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2020-11-23万轶张敦谱张辉
文/万轶 张敦谱 张辉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实力,从而应对全球化竞争。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截至2019年,已有300所地方高校参与改革试点。产教融合是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产教融合,全面推行校企合作育人,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人才的培养需要诸多条件,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即是“人”,所谓“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与学生的培养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是促进学生高质量成长的充分必要条件[1]。应用型的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又具备精湛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用性的科研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高品质的实践教育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目前各大应用型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也强调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最早源自我国的职业教育,目前已经普及到了普通本科教育领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从最早的院校培养,即学校独立培养、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转变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共同培养[2]。近年来,教育部从国家层面陆续发布了关于促进和完善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意见,各级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行业、企业也在不断地重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师资队伍,通过学历教育、外出培训、国际交流、企业实习实践等多种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同时,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双师型”教师培养依旧存在着来自多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政府方面
一方面,政府政策与宏观调控不完善。我国大力发展应用型高校的时间较短,在密集出台促进普通高校往应用型高校转变、“双师型”教师建设等发展指南的同时,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的激励措施也不完善,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另外,政府缺乏对办学主体的宏观调控,大批高校没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以及所处行业、地区发展的需求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策略,盲目地参照发达地区的示范性院校的发展模式,导致不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措施不切合实际,使得教师队伍的建设并没有起到促进人才培养提高的效果。另一方面,从二十世纪的“985”“211”到现在的“双一流”,国家重点的政策和经费均向研究性大学倾斜,教育经费和人员编制不足一直是地方普通高校头疼的问题,民办高校更是自负盈亏,人员没有编制。应用型高校的建设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去建设实验实训场所、购买实验实训设备,但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少高校仅能维持日常教学运营,根本无法拿出更多的经费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另外,由于编制的不足,大量教师没有编制,工资待遇等低于编制内的教师,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参与培训深造的积极性也低。
(二)高校方面
首先,“闭门造车”的办学思想仍然存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习惯了以往本科高校的办学模式,从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很少走出去和行业、企业交流,忽视了行业、企业与高校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关系,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深入[3]。其次,不少高校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估指标压力,在校内均开展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资格认定,但是认定标准宽严不一,甚至没有标准,只要是参与过企业横向课题的,甚至指导过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师一律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导致目前在数量上,很多高校的“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足教师总数的50%,且质量上参差不齐。第三,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也是高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一直难以建立,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导致学校无法拿出相应的经费来聘期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另外,即使聘请了企业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也没有对企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培训,使得企业人员虽然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但是无法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三)企业方面
目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师资队伍建设,企业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企业的积极性一直不高。一方面,在长期的大力发展经济主旋律的引导下,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而教育属于公益事业,短期内无法看到实际的利益回报,因此,企业更愿意购买高校的技术专利或者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的研发,不愿意与高校合作培养高校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品牌效应不强,难以吸引企业的兴趣[4]。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又区别于职业教育,虽然定位明确,但是还不符合当前企业对高校人才的能力需求,另外,应用型高校教师能力不足,专业水平不够,能够引领行业发展,也难以吸引企业的目光。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策略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企业和教师等多个主体的协同合作,除了传统的教师传帮带、校企合作以外,政府的政策引导、高校的行动创新以及企业的文化引领等都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一)政府的政策引导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明确规定应聘者除博士外,需要有5年及以上的企业从业经验。由于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起步较晚,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准入机制并不完善,大部分应用型高校教师,尤其是民办高校新入职教师是应届硕士毕业生,因此,政府必须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教师的专业和实践能力,从源头上保证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的水平。另外,针对应用型高校难以吸引企业主动合作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从政策上向企业倾斜,减轻校企合作中企业的负担,让企业意识到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是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这样才能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中去。第三,在教育经费支配上,在保证研究性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应用型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当中的经费投入。
(二)高校的行动创新
在高校的师资队伍培养方面,除了完善相应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以外,还应积极探索创新的培养方式,构建新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组建教学和社会服务两大团队。在教学团队方面,根据“专兼职教师建构架、双师素质为重点、形成梯队促发展”的原则,构建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优良的实践教学水平的教学团队。启动个性化的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通过国内外访学、行业挂职、技术服务等方式,完成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针对骨干教师,积极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一线进行生产、管理或服务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兼职教师的引进,高校应专门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奖励教学效果较好的企业工程师,以调动企业工程师进校的积极性,另外积极引导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申报省级、校级教改项目,促进两者的合作。在社会服务团队方面,一方面通过项目交流、技术合作等手段,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工作经历的教师和企业职工进行组合,形成技术研发团队,面向相关行业和地区提供生产性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等服务;另一方面,依托应用型高校校内的实习实践基地,将具备考评员、内训师资格的高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起来,组建技能培训团队,面向行业一线工人或因产业升级需要进行再教育的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
(三)企业的文化引领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企业要想在浪尖中求生存,除了“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创新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外,还必须具备勇于拼搏的“狼性”文化。对应用型高校而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样适用,“以人为本”指的是高校教师应以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己任,“客户至上”是要求教师关爱和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另外,高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教师缺乏紧迫感,经常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做事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引入企业的“狼性”文化,促使教师提高对自身的要求,积极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切实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