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消费扶贫的路径探索

2020-11-23倪雪郭文杰

就业与保障 2020年5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消费

文/倪雪 郭文杰

消费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社会中各消费群体对贫困地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消费,从而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导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直接阻断了当地的产品供给。劳动力是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大学生作为扶贫志愿者参与到扶贫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作用,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就大学生参与消费扶贫及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一、消费扶贫的核心价值与产业选择

(一)核心价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扶贫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消费扶贫旨在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在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能够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还要推动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社会市场。

消费扶贫是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动力,这种脱贫方式通过自身劳动获取生活所需,有利于维护贫困人员的尊严,更有利于激发地区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扶贫在于外界帮扶,但这样的帮扶带来的经济平衡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根据贫困地区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并带动群众积极投入家乡建设中,才能进一步激发生产热情,提高经营能力,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将少数民族地区以生产为主导的生产模式转为以消费为主导,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参与消费扶贫的意识和能力,减少扶贫干部的工作压力,贫困地区群众拥有内生发展能力后,才能全面实现脱贫致富。

(二)产业选择

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多呈现交通不便、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劳动力薄弱、减贫速度缓慢等特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第一二产业,由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消费扶贫应当注重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平衡性,使得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达到稳定。更要进一步挖掘产业优势、改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侧重打造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色产业。

在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特别以西北、西南地区畜牧业最为发达,消费扶贫要以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为主,以发展新产业为辅。首先,要提高农产品质量。

通过对贫困地区有能力、有意愿的群众进行集中定期培训,让他们了解农产品生产的科学知识,以便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接受新型的生产技术,引导、组织贫困户生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积极参加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地区也需要以相同的方式对民众进行牲畜养殖培训,免费提供牲畜接种疫苗服务,羊毛、牛羊皮、牛羊肉等初级产品的加工需要每村为单位进行统一加工,加强各户各村之间的信息流通性,避免出现单户由于信息不畅而出现“有东西卖不出去”的情况。最后,除了发展基本特色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做好宣传部署工作,鼓励当地群众设立门店、制作手工工艺品吸引游客,并逐步延伸生产链,减轻贫困人口的生产压力,增加生活收入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工作分析

(一)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在原有组织或团队基础上,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使得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让组织团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客体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在消费扶贫生产过程对人力进行调查开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规范市场行为。

在各项生产活动中,体力是基础,也是智力、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本条件。由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是妇女,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因此进行有效的劳作和体力锻炼不可或缺。

体力劳动的划分以体力存量为指标,体力资源的开发同样是提升人体素质的过程,根据不同群体劳动需求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由于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心理健康与劳动效率关系密切,应当在政府已加强医疗保障的前提下关注贫困地区人口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在当地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定期对产业劳动者进行心理健康培训,适当灌输基础的心理知识,保障劳动群体积极地投入到消费脱贫工作中[1]。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且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发展过程中,后天教育、环境塑造和训练能够促进智力的提升,且智力的高低与人的知识水平有关,知识水平的差距决定了不同个体、组织、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要持续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就要致力于贫困人口的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对于提升贫困地区人口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作为出发点,教育可分为早期教育、中期教育和后期教育,而在消费扶贫产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中期和后期教育。中期教育能够实现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进行职业培训,加强对当地失业者(包括隐形失业者)的职业培训,对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加快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后期教育是围绕65岁(女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的,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留守老人居多的情况下,开展后期教育能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与青少年人力资源相比,老年人力资源具有投资少、收益快的特点,能够进一步可以缓解老年人生活困境,推动消费扶贫的可持续进行。

知识和技能是生存发展的基础,而生产是指从事某项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消费扶贫重在提供本地特色产品和服务,打通市场消费渠道以推动经济发展,关键部分在于保证生产、销售的可持续性,对于参与劳动生产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较高。

在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进行生产前的专业培训后,根据市场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消费扶贫效率。其中,采用市场计划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升贫困地区的生产效率。

(二)消费扶贫与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任何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一个组织或团体目标的实现和成员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由于消费扶贫涉及农产品、手工业、旅游业等,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能动性,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消费扶贫与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其中,人力资源规划还包括有晋升、培训、调整、公司规划,灵活运用相关人力资源等,尤其是知识对于消费扶贫有推动作用。

面向贫困人口开放绿色招聘通道,根据参聘人员的自身情况给予劳动岗位,集中贫困劳动力,令其投入到脱贫生产中,既能保障“人人有事做”也能维护贫困人口尊严。鼓励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参与生产环节中,有计划地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既能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还能激发其他人员积极性。由于生产各环节都需要相关人员把关,要避免出现职位空缺,适时进行人员补充。根据培训结果将人员安排至合适的岗位,才能保证生产效率的稳步提高,根据农产品生产、旅游业开发等不同就业方向对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劳动生产者整体素质。

