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步伐教学与训练措施探讨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复式步伐乒乓球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乒乓球在我国各个地区广泛开展,其健身价值、运动价值突出,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步伐是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步伐能够帮助运动员妥善处理不同方向的来球,提高进攻及防守质量。现阶段,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普遍重视手法教学,缺乏针对性步伐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需积极调整教学方案,强化步伐教学。

1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步伐教学概述

1.1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步伐教学的作用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相关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北京奥运会后,人民群众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热情进一步提升,为此各个高校均开设了系统的乒乓球课程。现阶段,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普遍注重接发球技术及手法教学等内容,长期实践表明,单一练习发球、拉球、对攻等基础性动作训练无法促进学生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乒乓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其核心是人体对不同回球做出迅速反应,在日常参与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球的方向、力度、旋转等变化多端,运动员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做出正确应对,创造对自身有利的局面,通过技术动作与步伐相结合,获取比赛的主动权。

1.2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步伐教学的原则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开展步伐教学需严格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教师需准确、科学地为学生讲解乒乓球步伐的理论知识,并为学生演示相关动作,以此来提高步伐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教师需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对其步伐掌握水平进行分析,明确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并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步伐教学的掌握水平[1]。

2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步伐教学的主要内容

2.1 单一步伐

单一步伐是乒乓球步伐教学的基础内容,通过单一步伐的系统学习,可提高学生对乒乓球步伐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后期复式步伐的学习。在开展单一步伐教学中,教师需重点指导学生练习侧身步、交叉步等基本步伐,并观察学生身体情况及对各种步伐的适应程度,为学生选择最适宜自身特点的步伐。开展单一步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及其他特点合理设定运动强度,可采用多球训练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对单一步伐的掌握水平,使其熟练掌握单一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及移动幅度。

2.2 复式步伐

在学生掌握单一步伐相关内容基础上教师可开展复式步伐教学。复式步伐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在步伐移动过程中将不同种类的步伐相结合,实现运动状态之下的准确击球。与单一步伐相比,复式步伐难度显著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逐步提高教学难度及训练强度。在实际开展复式步伐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用不同种类步伐完成单线落点固定及变线球落点规范训练。在无规律击球落点状态下,练习变化落点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击球步伐,以此来实现复式步伐练习的目标。在开展应急步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类非常规性步伐开展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不同步伐的综合运用能力[2]。在实际参与乒乓球比赛的过程中,大部分运动员对来球方向及落点无法实现精确有效的判断,为此在击球前需及时对步伐及身体站位进行调整,在此期间需合理利用碎步调整的步伐,为此教师需在复式步伐教学中加入碎步调整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通过碎步调整身体重心的正确方法,使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身体姿态的调节,及时确定最合理的击球位置。开展碎步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掌握身体向不同方向快速移动的方法,并具有明确的移动目的性,上肢需与脚步移动有效结合,确保碎步移动的效果。

3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步伐教学的训练措施

3.1 单步与并步步伐训练

高校乒乓球步伐教学中单步训练是基础,其适用范围为击打近球及侧身进攻。教师在教学中需指导学生掌握单步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告知选择在训练中需要将一只脚作为轴心,另一只脚进行移动,轴心脚不得进行大范围移动,移动脚可以向不同方向进行大范围移动。运动员在运动期间需要将重心放置于移动脚,进而完成单步移动步伐。并步步伐复杂程度超过单步,在训练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一只脚向另一只脚进行移动,移动幅度不超过半步,而学生的另一只脚需要结合球的方向及落点进行合理移动,移动距离可达到一步,此类步伐主要适用于不同方向的拉球及削球[3]。

3.2 跨步、跳步、交叉步

跨步训练期间,学生需要单脚蹬地,另一只脚结合球的方向与落点移动位置,具体跨步幅度需结合实际比赛情况确定。在训练期间,学生需要结合来球情况对跨步范围适当调整,蹬地脚在身体移动状态下适当移动。跨步步伐灵活程度较高,适合在远台进攻中使用。跳步步伐需要学生双脚蹬地并迅速跳起,结合球的位置及方向进行击打,这种步伐主要适用于攻击及左右方向拉球中。交叉步整体操作较为复杂,包括前交叉及后交叉2种形式,对学生预判能力、重心转换能力、身体灵活程度均有比较高的要求。交叉步主要应用于各种应急情况的补救中,前交叉步需要学生依据来球的特点选择身体支撑的重心脚,另一只脚放置于身前形成前交叉的姿势,来球后前脚向前方跨步,身体重心随之移动,后交叉步与前交叉步操作完全相反,此类步伐训练难度较大,为此教师需要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动作,配合实战训练,实现步伐移动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

3.3 加强动作示范教学

乒乓球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加强动作示范,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为学生示范各类动作,并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以此来提高其对技法的掌握水平。在学生示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观察分析,明确学生存在的问题,可同时为学生演示错误的步伐与正确的步伐,通过二者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正确步伐的理解和认知,以此来实现学生对规范化动作的掌握程度提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乒乓球步伐的研究与分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确保动作演示标准规范,以此来促进学生乒乓球综合运动能力的提高。

3.4 加强重点步伐教学

乒乓球步伐教学中涉及内容众多,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重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重点步伐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拆分,并对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转化,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水平。比如在讲解运动反应能力与耐力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拆分逐步提高对不同来球的反应能力,使学生在重点步伐教学中逐步掌握步伐的正确运用方法,进而实现乒乓球运动能力的全面提升。

3.5 强化基本步伐训练

乒乓球运动中的步伐依据方向可划分为左右及上下,不同的步伐适用于各类有规律或无规律的来球中。步伐是击球的基础,为此在步伐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技术性训练与步伐训练相结合。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清近台区域内底线、台内、左右双侧等不同范围内击球动作与步伐的结合,练习的过程中可优先进行左右移动练习,后期进行前后移动练习及前后左右联合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技术动作与步伐有效配合的方法。开展基本步伐训练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技术动作与步伐相互协调的惯性力,通过多次重复性练习使学生将步伐的运动形成固定意识,进而提高熟练程度。

步伐教学是高校乒乓球教学的重点环节,也属于教学的薄弱环节,为此教师需提高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步伐在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学生系统练习单一步伐、复式步伐等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步伐教学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

猜你喜欢

复式步伐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复式模版生物质颗粒成型机设计
轻快漫舞
聚焦“复式教学”特点 精准支持教师发展
乒乓球与大铁球
浅谈小学语文复式教学
迷你乒乓球
小学合唱课堂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萌你一脸
底线抽击得手后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