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纺织材料为载体促进大班幼儿创造美内驱力的策略研究
2020-11-22刘亚仙
刘亚仙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宏润幼儿园
关键字:纺织材料;创造美;内驱力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位于高阳县,历史悠久,素有纺织之乡的称号。纺织文化是本县的特色,幼儿真实生活中熟悉的,随手可得的纺织材料为幼儿的美育教育提供了外界条件。以幼儿亲身体验为前提、乡土材料为载体的探究活动提高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家乡文化自信心,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本文着重分析以纺织材料为载体,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多种途径发现美,丰富美的体验感,并把这种感受内化成创造美的内驱力。
一、走近生活,找寻生活中的美,从激发幼儿对纺织材料的兴趣入手
材料作为美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高阳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纺织之乡,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提供了毛毯、毛巾、毛绒、布匹、腈纶、毛线、毛呢,等多种纺织材料。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大班幼儿走进他们熟悉的生活,用心去发现身边生活中这些纺织材料的美。
二、营造以纺织材料为支撑的校园气氛,体验美,感受美
美育需要一定的环境作为支撑,幼儿园以纺织材料为支撑,加强内部环境的优化创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为幼儿随时随地审美体验和综合鉴赏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让幼儿在良好的美育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思维,全面提高审美能力,实现促进幼儿品质的全面发展。比如说,在幼儿园内部创设特色长廊,将纺织之乡的文化历史,比较有代表性的纺织材料,纺织品进行展示。幼儿生来就喜欢美的东西,生活之美无处不在。运用本土资源创设的美育环境深深吸引了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身边的美。
三、把纺织材料融合进主题活动中,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以纺织材料为载体,选择生活化的主题探索活动,激发幼儿表现美的内在动力。例如,幼儿园组织了以“我的家乡--纺织之乡”为主题的探索活动,引导大班幼儿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纺织材料,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制作成自己想要表达的作品。教师关注不同层次幼儿,多给予鼓励,通过同伴的帮助,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由此激活幼儿的潜能,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等。让幼儿的在亲身体验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发现美,创造美。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作活动,挖掘幼儿的创作潜能
多样化的美的创造活动已成为幼儿园美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次主题活动,一个区角游戏,一个玩具制作等等,都可以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创作中去。在活动中,注重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形式多样性,有策略的引导幼儿与高低结构不同纺织原材料,纺织半成品和成品,小型纺织工具互动。能够让幼儿从多种途径中感受、体验和创造美,体现教育的开放性。并结合幼儿的活动情况,形成活动案例集。
1.充分利用纺织材料,在自制玩教具中培养幼儿的创作思维能力。
自制教玩具的制作与使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途以及不同的使用方法,对幼儿来说启发性较大,联想的范围较大,探索余地较宽,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使幼儿的创作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动手动脑的玩玩做做中,大胆尝试,将想象中的东西进行创造,从虚到实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作品《滚滚画》,构思新颖,富有极强的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在玩法上,也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2.特色区域实现幼儿创造美的自主化和游戏化。
鼓励幼儿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幼儿幼儿创造美的内驱力,将其想象力、创造力变为现实。比如,大班幼儿充分利用小布头,各色的毛巾,毛线等纺织品完成的拼贴作品“小狗的家”。通过观察力,结合自己的创作灵感,挑选材料,修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拼贴成自己想要表达的作品,让自己的创作更加生动和有趣。通过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尝试及合理的运用,可以不断拓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感受美,创造美内驱力。
五、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一切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自我探究学习知识。教师在幼儿已有建构经验下,给与其探究行为需要的支持。引导幼儿自主发现生活中创造美的材料,用材料去点燃幼儿创造美的激情。让纺织材料成为幼儿主动创造美的先行媒介,进而形成切实可行的美育教育策略。当他们的作品完成之后,及时给予肯定,在教师的赞许的目光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成功、喜悦和自豪,从中获得满足,建立了一定的自信。
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而幼儿美育是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幼儿广泛的接触生活,充分引导他们感受生活,发现理解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热爱美、捕捉美,从而乐于创造美的情感和欲望。通过美的创造,进一步加深幼儿创作美的艺术体验,让幼儿的想象力创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开创一片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