式中,为能够得到满意的应用效果,需要对硬件层进行优化,主要作用就是为实现农产品高效流通提供良好的设备支持,这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基础与保障,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就是优化大型服务器,并且对数据存储设备及用户移动端进行优化。在现代化管理过程中,供应链管理信息数据来源于存储设备及大型服务器所提供的云计算服务,通过利用这种硬件设备,能有效整合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相关信息数据,并且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有效实现数据共享。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方,可以及时准确获取市场信息,而中间商及时获取生产商的流通需求信息,双方之间进行实时交流。作为消费者可以及时准确获取农产品生产及流通信息,利用移动终端便能参与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信息全覆盖,为农产品的更好流通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依据。此外,生鲜农产品供应与互联网之间的结合,可选择线上与线下两种不同方式。供应链管理中每个环节都会形成数据信息,产品流通过程中也会产生分销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于存储设备的升级要求比较高,可以利用互联网营销统一汇总这些数据。对硬件层面有关的移动端及用户操纵端,生产者、中间商及消费者都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在其中参与,在这种流通模式下可使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供应更加便利,提高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

2.2减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通环节

减少流通环节,保持供应链各个环节信息畅通是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重中之重,在这期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护,首先是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支撑,其次就是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建立“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流通模式,如下图所示,接近消费者的大型零售超市、政府高校的餐厅、农贸市场、路边摊直接从上游源头,包括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地等,采购生鲜农产品,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这种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农产品的新鲜度,中间无需经过多级缓解的周转,增加了信息的透明程度,可以有效避免牛鞭效应产生的需求与供给信息扭曲。

2.3物流协同

据统计,全国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超过10%,像贵州等山区较多的地方其物流损耗率达了55%。物流运作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其环节多、重复作业多、管理复杂,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的监测与信息反馈,可以很好的控制物流运作中产生的风险。智能运输是利用车载设备、RFID射频识别、手机终端、汽车物联网等技术,对接GPS、GIS、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采集和传输运输数据,对货主、司机和任务进行精准画像,从而实现精确运输计划、智能化定价、快速结算、车货匹配、避免空驶、质量安全监控等运输作业的智能管控。大数据技术让配送系统管控更加合理和精确,其通过用感知节点即时捕捉交通条件、地理环境、客户数量、客戶分布、客户订单、资金收支、营销管理、计价方案、配送员等各环节的数据信息,从而能够不断优化配送方案,实施动态配送。智能仓储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相关数据而进行的库存控制,其能够运用自动分拣系统和智能化信息技术,自动采集和传输出入库物流信息,安排出入库流程,实时监控库内存货情况并进行自动盘点。同时,智能仓储可以挖掘商品关联度,其运用先进算法安排全品类商品布局。在入库作业中,大数据算法能够根据上架商品的销售情况和物理属性,自动推荐最合适的存储货位。同时,大数据算法可根据商品的历史出库数据和储位数据情况,将区域相近订单集中在一起,在规划最优拣货路径同时还能平衡拣选区和仓储区的库存。在出库时,大数据算法能够找出最合适的被拣选的货位和库存数量,从而调度最合适的“人/机器人”进行搬运,这就提高了仓库效率。智能包装与加工是人、品牌和对象之间的对话,其应用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智能包装与加工可以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建立与RFID(射频识别)、NFC(近场通信)、蓝牙和智能标签等传感器的动态交互,其根据货物属性、客户要求、包装成本、环保要求等因素自动选择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从而提高了包装效率和效能。在智能包装过程中,企业可以嵌入传感器跟踪整个供应链的环境条件,其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监管供应链中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智能分拣与配货。通过智能贴签、智慧包装技术可建立产品信息化档案,这就实现了防伪溯源、防窜货、智能配装、扫码营销等诸多功能,进而提升物流流通效率。

3.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流通产业链和消费需求的共同升级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平台要基于服务导向,一方面,要加强平台成员和服务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成员间高效对接和双向互动,充分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搭建一体化生鲜农产品信息化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需要健全供应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保证供应链平台的流通运作和各项服务的提供,可以有效增强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大海,赵吉,孙娜.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4).

[2]孙新波,钱雨,张明超,李金柱.大数据驱动企业供应链敏捷性的实现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9(9).

[3]张天琪.大数据助力农产品精准生产[J].北方园艺,2018(4).

[4]张彤.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物流业务体系构建与运营[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

[5]赵博.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2018(3).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大数据
浅谈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