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几点体会
——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
2020-11-23兰勇
文/兰勇
一、当前产业工人队伍的主要特点
国家创新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研发和生产的“双轮驱动”,研发是技术支撑,工人把技术变成产品。当前,我国产业工人群体数量众多,但技能型人才较少、流动性大,与实现“中国智造”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新生代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如今,“00后”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产业工人呈现年轻化趋势。调查显示,厦门市产业工人队伍中“80后”“90后”逐渐成为职工主体。其中,30岁以下占25.44%,31岁~40岁占47.02%,40岁以下的产业工人占比72.46%。学历上,初中以下占27.28%,高中和中专、中职、中师占31.2%,大专占20.41%,本科层次占20.06%,硕士以上占1.06%。年轻的职工群体具有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独立、行为自主、渴望受到尊重等特点。
(二)新兴产业技术工人缺口大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扩大。据《厦门市经济特区年鉴2017》中的数据显示,全市企业职工约300万人,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约46万人,技能等级分布大致为:初级工10万、中级工22万、高级工10万、技师1.6万、高级技师0.6万。职工中的中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长比较迅速,但主要集中在机床、电焊、电路装配以及工程施工等传统行业,电子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技能型职工短缺严重。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中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尚有40万人的人才缺口,研发和生产两端的技术人才已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人员流动性过大
职工队伍中的技能型人才本身数量不足,同时,还面临着结构失衡、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2017年,厦门市人社局用工登记120万人次,失业登记高达102万人次,失业登记人次占到用工登记人次的85%,说明有八成半的劳动人口每年都在“找工作”。造成职工流动性大的原因主要是:产业工人的薪资增长缓慢,而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快速增长;缺乏技术工人技能提升和职务晋升通道;社会保障比较滞后,产业工人中的农民工仍然面临着户籍、医疗、子女入学等多方面的困扰。“回不去的家乡、融不进的城市”成为新的“乡愁”,导致他们难以真正成为稳定就业和增长技能的产业工人。
二、产业工人提升技能面临的困难
据2018年厦门市重点行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占比75%)反映职工技能素质与企业发展的适应程度仅为“基本适应”。职工技能跟不上行业、企业的发展,应该从社会、企业、职工三个方面查找主客观原因。
(一)尊重职工技能的社会氛围不浓
虽然一直提倡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等新风尚,但“学而优则仕”“出人头地”等传统意识仍然浓厚,唯学历的片面人才观没能根本扭转,大家都在挤“求学历、当白领”的独木桥,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普遍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重学历、轻操作;重装备、轻技工”的现象比较普遍,社会缺乏对产业工人的身份认同感,进而使产业工人的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得不到充分肯定,广大技术工人缺乏积极性和成就感。
(二)技能教育培训体系相对滞后
从思想认识来看,国内对职业教育的研究、规划和投入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职业技术学校数量不足,基本上在走“专升本”的路子;一些企业不重视技术工人的培训,在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实行拿来主义,习惯于挖同行的墙角;从职业技能评定来看,按照现行职业技能标准划分,产业工人晋升主要包括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体系,每个等级的晋升条件较为苛刻,难度大,时间跨度长,通过提升技术获得晋级的机会有限;从技能培训机制来看,大多数企业没有完善健全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自主组织的技能培训较少,即使开展了内部培训,也有所顾虑不敢投入,担心出现跳槽的现象,造成人才流失,为他人作嫁衣。据调查显示,在最近一年里,只有33%的工人参加过本单位组织的或由单位出资的业务技能培训。
(三)职工提升技能的内生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工人学历结构和职业技能结构不匹配,学历教育和后续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不能有机衔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统筹规划问题比较突出。此外,职工技能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大部分企业实行以岗定薪,职业技术等级与工资基本不挂钩,技术等级与职位晋升也无关联,技术等级和职称等级之间不能贯通,技术工人凭借技术等级涨薪晋升的机会少,极大地打击了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的积极性,相当比例的产业工人认为自己现有的工作技能已经能应付现在的工作,不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培训。据调查显示,影响产业工人工资水平的因素中职务岗位(46.75%)、工作资历(46.54%)、工作贡献(43.22%)、领导满意(37.76%)和学历(37.28%)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均排在技术职称(33.6%)前面。
三、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提升技能的具体建议
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培养一支数量足、技术精的产业工人队伍无疑是十分紧迫的。针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多方联动,强力推进,这是一项必须抓紧做好的配套性系统工程。
(一)努力形成技能兴业的社会共识
每一座城市的产业工人大部分来自外地农村,他们普遍对城市充满向往,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融入城市,在城市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得有尊严,有归属感。广大产业工人特别是产业工人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能够公平享受到与城市职工、市民同样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新市民”,成为现代城市的主人。这就需要从上至下形成社会共识,在具体的社会保障与生活配套服务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建设与“新增成员”配套的学校、医院和文体等设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培育符合实际的技能培训体系
适应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从规模、层次和内涵等多维度做实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优化专业设置、健全教学标准、更新课程内容,深化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1]。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统筹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形成以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为支撑,相关制度保障的职工技能提升平台。建立和完善各类培训主体平等竞争、产业工人自主参加的技能培训机制,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和多元化。创新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引导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市级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中开展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国家职业资格衔接方式,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衔接连通、互通互认。
(三)引导职工树立终身教育的职业意识
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采取措施不断激发企业开展职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就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通过学用结合提升产业工人提高技能的主动意识。建立产业工人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建立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转换制度,畅通产业工人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渠道[2]。尽早落实收入分配改革,解决好收入分配不平衡、一线工人收入总体偏低、行业间工资分配差距过大等问题,将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福利、疗养休假、技能津贴等联系在一起,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晋升“多通道”机制。通过提高职业技能等级的含金量、丰富提升技能的途径、灵活技能学习的方式等,使产业工人个体愿意提升、主动提升、积极提升,形成产业工人终身教育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大量的芯片、软件、高端装备、新型材料、医疗器械甚至飞机上的螺丝都依赖进口,高新技术产业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我们都深刻认识到,我们在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破解“卡脖子”难题,唯有走自主可控的科技发展之路。当前,社会共识空前一致,一系列自主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密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也不断推出,从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实现途径到资金、技术、研发、生产等落地配套举措都在抓紧实施、有序推进。从工作实践看,一项项高深的科技技术变成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具体产品,并形成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科技生产力。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水平和劳动生产力是整个产业链变现的“最后一公里”,每一项改革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改革,涉及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能评定、工资薪酬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环节,需要科技、教育、人社、工会、企业以及职工等不同主体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紧迫问题进行了战略定位,提上议事日程,如果相关的部门和主体能够顺势而上,务实努力,定能建设好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