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赋能中职汽修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0-11-23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实训信息化专业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陈 波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师生的学习格局,同时汽修专业项目化教学也应该要与时俱进。将信息化元素融入到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充分、合理地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解决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会更有利于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1 我校汽修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汽修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以来,不断完善项目化教学体系,将教学分成汽车机电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涂装三个专业方向,专业教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后进行轮转,项目结束后邀请企业师傅一同进行技能抽测,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在项目化教学中,需要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把汽修知识和技能钻研得更深更透,但是这些都是学生所缺乏的。笔者在和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学生对学习比较茫然,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学或者虚度光阴。

1.2 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日常的实训操作课中,学生对操作实践过程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对其中的原理却不怎么理解。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只是应付了事,对于一些需要逻辑能力和思维分析的知识,则感觉能力不够。

1.3 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实际的问题,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用简单的PPT进行讲解,随后一群学生围着教师看示范操作,接着就是学生的操作练习,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凌乱。

2 信息化赋能汽修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2.1 信息化项目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师口述或文字的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2 信息化项目教学打破实训瓶颈

汽修专业实操性强,对学生的技能要求高,在信息化课堂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将技能操作及要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借助于视频进行观看,对于不理解的技能知识进行拖动、回放,在实训操作中通过模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并且能在不破坏零部件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从而有效打破实训瓶颈。

2.3 信息化项目教学促进教学互动

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保证。在信息化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布置项目的相关学习任务,并能在线统计参与学生的人数、姓名、登录时间及成绩等信息,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等设备登入平台完成学习任务。如有疑惑可在线咨询教师或发起讨论,促进知识延伸。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形成有效互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意识。

2.4 信息化项目教学助力教师成长

随着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微课视频与仿真软件的运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正在改变,在信息化项目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能促使教师在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5个维度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从而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3 信息化赋能汽修项目化教学的实践

3.1 打造理虚实一体信息化教室

信息化项目教学的开展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根据汽修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及数字信息化教学等要求,我校在原有发动机拆装场地的基础上,以提升汽修项目理虚实一体化教学作为目的,在汽修实训中心二楼西侧发动机拆装区域改建汽修理虚实一体教学场室。教室内配备相关信息化教学硬件设备,按照企业环境建设,能够实现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并掌握操作要点。

3.2 不断完善专业网络资源库建设

我校汽修专业网络资源库内容丰富,其中汽修专业精品课程有6门,汽修教学资源库拥有9门专业核心课程,涵盖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类型,同时每位教师都可以进入教学空间进行独立建课来完成教学任务。在信息化项目教学的推进下,每位专业教师针对汽修项目内容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拍摄微课等,并将这些资源上传至专业网络资源库,满足日常项目教学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从整体上提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3.3 提高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

为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学校对汽修专业教师采取了“内培外训”的方式,在“内培”上学校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说课及课堂教学能手等业务比赛,并组织开展磨课、分享等研讨活动,在“外训”上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外出进行信息化学习培训及下企业锻炼,或将专家请进校内作交流,促进专业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化能力,更好地指导自己开展教学。

3.4 更新项目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的助推下,我校汽修专业更新了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资源等开展教学。在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入网络教学平台完成预习,在课中教师借助微课视频、动画视频或仿真模拟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及时地掌握并消化实训项目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在课后学生可以进入网络教学平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课堂上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补充学习,还可以在平台内上传自己的作业与其他同学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信息化赋能汽修项目化教学的成效

4.1 学生受益匪浅

在汽修项目化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专业知识,学生都能及时完成课前课后的学习任务。

4.2 教师能力提升

在信息化赋能汽修项目化教学的助推下,学校汽修专业教师不断深入探究信息化在项目中的应用,将理实一体化教学转变为理虚实一体化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上有所提升。专业教师更有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积极参与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并制作微课、网络课程等资源用于教学。

信息化赋能汽修项目化教学,是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和提升。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下,虽然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改变了,但教学本质不能变,只有将传统教育与信息化相互融合才能真正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最终让学生受益,让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实训信息化专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