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理论宣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以丹徒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现状为例
2020-11-23中共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委宣传部黄智勇
文/中共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委宣传部 黄智勇
一、当前丹徒区基层理论宣讲的主要特点
丹徒区始终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丹徒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根本,大力推动理论宣讲“三化”建设,增强理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一)宣讲队伍分层化。目前,全区逐步建成以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理论专家和“百姓名嘴”为一体的理论宣讲队伍网络。1.领导干部带头讲。党的十九大以后,成立以区委书记为团长,区委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共计42名同志为成员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先后宣讲117场。每年全区乡科级干部轮训期间,区委常委走进党校做专题讲座。2.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讲党课。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一次讲党课,今年以来累计宣讲近100场;借助冬训平台,各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面向支部党员进行宣讲,成功打造了“村书记论坛”品牌,分享宣讲经验。3.理论专家系统讲。今年以来,区级层面已先后邀请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和省委党校教授,以及市、区党校理论专家等开展集中宣讲活动12场;乡镇及各机关部门外请专家开办讲座80余场。4.百姓名嘴身边讲。面向基层招募组建了拥有22名宣讲员的“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团。仅2018-2019年冬训期间,组织“百姓名嘴”开展“村村行”宣讲活动达100余场。在全市“共话祖国好 奋进新时代”基层主题宣讲比赛中,我区6名“百姓名嘴”宣讲的《你好,青年》,获得镇江市一等奖。
(二)宣讲管理规范化。针对领导干部宣讲,制定印发了《丹徒区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规范》,明确要求“书记讲党课”,规范了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宣讲范围及宣讲频次;同时将“一把手”上党课情况纳入全区宣传思想工作考核中。针对外聘专家宣讲,制定印发了《各类讲座、论坛备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所有外聘专家授课均需向区委宣传部报备,对外聘专家的政治倾向、主要观点和宣讲内容等加强把关,把牢理论宣讲的政治方向。针对百姓名嘴宣讲,制定出台了《丹徒区“百姓名嘴”基层理论宣讲团管理办法》,明确“百姓名嘴”学习培训、集体备课、考核管理等内容,提升“百姓名嘴”的理论素养和讲课水平,推动“百姓名嘴”基层理论宣讲团规范化建设。
(三)宣讲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新形式,拓展新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扎实推动理论宣讲工作落地生根。结合党员冬训开展宣讲。冬训期间,村(社区)书记开展“一人一村”全覆盖宣讲,“百姓名嘴”开展“村村行”理论微宣讲。依托金山理论讲习所开展宣讲。建成21个实体金山理论讲习所、11个虚拟金山理论讲习所,覆盖全区各镇(街道、园区)和重点职能部门。“微丹徒”微信公众号开设“金山理论讲习所”学习专栏以来,每周推送一期,共推送48期;辛丰发布制作策划“阅享辛丰·辛声”栏目,探索网络讲习新模式。依托党员中心户开展宣讲。党员中心户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结合行业特点和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宣讲。积极鼓励机关部门、文艺团队根据行业和活动特点,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与行业部门政策法规有机结合,如编写口袋书、讲述微故事等“案例式”讲习;并将宣讲内容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有机结合,如诗歌朗诵、情景小品、戏曲表演等文艺作品展示,让群众乐于倾听、易于接受、入脑入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思想的日益多元化、多样化,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当前,我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基层理论宣讲重视程度不平衡。从区委意识形态工作专项巡察和中心组学习巡听情况来看,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政治站位不够高,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保稳定、促发展上,重业务工作轻理论学习,对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意义理解不深,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不够,主动参加宣讲意识不强,存在“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组织宣讲,为了应付活动要求而参加宣讲”的现象,在宣讲中照本宣科、准备不充分。
