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特质研究

2020-11-22黄小花

武术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思想体育

黄小花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1 缘起:从养生到传统体育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是根据生命活动发展规律,采取能保护生命、保养身体、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手段而进行的自我保健方法。在《老子》一书中,有关于“善摄生者”的论述。《庄子》中收有《养生主》一篇,专论养生。养生既是传统社会中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方法,也是中国人生命观念的一种体现。狭义养生主要是指防未病,是针对亚健康、不健康的人群,在没有生病时防止疾病的发生,从各方面进行身体的调养,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身体的健康。广义的养生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长度为目的。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狭义养生与现代医学中的“保健医学”“预防医学”类似。广义的养生则是中国人主要追求的目标。并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养生文化。

体育养生又被称为“传统体育养生”“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今天的传统体育养生可理解为“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通过养护身体、追求心理与生理平衡,实现人类生命延长的传统生命学。”传统体育养生以挖掘人体自身能力,通过调整姿势、呼吸、意念,来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协调发展,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进而起到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的作用。[1]

2 演变: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形成的历史溯源

2.1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萌芽时期

传统体育养生是人与自然搏斗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验积累。《吕氏春秋》中有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记载:“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源,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膇,得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其大意为在远古时期的人类,由于受江河湿气影响,人们普遍得了关节不利的“重膇”之症,因此需要“引舞以利导之”。《庄子·刻意篇》称这种原始的“大舞”为“道(导)引”。唐人王冰《黄帝·素问注》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这种“摇筋骨、动支节”的身体活动,即《抱朴子·杂应篇》中“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猿距、鸟伸、兔惊”等诸种导引姿势,是人类对自然界动物动作的模仿,以此来活动关节、疏通气血,达到消除身体疾病、实现健康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仿生的养生动功导引。同时,在原始的狩猎过程中,在与禽兽搏斗之余,需要精心休息以便恢复体力。如当人们身体疲乏时,伸伸懒腰,打个哈欠,闭目养神以下,精神就会好转,感到轻松愉快。当胸腹胀闷时,张口呵气或按摩一下胸腹,就会感到胀闷改善。[2]而这个由最初激烈的急促胸式呼吸,转变为休息时绵长的腹式呼吸,这个过程为养生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2.2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雏形时期

在早期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古代的医学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基础。产生于西周时期的《周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泉,书中的阴阳辩证思想,构成了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基础,对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实践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周易》中体现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是阴阳刚柔,动静的相互作用,是由这种变化无穷的关联引起的。其阴阳、刚柔、动静的思想,不仅融进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血液中,并且对中国武术理论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2.3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理论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逐渐形成的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此时的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丰富的养生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养生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就是当时经典的理论著作,其展示的中国独特的医学、养生的理论奠定了中国人对人体生命的独到认识,蕴含有着丰富的养生思想。另一部重要著作《吕氏春秋》中,关于养生的论述十分丰富,多达十几篇。其中《孟春记》《仲春记》《季春记》中,大部分内容是与养生相关的论文,如《贵生》《情欲》《本生》《重已》《尽数》等。《吕氏春秋》中对“养生”有详细的解释,《尽数》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生,故精神安事形,而年寿得长。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这里的养生是指“长寿”的意义并非人本来寿命要加以延长,而是指善于养生,尽生理机能应有的活动过程,即“尽数”。[2]

2.4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发展充实时期

汉代时期,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有了较大发展。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文物中,有关于人体各种运动姿势的描述,这是西汉早期的导引图。在导引图中有男女老少,他们姿势迥异,有的闭目静坐,有的收腹下蹲,有的双手抱头,有的弯腰打躬,有的屈膝下按,有的站立仰天,还有的手持器械。这个导引图对于研究传统体育养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两晋南北朝时期,养生文化也有较大发展。其中葛洪的《抱朴子》和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是导引养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两本著作,都把《内经》里的中医理论,与导引养生相互结合,进而指导养生实践的发展。这为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有关于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记载。他吸取了《内经》和扁鹊、华佗、老子、葛洪、彭祖等人的养生思想和成就,写成《养性》一篇,是我国历史上较全面而系统的养生著作。书中记载了《老子按摩法》和吸取殊方异域的《天竺国婆罗门按摩法》,就是两套简单易学的动功练功方法,几乎包括了后世《八段锦》的全部动作。

