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研究

2020-11-23殷豆豆

就业与保障 2020年6期
关键词:意识大学生教育

文/殷豆豆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观念的推广,创新创业已然成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面对我国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在人才战略上呈现供给与需求能力不匹配等问题,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于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创业培养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创新创业是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纵深发展,是以“创新、创造、创业”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其是一种强调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化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深化,素质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有效载体,主要目标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的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国家出台一系列举措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进创新创业发展,提出大学生服务政策,集中政府权力整合大学生资源,为大学生搭建平台,推出帮助大学生扩大资助渠道的财务政策等。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承载着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更应该抓住时代的潮流,积极创新与开拓,以贯彻执行我国的创新理念[1]。

(二)社会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创新升级的需要

当下经济社会打破了传统的市场格局,通过创造新型技术、开发新式产品,研究全新的发展模式,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经济发展中,为经济增长和动能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青年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发展和探究精神,是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群体,支持和鼓励大学生通过“双创”参与到公司创新活动中,有助于促进新的动能增长,促进中国产业的变化与发展。

(三)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高校纷纷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许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地或孵化园,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或交流会,并通过对重大项目的指导和教育来促进“双创”项目的成功举办。有些学校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开设了针对学生专门设计的创业必修课,并设置与专业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

同时,校企合作通过产教融通项目增强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实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并建立创业教育体系化,深化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二、当前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及高校毕业生对创新创业还不够重视,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还不够充分,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不够完善。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从客观环境到主观意识都准备得不够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进程,不利于就业率的提高。

(一)主观意识不够重视

从学校的角度考虑,尽管创新创业在大学教育中已经有所涉及,但涉及的范围和深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教师都没有创新教学的意识。

大学教育中更多的是对于创新概念的涉猎,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探讨和实践。从毕业生的角度考虑,许多大学生为了求稳在毕业后选择的出路大多是事业单位或是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进行考研,以躲避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就业压力[2],很少有学生可以在清楚创业风险的情况下积极践行创新意识,进行创业。从家长的角度考虑,我国当代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前只注重对知识的积累而忽略实践的必要性,家长也希望他们规避创业风险,以免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3]。综上,以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角度考虑,由于主观意识的模糊会阻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进程。

(二)客观环境准备得不够充分

尽管国家正在积极倡导创新战略,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也在尽量补贴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成本,以建设成为创新型强国,但从时间进程来看还远远不够。由于我国的就业压力积攒已久,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短时期内不能得到彻底的改变。从国家的政策方针来看,落实还不够全面,致使创业者没有充分的创业基金。在大环境支持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就会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影响我国创新战略的实施。社会各方面支撑力不够强劲,也会促使创业者对创业环境、创业产品没有足够的信心,使具有创业想法的人才因畏惧经济环境望而却步,使创业工作难以运行。

(三)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在教育方面,许多高校对于毕业生创新创业的重视度不够,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注意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行为的实践。

许多高校还没有将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大学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机制,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深入,在教师的课程安排上没有清晰的目标,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创业兴趣,阻碍毕业生创新创业实践。另外,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时没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导致指导工作缺乏实际效用。同时,课业的繁忙加上学校选择在毕业之际进行创新创业观念的灌输,这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对毕业生的影响[4],这是由于在毕业之际,大学生们已经有了自身的规划,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毕业生,而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建立一定的创新模式,鼓励大学生们积极创新,在毕业之际就会多些思路和机会,从而减轻就业压力。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全社会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创业的推广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具有支撑作用的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使创新创业的环境得到合理的优化。媒体起到“吹哨人”的作用,在创新创业意识的宣传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例如报纸深化创新创业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各地广播在各频道积极宣传,新媒体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对创新创业进行密集型宣传[5]。各大网站还可以开辟专栏,给大学生们提供有关创新创业的咨询服务。学校可以开展讲座,邀请商界知名人士,向学生们传授有关创业的案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活力,让他们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感受创新创业带来的强大力量[6]。

(二)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扶持鼓励创业者

在积极宣传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补贴,例如财政部及教育部应该合作为高校分拨资金,鼓励拥有良好创业思路的学生,减少因资金不足放弃创业的可能性[7]。另外,除了在项目上的支持,还可以在硬件设施上扶持,例如开发与使用创新创业的模拟系统等。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审批流程上为其提供帮助,简化审批流程,做好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

(三)改进创新教育体系,优化师资力量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应该注重改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这样有助于培养出新时期的创新人才。高校应注重提升师资力量,并健全相关监督制度,完善考核标准的制定,定期进行培训。还可以外聘一些知名人士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辅导[8]。

此外各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例如合力举办模拟创业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学生们的参与度,赛后指导老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模拟真实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帮助学生感受创业过程中的文化与魅力。

总而言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减轻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解决就业问题、创新问题势必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企业等全方位的协同,才能吸引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加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毕业生的人生理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意识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