(二)基层宣讲员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百姓名嘴”来自各行各业,知识水平、理论素养差异大,宣讲能力参差不齐,宣讲质量优劣不均。有的宣讲形式单一、有的宣讲解读不深,“讲故事说道理”等渲染性、互动式宣讲较少;有的不能充分结合实际需求,因人而异释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存在未认真备课就开展宣讲的现象,随意性大。
(三)理论宣讲对象的广泛性不足。当前,我区的理论宣讲还存在覆盖面窄、受众面小的问题。一方面,镇村年轻力壮、思想活跃的人多数都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他们因受教育水平有限,理解能力不足,导致在接受宣讲时,听课受益有限;另一方面,长期在外真正需要进行知识普及、理论渗透和思想武装的那一部分群众,不能及时了解党的各项理论政策,成为理论宣讲的盲区。
三、下一步主要对策措施
理论宣讲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在基层,创新重点在基层。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运用创新理念引领理论宣讲全过程,才能更好地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讲正确、讲明白、讲透彻,让群众能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从而持续有效地发挥理论宣讲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考核导向。在现有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要加强与组织、纪检等部门的联动作用,将理论宣讲与基层党建、巡察巡听、宣传工作考核等结合起来,细化量化现有的考核指标,严格规范学习计划、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成果转化等各流程。要通过采取抽查备课笔记、检查宣讲讲稿、提交宣讲方案、核实宣讲时间等方式,以制度化手段加强对理论宣讲过程的管理和指导。要细化“百姓名嘴”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宣讲流程,明确宣讲重点、宣讲任务、宣讲场次;积极组织参与区内外各类宣讲比赛,以赛促讲。同时,对表现突出的理论宣讲团队和个人要进行及时表彰,充分调动宣讲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对考核不合格的百姓名嘴要进行指导性约谈或解聘。
(二)优化培训机制。要建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轮训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理论宣讲培训班,设置宣讲主题,邀请理论专家进班指导,帮助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把握宣讲方向,突出宣讲重点,提升宣讲的针对性。要规范村级党员冬训工作流程。发挥 “村书记论坛”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村(社区)党组织抓实村级宣讲工作,通过制定冬训计划、明确宣讲范围、提供宣讲大纲、互查宣讲成果等途径,加强过程性指导和检查,提升基层宣讲的实效性。要健全“百姓名嘴”定期培训制度。定期组织集体研讨,开展备课、说课、听课和评课等活动,研究宣讲提纲,交流宣讲体会,畅谈宣讲技巧,总结宣讲经验,实现相互培训、相互提升,并邀请专家名师面对面指导,提升每位成员的宣讲眼界和理论修养。
(三)加强供需对接。1.建立理论宣讲需求库。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根据基层理论宣讲对象的不同,按照外出务工、在家务农、就业创业人员,以及退休党员和青少年群体等不同类别,深入了解、细分宣讲需求,建立理论宣讲需求库。2.建立理论宣讲人才资源库。充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推进,根据基层理论宣讲的实际需求,广泛吸纳机关干部、在校大学生、法律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各类不同人才,积极投入宣讲工作,扩充宣讲队伍;加强与高校、党校和研究机构的联系,建立涵盖多层次、分专题的专家型资源库。3.建立理论宣讲内容资源库。结合新时代要求和上级部署,在立足本区实际的基础上,采用提供宣讲课程、宣讲视频、宣讲案例、宣讲课件等方式,帮助建立宣讲内容参考性模板,让基层宣讲人员“有米可炊”。
(四)与“两个中心”有机融合。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充分运用区融媒体中心工作平台,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积极创新宣讲传播方式,如制作公益广告、短视频、动漫、H5等,增强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要积极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利用“1云5屏1播”平台(1云即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5屏指综合信息大屏、电视屏、手机屏、PC屏、户外大屏;1播即农村应急广播),把握春节等关键节点的返乡潮,推动基层宣讲的广覆盖;要积极统筹区内外各类载体,将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展览展出、送文化下乡、参观旅游、家长讲堂等有机结合起来,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从而达到一次宣讲,多种收益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