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扶贫工作“效果悖论”需处理好五大关系
2020-11-23曹楠楠
曹楠楠
【摘要】少数地方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降低了群众获得感,挫伤少数扶贫干部工作积极性,反映出少数地方脱贫攻坚工作还有需要改进之处。改变扶贫工作“效果悖论”,要妥善处理好基本需求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外源扶贫与内源扶贫的关系、单线作战与多元参与的关系、实干苦干与公开透明的关系、嵌入帮扶与角色转换的关系,从而全面提升扶贫脱贫质量。
【关键词】扶贫 “效果悖论” 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由政府单向职能转化为国家战略,集全国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有少数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即扶贫干部下了不少功夫,群众也有所得,但是获得感并不强,甚至有些人心生不满。“效果悖论”折射出当前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工作还没有做到群众心坎里。改变扶贫工作“效果悖论”,要妥善处理好五大关系。
目标目的重审:处理好基本需求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精准扶贫战略推进中,扶贫脱贫工作被诸多技术性指标重新定义,但是,技术性指标定义扶贫工作的不完全性和狭隘性,容易使扶贫干部拘泥于技术性指标的完成而忽略扶贫工作的初衷,导致“手段目标化”行为方式。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并不意味着贫困户生活幸福和精神上已经获得了满足。而全面发展是要更加注重回应贫困户除基本物质需求外对生态环境、业余文化生活、就业环境、价值实现、自身社会竞争力、帮扶措施稳定性等多方面需求,注重征求贫困户意见,体现贫困户个性需求特点,切忌一兜了之、一补了之、一搬了之、一就了之。
但在实际操作中,少数地方“一刀切”地将贫困村民安置到公益性岗位上,有的贫困村民甚至只领工资、不用上班,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对待,这与脱贫攻坚的本质要求相违背。高度关注精神文化需求,精神上的贫穷往往导致自卑、担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精神文明需求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物质和精神“两条腿走路”,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弥补贫困地区公共服务短板,改善贫困群众生活体验。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贫困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动力结构重构:处理好外源扶贫与内源扶贫的关系
志向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等靠要”思想、“懒汉”思想、把贫困户当资产、拒绝脱贫、不愿摘帽等精神层面深层次问题愈加凸显出来,加剧了脱贫和防止返贫的矛盾,侧面反映出少数地方外源扶贫与内源扶贫的失衡,重“输血”而轻“造血”,使贫困户对帮扶措施产生依赖心理,担忧帮扶措施得而复失,降低了自我脱贫意愿。文化素质不高、脱贫能力偏低、不愿吃苦耐劳、受风俗习惯影响、生活惯性的束缚、抗风险能力欠缺、家庭条件束缚等,都可能是精神贫困的诱因。
应充分认识精神脱贫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做足思想和行为准备,稳步破除精神贫困障碍。一要强化思想教育引导。针对精神贫困,思想解锁是关键,全面深入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让贫困户认清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二要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针对精神贫困的个性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例如,针对贫困群众抗风险能力欠缺的问题,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帮助贫困户解除后顾之忧。三要循序善诱坚持务实工作作风。认清工作复杂性,戒骄戒躁,针对个性问题找准工作突破口,通过多种渠道使贫困户率先尝到自我增收的甜头,从自我脱贫的实践中增强自信,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参战格局重建:处理好单线作战与多元参与的关系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和防止返贫任务的日益艰巨,单线作战的弊端开始显现,政府有限扶贫力量与贫困户扶贫巨大需求之间形成矛盾,难以调动各方积极性,全社会扶贫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少数地方是政府热火朝天,宣传铺天盖地,而社会上具有大量扶贫资源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则看得多干得少,参与度还不够。贫困户有时只能享受个别帮扶政策,定期领取兜底资金或企业分红,帮扶干部可能也只是偶尔入户走访慰问,再者就是填写询问情况、统计表格,致使贫困户对脱贫攻坚的认知体验和实际获得形成反差,有所得却可能无感。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防止返贫就成为首要任务,地方政府应把构建多元参与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广泛开展“百企帮百村”、科技下乡、支教支医、种养殖技术上门服务、融资产品对接、公益基金帮扶、法律帮扶援助等社会扶贫专项行动,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将社会团体和人员力量真正组织起来,全方位为贫困户提供专业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强化志愿者队伍管理。志愿者队伍是社会扶贫的“排头兵”,要推进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和常态化建设,将志愿者队伍纳入政府统一管理对象,建档入库,并积极主动强化与志愿者组织对接沟通,推进信息共享,促使志愿服务与政府资源互补共促,把志愿队伍建成扶贫工作的坚强后盾。
作风方法重树:处理好实干苦干与公开透明的关系
扶贫干部直接与贫困户打交道,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影响贫困户的直观印象和感受。在省市县乡垂直作战体系下,少数扶贫干部面临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双重困境,不同程度陷入形式主义泥潭,少数扶贫干部可能真正用于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的精力和时间被挤占,为应付上级检查,工作疲于应付,扶贫项目不精准、工程质量不过关、帮扶措施不精细,导致扶贫干部的辛勤付出与贫困户实际所得不对称,干部连连叫苦,贫困户获得感可能也不强。同时,少数扶贫干部在繁重事务之中,思想上往往注重干了什么,而忽视了如何干,政策宣讲可能不细致不耐心,公开透明度不够,扶贫干部和贫困户信息不对称,少数群众认为扶贫工作有猫腻,其他有关系的人可能得到更多,无形中削弱了群众获得感。
因此,一要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列出扶贫政策清单,耐心细致地为贫困户讲解扶贫脱贫政策,让贫困户掌握每项政策的享受条件和申请程序,避免无端猜疑。二要强化公开透明力度,推行政务公开,公开政策享受的范围和金额,接受社会监督,及时消除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猜疑、误解和抱怨,增强贫困户的获得感。三要鼓励主体参与,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具体事务中,在政策享受、业务办理、解决困难中加强与贫困户的沟通协商。四要依法惩治腐败,穿透“贫困群体”的黑箱,严惩和曝光扶贫工作中各类腐败行为。
主体角色重塑:处理好嵌入帮扶与角色转换的关系
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为部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的代表,意味着行政权力的下延,形成了鲜明的嵌入式扶贫新模式。但他们具有临时性、任期性和合作化的特点,无论扶贫工作成效如何,可能還要返回原岗位。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村干部是依法选举的合法治理主体,而有些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人脉广、素质高、资源丰富、思维开阔,带着资金和项目驻村,双方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角色定位困境。在扶贫项目实施中,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懂政策、人脉广,有派出部门作为后盾,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治理核心,而村干部可能会成为配角。然而,这种嵌入式新模式可能会降低少数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短期内虽然会推动扶贫工作取得实效,长期看不利于培育村干部扶贫脱贫能力。
同时,村干部熟悉村情,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望,具备处理复杂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但是一旦出现少数村干部在工作上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消极应付或者故意不配合,可能会导致基层扶贫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反而扰乱基层治理秩序,难以提高贫困户获得感。因此,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一方面,要摆正位置,厘清责任,尊重村干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村干部优势,形成扶贫工作合力。另一方面,要引导村干部发挥治理主体作用,支持村干部参与政策宣传、入户调查、帮扶措施制定、事务协调、扶贫项目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等扶贫全过程,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发挥村干部乡村治理优势,理顺基层扶贫工作秩序,提升村干部扶贫脱贫防止返贫的工作能力,真正为基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
责编/谢帅 美编/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