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0-11-23邓启烈黄华生

体育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广西融合旅游

邓启烈 李 丹 江 凤 黄华生

广西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邓启烈1李 丹2江 凤3黄华生4

(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3.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4.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12)

通过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西现五种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分析广西现有的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推进国家在广西建设重要旅游基地战略和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广西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发展对策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扶持乡村地区发展特色化体育产业;2015年8月,广西省旅游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强旅游与相关体育产业的融合,拓展体育运动与休闲旅游的发展;2016年5月,国家出台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强体育与社会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协作,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体育发展;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加强体育旅游与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农业、通用航空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些将有助于广西推进乡村体育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本研究根据国内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成功模式与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广西现有的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归纳出一些可能影响广西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乡村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田野调查法

选取广西区内体育旅游发展较好的典型村落(广西南宁市坛洛镇下楞村、柳州市融水县雨卜村、桂林市阳朔县以及龙胜县等),调查了解当地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别、特点以及当地体育旅游节庆、民间赛事开展的情况。

1.2.2逻辑分析法

对广西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现状进行归纳和类比分析,结合相关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提出相关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西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

2.1.1旅游+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模式

旅游+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模式是一种以民间风俗、民间文化及民间生活方式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多种旅行需求的特殊文化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将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对山歌、顶竹杠、赛龙舟、祭拜龙王等)与该地区的民间传统神话故事相结合(“刘三姐”“遇龙桥传说”“阳朔蝴蝶谷的梁祝传说”),创造出多种满足游客旅行需要的体育旅游产品,这种发展模式大大提高了旅游区知名度,拓宽了体育旅游客源市场,带动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2.1.2旅游+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旅游+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是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满足人们旅行需求的创新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目标,打造集传统文化、生态观光、健康休闲运动、亲子休闲游乐、养老享老于一体的文化养生旅游区。目前,广西各地已建成多个体育休闲特色小镇(南宁市美丽南方运动休闲基地、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十里洛江体育休闲特色小镇、河池市德胜拉浪生态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等),该模式以体育为发展核心与文化、教育、养生等产业跨界融合,形成了智能化的综合性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对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1.3旅游+红色文化景区发展模式

旅游+红色文化景区发展模式是把革命传统与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围绕一个或多个历史主题,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其他革命老区发展体育旅游的实践经验,尝试重新规划或设计出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带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此发展模式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广西体育产业与红色旅游区的相互融合,带动广西革命老区与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一方面能有效加强对革命老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2.2 构建乡村体育旅游圈发展模式

构建乡村体育旅游圈发展模式是指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体育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协作区域,其基本特征是: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参照国内各大体育旅游圈发展的实际情况,整合广西地区各类旅游资源,打造出有关体育旅游产品的新品牌。该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强化了区域间的旅游经济合作,推动了跨区域旅游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特色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2.3 乡村体育旅游主题式融合开发模式

乡村体育旅游主题式融合开发模式是乡村体育旅游综合开发的新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创建出主题线路、主题节庆、主题赛事、主题乐园、特色村寨、特色酒店、特色购物等功能各异的体育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旅游需求,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地区体育旅游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模式一方面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重复性的体育旅游市场竞争,以保障产品的创新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能有效配置体育旅游的特定资源,使其能在不同时间段、地域空间和功能用途上加以利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明显的局限性,如:该模式下开发的主题旅游很容易被模仿或复制。

2.4 广西现有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

2.4.1从宏观维度分析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宏观维度原因分析:一是融合模式的出现丰富了体育旅游项目,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但因政府开发力度不足,所产生的大型赛事活动和特色项目较少,使得回头客不多;二是体育旅游相关制度落后和管理模式不健全,使广西乡村体育旅游融合模式在开发时出现“泛商化”现象,导致广西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受历史、地域、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广西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加之地方政府不够重视、政策不够完善以及财政支持力度不足,阻碍了其可持续性发展。

2.4.2从中观维度分析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中观维度原因分析:一是近年来虽然举行了许多相关的体育竞赛,但真正具有地方特色和具有影响力的赛事较少,并且参与的大多数是零散人员,团队参与情况微乎其微,导致所产生的品牌效应强度较弱;二是广西作为我国重要旅游基地,虽有一定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但乡村地区体育场地的供给质量低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少、体育场馆服务供需失衡,并且相关景点所配备的急救设备水平不高,存在着产品失效或无专业人员指导的现象;三是现有发展模式与全国其他体育旅游发展模式多为雷同,使其产品创新性低、竞争力弱;四是体育项目规划设计虽然在不断优化升级,但地区供给仍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表现为大多数集中在商业区,健身服务范围小,使广西乡村地区的居民无法满足健身需求,健身服务供需区域结构失衡。