由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有限,照顾到特殊群体需求,可采取当地语言进行培训。各项参与产业生产活动与市场、岗位、劳动挂钩,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关系组织或团体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消费扶贫地区群众文化程度不高,上下班打卡记录方式不建议采用科技程度高复杂化的设备,绩效考核方式也需采用图尺度考核法,能够更为直接简便地反映员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职责履行情况,根据各项指标分数能够给予直观评价。薪酬福利管理根据岗位层级分发相应酬劳,以每季度或者年度发放奖金,以激励员工积极投入生产劳作中,在贫困地区除了发放奖金外,还可以根据家庭生活需要提供家具、电器、粮油等,这样不仅能够贴近贫困群众生活,也能进一步加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行为,以保障双方权益,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不应歧视贫穷而为难他人,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政府要保护好参与生产的贫困人口的隐私,有利于维护贫困地区群众利益,激发脱贫生产潜力,贯彻落实消费扶贫政策,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三)灵活就业的总体思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关于组织开展消费扶贫的重要精神,以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实现贫困地区长远发展为目标,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点,将促进贫困地区脱贫作为立足点。在目标任务上,要以开发岗位、促进就业为目标,积极引导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于消费扶贫岗位任职[2]。

1.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

根据消费扶贫工作要求,需要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统计贫困地区家庭成员就业情况,侧重对各地区失业人员年龄结构、就业意向、基本技能等进行详细了解并登记在册。在完成信息统一登记后,可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失业人口信息录入由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构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通过此平台构建全国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实名制动态数据库。在消费扶贫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该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给当地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保障基本生活收入来源,既能增强当地贫困群众为家乡脱贫致富的使命感,也能改善当前就业难、岗位少的现状。

2.创新人员培训模式

由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信息交流不畅、受教育程度有限、运输条件有待改善,采用普遍性的培训模式并不完全适应于贫困地区生产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产业类别、文化水平和年龄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于产业技术要求较低且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体通过讲授法开展培训,更便于理解培训内容。一些生产技能要求较高的则采取视听技术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有效的人员培训对于劳动生产活动的有序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趋于专业化、多样化。

3.就近就业

在以消费扶贫为圆心的各项思想政策的引领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扶贫产业,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当地群众利用土地、人口劳动力参与到生产经营中。也可以发挥地区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建厂,创建加工厂、扶贫车间等,吸引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共同见证家乡经济发展,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4.加强维权

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并顺利完成培训后,扶贫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需注重扶贫对象的跟踪照顾,在工作遇到困难时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安抚。以邻里互助,志愿帮扶等形式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留守老人儿童和特殊穷困人群生活。建立扶贫权益维护站为参与脱贫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提供维权、生产咨询等服务。

三、高校大学生在消费扶贫实践中的定位

(一)大学生深入实践,探索消费扶贫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脱贫,实现全面小康。各高校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采购形式推广以购代捐,社会各界也通过不断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高校大学生自身积极参与国家消费扶贫战略实践中去,以扶贫志愿者身份参与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生产中。

高校大学生利用暑期深入调研,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产状况,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创新消费扶贫思路,开创新的脱贫模式。即大学生协助扶贫工作者开发宣传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和农副产品,进一步带动其畜牧业养殖和旅游业发展,主要以建立电商平台和线下帮扶站的方式协助贫困地区群众进行产业生产活动。首先,大学生扶贫志愿者通过旅游网络营销渠道向消费者提供地区特色旅游景点信息,消费者根据旅游产品目录或资料库等信息能够实现随时询问购买,完成交互式交易活动。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旅游特色,跨时空的信息交互使得扶贫旅游开展得更加顺利,吸引旅游爱好者前往观光旅游、露营采摘[3]。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旅游的开发能间接性带动地区畜牧业和种植业发展。其次,扶贫志愿者利用产品交易平台销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打造地区特色品牌,吸引消费者购买扶贫地区特色农业或畜牧业产品。最后,大学生扶贫志愿者还能利用身边资源实现地区产品宣传,在社交平台发布扶贫地区产品信息,使得全社会群众都参与到扶贫助力中。

(二)大学生助力消费扶贫的意义

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参与到消费扶贫工作中,有利于让大学生接触社会,践行自身所学知识,且深入调研学习消费扶贫新策略已然是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应当肩负的责任。对于消费扶贫工作需求来说,大学生担当扶贫志愿者,利用自身所学帮扶扶贫产业宣传生产是义不容辞的,且高校大学生参与扶贫工作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来说,鼓励大学生参与消费扶贫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有效举措,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动员高校大学生到扶贫基层参与志愿工作,既丰富了个人阅历,也为我国的扶贫工作注入新鲜血液。高校参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消费扶贫工作中,能够作为各地区的智力和科技支撑,是人力、智力、科技的集中军,理所应当要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培养对国家社会发展有贡献性的人才,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助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