2.5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成熟期

从宋元至明清这个时期,传统体育养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体育养生无论是在内容、还是理论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宋至元朝时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逐渐走向成熟。这个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在吸纳汉唐时期的中医理论,以及和道教文化中的养生思想,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当时著名养生家有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明朝时期,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学有了创新性发展。此时产出了大量的以传统导引养生的著作,并在医学界也被广泛地应用,使得导引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紧密。明清时期,传统的导引逐渐与武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养生术,也产生了诸如太极拳这样的武术拳种。比如陈式太极拳,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习练者的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为一整体,达到内外一致的要求。陈式太极拳后来又演变为杨、吴、孙、武等多个架式的太极拳流派。并且这些不同架势的太极拳,都体现出养生的典型特征,起到很好的体育养生保健作用。清朝后期王祖源编写的《内功图说》,其中有十二段锦总诀、十二段锦图解、易筋经图解及各种按摩导引方法。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运动锻炼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并在书中附有详细的图解。近代著名养生家阮福明和丁福保共同编著的《道藏精华录》,此书中吸收了道家古书《全道藏》《道藏辑要》以及《云笈七签》等书的精华,对传统养生的要诀、练功的方法、导引、调气等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蒋维乔编写的《因是子静坐法》,其中的呼吸、吐纳等方法,对近代的导引养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

2.6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新契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话题。传统体育养生也被纳入到增强人民体质、为人们健康保驾护航的轨道中。在1954 年,原国家体委专门成立了我国民族形式的体育委员会,并在唐山和上海相继建立了导引养生的疗养院和研究所。推动了传统体育养生服务人们健康的发展。24式太极拳的编写与推广,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迈进新世纪,在遵循“讲科学,倡主流,抓管理”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受到推崇。传统体育养生在国家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开始了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在汲取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传统体育养生的创编,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新的选择。蕴含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体育养生,在与现代医学、科技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传统体育养生的健身机理更加明晰、更加科学。尤其是随着以现代医学为主的西方健身,在面对慢性病治疗的效果不佳,传统体育养生彰显出中国“治未病”的优点。这就使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彰显出时代价值。今天的传统体育养生,在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的辅助下,以期崭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在服务全民健康的基础上,也为世界人们的健康贡献着中国的智慧。

3 形成: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特质

3.1 传统体育养生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对中国古典哲学而言,天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天与人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天人相分,二是"天人合一"。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中,天道是指对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道则是对人对自身的认识。中国哲学家在思考天道与人道的时候,基本上形成了二者相通性观念,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5]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思想,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传统哲学理论为基础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产生了深入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遵循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人自身内外的和谐统一两个方面,指导传统体育养生的实践。传统体育养生中实践中,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主动适应自然与社会,利用自然变化规律,把握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并依据“天人合一”的思想,自我调控,进而达到追求健康长寿的传统体育养生之道。

3.2 传统体育养生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是我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思想。阴阳是自然界运营的根本规律,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根源。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但五行并不是自然界中的五种具体物质,而是抽象出来的自然界五种物质特性。传统体育养生积极地吸纳了阴阳思想,自觉的用阴阳学理论指导传统体育养生的实践活动。阴阳作为其理论依据,在实践的过程中,延伸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而五行观念也对传统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体育养生依据五行学说阐释其养生机理,建构了其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思想体现在传统体育养生的功法的创编和习练过程中,成为传统体育养生探索和阐释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达到了一种“日用而不知”的程度。[4]