2.4.3从微观维度分析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微观维度原因分析:一是广西乡村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现状仍处于体育物质资料消费的初级阶段,例如:足球爱好者参与足球运动是为了更好的感受足球本身的魅力,他们会因为喜爱足球去观看世界杯,购买球星穿戴的球衣球鞋等,这类的体育消费是连带的,其发展潜力和对市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由于区内消费者对体育旅游认识的欠缺,使其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需求性小,造成主体消费对市场贡献性小的现象;二是消费时间对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不言而喻,广西区内消费者的闲暇时间多在3-5小时,除去休息和陪家人的时间后,可用于体育消费的时间不足于1小时,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锻炼需求,区外消费者则只能趁休长假的时间到外地进行旅游放松,因受时间、经济、地域的限制,能用于体育消费的时间微乎其微;三是全面有效的宣传工作,有助于消费者提前得到消费信息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感,但因供给方对前期宣传工作的不重视,使消费者在获取相关信息的时候十分被动,进而影响了消费市场的经济效益。

3 推进广西现有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支持政策

一是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融合将为广西乡村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政府要加强对相关旅游政策的调控力度,完善现有的体育旅游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市场治理机制,规范体育旅游经营者和其他相关企业的经营行为,以有效引导体育旅游过剩产能主动退出,减少产品因供过于求而引起的恶性竞争局面;三是政府要健全乡村体育旅游相关产品的产权保护制度,为体育旅游产业在激烈竞争中提供有力的产权制度保障,对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起到有力的保护作用;四是政府要规范民间借贷,保障借贷规范性降低借贷风险,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及城市私营部门的贷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营造有利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环境。

3.2 健全发展体系,优化发展模式

一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区域间的深度协调发展,搭建体育旅游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体育旅游人才的技术、经验交流,推进资源共享,创新打造“绿色生态运动”的体育旅游品牌,走好走实“山、海、边、民”的山水乡村特色体育旅游发展道路;二是规范投资管理体系,明确企业产权投资问题,遵循产权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投资管理系统,让投资者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投资者的顾虑与担忧;三是地方政府要完善旅游景区的体育服务体系,建立规范的景区咨询服务中心、制定项目安全保障制度、培养专业的救援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如:对探险、登山、跳伞等活动的组织者进行资质认定,对体育旅游项目的参与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以保障消费者在游玩过程中的人生安全;四是优化现有发展模式,创建体育扶贫新模式,改善广西体育产品的单调形象拓宽体育产业链,增加消费需求,实现价值增值。

3.3 拓宽体育旅游的融合路径

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融合路径的选择。随着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同小异的融合路径,这些路径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因某些企业的按部就班禁锢了两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是政府与社会要协调体育旅游市场的管理,努力从我国的体旅设施、经济基础、社会支撑、营销理念等方面,寻求有利于产业融合的新路径,使两大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二是杜绝企业对市场的盲目跟从,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开拓思维,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扩大体育旅游消费市场。

3.4 开发新型产品,提升品牌价值

体育旅游产品是产业融合的产物,需要市场媒介的传递才能作用于消费者。要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一是充分利用广西各地区的体育、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设计开发出以体育为主题的乡村体育休闲旅游项目;二是针对乡村体育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优势,重点培育开发陆地型、水域型、空中型、观赏型等多种类型的体育旅游产品;三是充分发挥整个广西乡村地区的地域特色与优势,设计出适合于游客自由参与的户外型体育自助休闲旅游项目,以增强和丰富游客的活动参与性与体验感;四是旅游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注重运用创新思维和具有创意的手段,根据体育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发展广西乡村体育旅游组合产品,实现体育旅游活动的多样化、调动游客消费积极性、提高旅游者消费水平、拓宽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产品选择空间。

3.5 利用互联网力量,推进体旅产业融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6月,全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5亿,占网民整体的26.3%。可见,互联网塑造了一种新的社交生活方式,因此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量,创建网络营销路径,线上全面推广体育旅游产品,扩大产品经营渠道,线下做好相关服务措施,两者结合,以扩大体育旅游消费格局,增加广西乡村地区的经济收益。

4 结语

广西各地区体育旅游开发虽已起步,但乡村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存在共性与差异性,但有一定的发展,在理论准备和实践积累还要不断的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开发广西体育旅游应正确认识自身的现实环境条件,在充分利用资源、政策倾向、巨大市场前景、区位条件等优势前提下,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外部制约条件,为体育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探索提供现实依据,从而加快广西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其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

[1]孙彦莹.共融与挑战:“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6):708-711.

[2]李朵,周威.我国体育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J].运动精品,2019(11):81-82.

[3]周阳,唐建军,古松.我国乡村体育旅游价值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6):93-98.

[4]花家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10):66-72.

[5]毛燕平,王志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5):74-80.

[6]覃素平.广西西江经济带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74-79.

[7]刘清.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对策[J].度假旅游2019(4):173-176.

[8]黄秋月.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多元模式发展路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8(1):1-3.

[9]陆元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思考[J].体育科技,2000(3):1-4.

[10]王然科,彭雪涵.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平潭滨海体育旅游的创新和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139-144.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Guangxi Rural Sports Tourism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to It

DENG Qilie, etal.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广西哲社项目(18BTY003)。

邓启烈(1972—),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旅游。

李丹(1998—),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广西融合旅游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融合》
破次元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旅游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广西诗歌五人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