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网络育人模式的创建

2020-11-23任耀威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大学生

文/任耀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机遇,思政教育同样也不例外。与此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思潮接踵而至。大学生通过上网接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这些思想与高校的思政教育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无形之中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增加了很多压力[1]。为此,提出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构建一套较高水平的网络体系,以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阶段,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还坚守着传统的死板教学模式,每堂课都是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单一的讲解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大多数学生会厌倦思想政治课堂的学习。网络媒体中包含着很多政治性和文化性的内容,所以,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将网络媒体发布的热点事件融入思政课堂中,让学生根据热点事件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将政治热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第一教师”,将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引入课堂,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各高校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利用当前互联网带来的教育优势,想出更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策略。

(二)思政教育理念急需更新

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最注重时效性,要求教师传达给学生的必须是最新的时政内容,以确保思政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信息的应用已经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但就高校来讲,大部分高校教育并没有完全接受互联网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面仍然墨守成规,大多数政治教师的教学课堂仅仅局限在对课本教材的讲解。教学工具的单一局限、教学知识的刻板保守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造成了消极影响,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始终无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三)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当代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十分频繁,并且也一直处于高度热情的状态[2]。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未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提起兴趣,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政教育课堂完全脱离互联网形式,或者缺乏将互联网一以贯之的意识。另一方面,思政教育没有具备发展的眼光,一味按照思政课本按部就班地讲授,难以让学生在思政课上产生认同感。

(四)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存在滞后性

互联网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有关的信息始终处在高速运转的形势下,因此,高效的思政教育平台必须要及时跟上信息的更迭变化,相应的内容、形式等都要随时发生变化。就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建设的现状来看,虽然平台在信息类型上详细划分了专栏,但是在有关专栏的更新上时常会出现停滞状态,且发布信息的时间之间间隔很长,严重缺乏时效性。

二、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网络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人的个性养成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虽然先天对于个性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后天因素同样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如何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中做出准确的判断是每位大学生都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同样需要有人来进行科学的指导。

大学生的个性一旦养成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发展个性至关重要[3]。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为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在学生成长道路上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真正落实到实处。就大学思政教育来说,以往的思政教育采取的是传统教育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在这种教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的教学模式下,很难激发学习兴趣。而将网络应用于思政教育理论中则能够有力突破这些问题,由于网络的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丰富思政课程的设计,比如动漫、电影、游戏等方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思政的兴趣,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打下基础。同时,能够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挖掘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学习品德修养的同时,又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个性发展。

(二)网络媒体能够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由于多数高校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由于纯理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让人晦涩难懂,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不高。网络媒体中发布的热点新闻事件不仅包含国内外的一些政治问题,而且还有国内外的民生以及娱乐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得更加全面。这些实时的事件也是学生广泛关注的焦点,可以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而言之,应用网络媒体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积极性,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高水平构建。

三、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网络构建策略

(一)应用微课设计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就是指简短的课程,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微课主要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简单来说,微课就是一种“短小精趣”的学习视频。

对大学生来说,思政教育理论的学习十分枯燥,加之思政课堂教学形式的单一乏味,使得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学习抱有抵触心理,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则可迎合当下大学生最感兴趣的网络形式,使学生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利用零散的时间使学生在高度热情的激发下完成思政教育的学习[4]。与此同时,学生在接受微课教育的过程中,独立地完成听课、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如此,学生便成为学习的主体,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做到独立解决,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理念的改革创新

教育理念的落后是教育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育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看作是一场持久战,尤其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深入学习互联网知识,争取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较高水平的网络构建,推动网络建设在大学教育中的全面普及。

例如,学校定期对教师培训,包括互联网技术以及如何创新应用网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研究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形式。争取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能够发挥网络的最大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的无限魅力。

(三)建立基于网络的思政文化阵地

互联网的应用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网络的新形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价值。在进行形式选择时,教师可以先尝试了解学生的生活,经过调查显示,现阶段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微信、QQ、微博、论坛等网络软件上。教师针对这一现象,就可以灵活地将思政内容融入这些网络软件上,全面拓展思想教育的新渠道,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可以通过在微信公众号里定期推送文章,安排学生管理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内容,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网络平台拓展思政教育辐射范围

当前,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不实信息,学生听到各行各界发出的声音之后无法准确地做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立足。为此,高校应主动建立互联网舆情监察队伍,针对各种不实信息及时地发布权威公告制止谣言,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搭建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做学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指明灯。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响应新时代的变化,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传统与创新融合,推陈出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