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理论教育与就业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0-11-23谭俊铭
文/谭俊铭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式却还处在初期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都是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高等教育转型过来的,这些模式虽然各有所长但大都不适用于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一、理论教育与就业实践的矛盾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级技能性人才,因此,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就存在着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比重问题。如果理论学习占比较大,学生将面对就业压力和岗前二次培训的局面。如果实践学习占比较大,理论学习不足,又将使学生面临技能提升和后续发展的困境。
一些院校从短期保障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实际就业率与生源保有率,注重与社会就业直接挂钩的实践训练[1]。虽然学生在短期内就业率高,但就业后大多从事技能、技术要求不高的简单、重复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会因知识技能不足,遭社会淘汰而失业。
一些院校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实践技能学习较少。但在校内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学生专业技能熟练程度又难以达到社会用工需求。毕业生的就业又将成为一道难题,而就业状况不理想必然影响学校的招生问题。
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这种矛盾使高职院校很难在理论与就业实践教育的比重中进行抉择。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模式
理论教育与就业实践在高职教育中既相关矛盾但又有所关联,笔者针对理论与就业实践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操作模式走访了部分学校,并着重对江苏理工学院在“理实一体化”的操作模式进行了研究。江苏理工学院在理论与就业实践相结合方面经验丰富,比如江苏理工学院实施的“学分银行”“学分互换”“学分替代”模式,以及在学生管理实施中的“导生制”制度和实践教学中的“工作室”制度。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分银行: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吸取周期自行安排学习进度,从而累积学分。这一方式既平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差异,又解决了固定学习进度给不同学生带来的学习矛盾。
(二)学分互换:指的是学生能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来获取学分。通常,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不而喜欢的课程学习效果就相对差。而“学分互换”则是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课程中,将这些课程学得更深。
(三)学分替代: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去进行实践创造。通过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用获得的成果顶替其他劣势课程的学分。
(四)导生制:是指在学生管理中,由高年级的学生担任低年级的副班主任。这样既拓宽了师生间的沟通渠道,也缩小了师生间的思想代沟。在学习上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后备学生管理干部。
(五)工作室制:是搭建社会项目和就业实践教学的桥梁。长期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人才培养中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践项目教学该怎么去操作。比如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际项目很难与学校教学时段接轨,而在教学中的虚拟项目又很难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2]。
江苏理工学院在这方面有一些新办法,比如他们实行的工作室教学制。学校建立一些工作室,由教师入驻,教师可在工作室进行个人研究创作,也可以进行现场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工作室来承接社会项目,并带领学生完成社会项目。由教师负责整个社会项目的实施和利益分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们的实践积极性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没有社会项目时,工作室承担正常的实践课程,真正的实现师徒制教学,也充分利用了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与学校的学习场地。如果社会项目与教学时段对应,那么就在工作室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教学[3]。完成社会项目所取得的利润与学校工作室运行成本之间若存在矛盾,学校监管就发挥了统管和协调的作用。学校根据社会项目获取利润的大小、承担课程教学实践情况,大项目收取部分场地费和管理费用,小项目则以便利教学而不进行收取。工作室财务进出帐需由学校统一管理,教师负责协调支出。这样既激活了学校教育资源,又提高了教师对引进社会项目的积极性,还解决了学校就业实践项目不足的问题。
将“工作室制”结合“学分银行”“学分替代”“学分互换”“导生制”这些灵活的职业教育形式,这一系列的举措解决了学校教学中的很多困境和矛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解决了单纯理论教育和单纯实践教育之间的矛盾,让理论学习与就业实践得以有机结合。
三、人才培养模式受办学体制的影响
现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有“民办”和“公办”两种办学体制,这两种办学体制中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二者都接受教委业务管理,不同的是二者的办学主体不同,在办学灵活度上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公办”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因担心违背国家相关办学方针政策而束手束脚不敢大胆创新。而“民办”院校更加敢于大胆创新,随社会人才供需变化而灵活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公办”院校虽大多都有行业背景,能够给部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提供一定方便,但也受到行业制约。“民办”院校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办学方向,但在实践教学中也会因经济成本制约而导致投入比较保守。从长远角度来看,“公办”院校更注重知识能力培养,为学生职业发展和后续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兼顾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公益任务。“民办”院校更注重应用技能培养,因为实际就业率是他们招生的“生命线”。一般来说,办学目的受经济利益影响较大,比较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容易忽略了人才的长期战略需要。在办学过程中“公办”院校在招生政策上受到一定优待,在办学责任和教学改革中更加慎重,
以宏观发展培养为重。“民办”院校在招生过程中更多的是靠口碑,且办学中敢于创新,以就业为培养导向。在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就业实践教育的权重,两类职业技术院校各有所虑。他们的办学体制各有所长。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二者应该各取所长、相互借鉴。
四、理论与就业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就业实践模式的构建要从专业培养的目标出发。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就业引导等方面入手,形成理论与就业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体系。
(一)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是学校在开办专业前需进行的重要工作,应进行大量的社会调研、调查,充分考虑所办专业是否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查相关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人才就业适配量,了解行业发展前景与职业生命周期[4]。学校办学资源和条件应该可以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变化而优化专业结构,教学工作要能够灵活地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
(二)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案,也是人才培养中具体教学可行、可实施的方案。方案中应该通过行业所需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调研,并且学校有必要与行业人才需求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内容。供需方应该共同来确定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这样就避免了学校与企业的供需矛盾,从而切实保障了社会培养责任和学生的就业需求。
(三)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教育大政方针,按照与供需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为人才培养任务。在教学中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按就业实践应用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方向来培养。实践教学按请进来(请企业专家进学校)、走出去(让学生走出校门)、会操作、能应用的培养目标来实施。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而采取的检验方式。教(教育主办方)、学(教育获取方)、用(教育结果使用方)三方协同评价,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最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教育主办方对教学评价可以监督“教”的规范性,教育获取方的学生对所学的评价可了解“学”的有效性,教育结果使用的用人方评价可检验人才培养的合格性。
(五)就业引导
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是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最终目标的、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而学生就业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也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动力。科学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人生幸福的基础,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进行就业引导,就显得更加具体和实际了。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中提到:“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能够适应就业岗位,满足职业所需的知识结构、综合素养、职业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理论与就业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更是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探寻的方向。我们应该在“职教20条”和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下,科学构建合理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再添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