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研究
2020-11-23聂固国张艳
文/聂固国 张艳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并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课堂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社会经济取得积极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想价值在互联网上得到传播,并对高职学生的精神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2]。不仅如此,在各种外来文化发展涌入的情况下,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在个人精神成长过程中未能积极学习掌握我国传统文化和内容,导致整体素养出现下降。这种情况下弘扬地方红色文化内容,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社会历史知识和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
(二)高职学生的内在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掌握具体专业的各种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正向引导和影响,促使学生在校园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后续发展成长打下基础[3]。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判断能力较弱,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为学生带来了一个丰富的价值世界和信息世界,但很容易使学生受到各种不良信息和行为的影响,导致学生在精神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不良思想动态和表现,如追求享乐、个人意志的弱化、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崇等,这些现象表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发展面临各种问题。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建设统筹规划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未把红色文化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或者存在教学时数难以保证的问题。高职院校由于受课时短的制约,为了完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在课时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有时候不得不压缩文化基础课以保证专业课课时。而红色文化要融入高职思政课建设当中,保证文件要求的教学时数,极易造成占用高职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教学时数。特别是职业教育有些院校或专业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红色文化教学任务存在无法落实现象。
(二)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行动遵循。但现实是一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更是不容乐观。首先,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未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规定配齐思政课教师;其次,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有的专职教师课务繁重,有的兼课教师由于行政事务繁多,备课时间精力有限,有的因教师非本专业背景等因素,对红色文化系列教材一体化建设不熟悉,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切入点把握不准确。
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政课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一)红色文化资源可优化、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将地方红色文化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进行有效充实和优化,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地方红色文化的学习而增加对历史的认识,并通过革命前辈的故事经历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促进学生不断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和发展。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将地方红色文化如遵义会议、长征历程、延安精神等进行有效吸收和应用,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综合展示,帮助学生通过对这些地方红色文化进行学习来强化他们对革命先辈的学习和敬仰,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红色文化资源可提高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
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个人素质和素养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人精神素质和行为习惯将对学生思想精神世界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4],基于此,教师主动引入地方红色文化内容,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各种地方红色文化的感悟来强化精神世界成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可以通过将各种地方红色文化进行有效应用,增加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影响力,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健康的正向影响,帮助学生实现对革命文化内容的深刻了解和掌握,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四、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政课道德教育的运用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理论需要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第一,呼吁有关部门将实践内容加入课本教学中,完善高职院校的课程实践体系;第二,学校领导需要加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积极鼓励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课程的实践水平,合理增加实践课程课时;第三,课程内容需要贴近生活,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只有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
(二)调整课程内容
思政课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主要以马列思想为核心,因此,相关的学者可以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编入课程内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爱国精神。通过鲜活的历史教育,能强化教育效果,让学生明白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此,教育部门需要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将相关内容整合到教学课本中,丰富课程内容。
(三)改进教学模式
由于一般的红色文化理论都相对较为枯燥,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进,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相对于简单的理论灌输,案例式的教学能有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理论知识更加适用于实际的生活情况。另外,具有情节的案例式教学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印象,帮助理解理论。除此之外,展示式也是常用的思政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五、结语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在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良好的思想精神状态,为学生的后续就业和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实现良好的全面发展。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为人们带来了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的社会环境,在此情况下,很多高职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以及网络上不良信息资源的影响,导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偏离,不仅影响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成熟,也不利于其后续的就业和个人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