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2020-11-23赵娟娟
文/赵娟娟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压力。受用人单位与大学生求职需求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1]。尤其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就业形态和择业观念带来了较大影响。如何在新常态下,加强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精准高效的“云就业”指导,探索出就业指导的新思路、新途径,对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互联网+”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显成效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积极转变大学生就业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积极将就业招聘、就业指导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推进“互联网+”就业模式,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服务质量。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坚持抓好网上就业阵地、队伍建设和就业信息等就业信息网建设,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推送就业信息,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精准就业指导和帮扶,依托网络搭建云平台,有效推动大学生就业[2]。如今的大学生是与中国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思想、行为、意识里融入了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和习惯,加强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满足学生求职需求,使大学生可以高效利用“互联网+”就业平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尽早找到心仪的工作。
(二)大学生的求职需求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矛盾突出
我国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激增,一方面,毕业生对岗位的期望值较高,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要求提高,但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素质与企业的需求不能够保持一致。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差异或不匹配,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表现。此外,一些招聘单位盲目发布招聘信息,高校没有对海量就业信息进行梳理和整理分类,学生的就业需求与提供的就业信息不相符,使得就业质量难以提高。因此,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需加快构建就业信息网络资源共享体系,做到用人单位需求与学生求职需求匹配,做到人岗相对应。
(三)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需加强引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很容易被外界误以为只是简单的就业宣传和离校就业手续的办理,因而大家都会对就业产生一种日常事务性的偏见,缺乏足够的认知。由于部分学生存在就业观念上的偏见,仅是临近毕业才想到就业,而忽视了大学期间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和求职技巧的形成与获取,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够、就业难。同时,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势,影响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部分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择业观、就业观,不能够精准定位,在求职过程中心理期望值过高,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就业观念不合理等就业心理问题。
二、高校建设就业信息网的重要性
(一)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抖音等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就业课堂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下就业指导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搭建高校就业信息网,通过开展职业指导“云课堂”、线上课程培训、线上政策宣传、个性化的辅导与咨询等“云就业”服务,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面对浩如烟海的招聘信息,毕业生难免会遇到“真假难辨”等问题。加强高校就业网建设,专门对招聘信息进行精细化整理分类推送,与学生的需求匹配,精准对接学生的求职需求,抢占大学生就业的制高点,助推毕业生就业。
(二)利用网上就业工作阵地,加强用人单位与校内资源的分享
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建设:一方面,实现了各类就业信息的全面汇聚,提高了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拓宽了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渠道,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提供全流程服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仅可以及时收发信息,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应借助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力量将就业指导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即时性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平台,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丰富多彩,有效的信息分类将会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与岗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走向“云端”,推进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深入融合,不仅可以降低毕业生的求职成本,提升用人单位的招聘效率,而且可以做到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求职的精准对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服务质量。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自主择业
截至2020年3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数量最多,占比为26.9%。高校可以依托就业信息网这一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建设给学生的自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空间,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依托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建设,辅导员可以做好大学生就业引路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就业辅导工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就业信息网,自主获取所需就业知识和就业信息,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学会自主择业和就业。立足自身实际,合理选择职业,主动就业,做到人岗相适合,促进高质量就业。
三、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的探索
(一)加强宣传,拓宽高校就业信息网的覆盖面
加强对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宣传,为广大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渠道。大多数高校就业信息网都是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维护,没有专门的团队管理,存在就业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就业网站功能的发挥。很多就业信息网站给人以杂乱的感觉,各式各样的招聘信息占了大幅版面,陈旧、不合时宜的就业政策占据半壁江山。可以组建专门的团队,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管理网站,加强版面设计,及时更新和拓宽网站内容,增强网站的吸引力,提高网站的宣传实效。
“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对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积极宣传“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充分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有效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引导毕业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就业。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促进学生积极适应和掌握“云就业”模式,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同时,要加强高校就业信息网自身的建设,增强吸引力,提高知名度,加强校内外宣传,吸引学生关注,扩大高校就业信息网的覆盖面,力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探索多元化呈现形式,促进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
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方式、方法、载体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建设高校就业信息网,就是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根据学生就业创业需求,设置不同板块,为学生提供就业招聘信息、就业政策解读、生涯规划以及就业创业案例等多方面的就业指导内容。
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可以线上采集学生的建议与需求,实现个性化指导,加强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精准把握毕业生现状,摸清毕业生就业意向,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立足自身合理选择工作。通过网站建设,设置公共留言区和私信后台区:一方面,可以采集学生的建议与需求,解答学生的疑惑;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咨询渠道,逐一解答学生的疑惑,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答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一人一策”,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助力毕业生尽早就业,促进其成长成才。
(三)加强高校就业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
对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而言,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对其也有着一定的原因。因此,想要改变这种困难的就业局面,高校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就业之前的指导工作,引导他们就业思想的转变。这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就业部门向来是任务繁重,但人员压缩又较为严重的部门。要实现就业管理与指导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方向的发展,建设一支专业化、专职化教师队伍,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职业目标,培养职业能力,实现精准择业、幸福就业。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云上就业”工作新模式,发挥高校就业信息网一站式就业服务作用。组建“云问诊”团队,及时疏导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情绪,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提升就业能力;实行“云推送”,为毕业生精准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云双选”,高质量办好“空中双选会”;推进“云帮扶”,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多举措并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力以赴促进毕业生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四、结语
加强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推进线上线下大学生就业服务深入融合,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仍是长期课题。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理应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胆实践,积极建设就业指导信息网,整合多方就业资源,营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凝聚促进大学生就业合力,齐心协力落实就业工作,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