3.3 传统体育养生的“意”“气”观念

在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意和气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姐妹”,贯穿于传统体育养生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并支配着传统体育养生的实践活动。中国传统体育重要特质之一,就在于它不仅重视肢体的锻炼,同时也重视其内在的修炼,即通过人体对“意”“气”的调整,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也是它有别于其他几大古文明体育的一个鲜明标志。[5]

重视意气的养生观念,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特质之一。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即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积淀,也是我国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象征。其养气以保神,气清则神爽;运体以却病,体活则病离[6]等观念,彰显着中华炎黄子孙的聪明智慧。在“意”“气”观念指导下的传统体育养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体育养生特征。传统体育养生中很多都提倡用意念引导、以意带气,气血调和。因为,气血是我们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人由“气聚而生,气散而死”。心神为身之主宰,是五脏六腑的统帅,有神则生,无神则死,神弱则病,守神则健。神主要是指人的心性、精气神、意识、思维等。传统体育养生在重视形体锻炼的同时,更重视内在神的人锻炼,注意精神的调摄,并通过意的介质,实现生命和潜能的开发与完善。总而言之,吸纳了“意”“气”观念的养生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实践。如武术训练中“意”“气”观念的运用,太极拳对“意”“气”观念的借鉴,使传统体育养生与武术也融为一体。[7]

3.4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动静观

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上,动与静是一对重要的思想范畴,也是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特质之一。由于人们对动静理解的视角不同,由此对传统体育养生中“动与静”的关系认识也存在分歧。传统体育养生中的动静观,是指通过疏通人体各关节,调节人体气血和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现代体育是在超量恢复理论指导下,通过身体活动的多样性,消耗人们体内的一定能量,然后通过人体机能自身的适应,进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和生命力的目的。在传统体育养生的功法中,动静兼顾是主要的特征。“动与静”是思想与形体的活动与安静,二者是相对的,形动则神易静,静极又能生动。因此,传统体育养生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总之,动对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润滑关节以及强壮肢体有良好功效,而静对阴阳平衡、脏腑调整和情绪安定等有独特作用。动静结合,可以相互弥补,取长补短,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使身体强健,体质增强。[8]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动、静观,还体现在功法练习中,“静功,是指在练功过程中练功者的形体和位置基本保持不动,并结合意念运用和呼吸调整,以达到锻炼身体内部机能为目的的导引功法。静功练习可以使机体心神宁静、杂念减除、气血和畅、精气充沛。”[9]现代运动医学认为,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各个器官的功能以及机体的活力,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进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如果久坐不动,便会导致人气血瘀滞,影响脏器功能和机体的活力。而我国的传统体育养生,除了对身体适度运动达到健康目的外,还重视静养的作用。静以养身体是有别与现代西方健身的独到理解,也成为现代人们养生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4 新时代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方向

4.1 创新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服务于大众健康的需求

走进新时代,健康中国成为当下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健康中国引领下,传统体育养生如何服务于当下的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对传统体育养生挖掘整理与转化。在继承传统体育养生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科学的元素,让传统体育养生服务于大众健康的需要。如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太极拳业已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良好锻炼方式。传统体育养生正在以崭新的面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4.2 挖掘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助力于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其蕴含的养生思想,很大层面是在培养人一种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如适当的运动、规律的作息时间,清淡的饮食,良好的心态与情绪等等,都能通过传统体育的锻炼达到养生的目标。同时传统体育养生中的和谐观念,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的和谐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对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加以引导和纠正,努力让全社会都能保持健康、文明的具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生活方式。

4.3 弘扬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特质,服务健康中国的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是各级领导对发展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思想上能有足够的重视。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各级领导在制定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能够把发展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议事日程。对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要有计划性、要将制度落实到位、要有监督机制,并把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开展状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评定指标。

5 结论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大力弘扬和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国家对传统体育健身养生项目的发展,给了大力支持和推广。随着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机理研究的不断进步,其养生保健医疗等作用,不断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近年来,到我国学习考察传统体育养生保健的外国学者也越来越多,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正在逐步走向世界,并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传统思想体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