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传承研究——以阜阳市与亳州市为例

2020-11-21丁明静蒋君涛刘馨蕊

关键词:阜阳市皖北阜阳

丁明静,蒋君涛,刘馨蕊*

皖北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传承研究——以阜阳市与亳州市为例

丁明静1,2,蒋君涛1,刘馨蕊1*

(1.阜阳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2.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以皖北代表城市阜阳市和亳州市两个地区内,截止到2019年列入国家、省、市和县级目录的文化遗产资源为对象,结合单体遗产的资源类型、特色,把资源汇总统计和可视化分析,进而对皖北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分布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遗产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及文化遗产与产业融合的发展,探讨其价值挖掘、模式开发和资源发展途径和意义。基于文化传承和新技术背景、文化遗产旅游业开发及产业融合发展途径,对皖北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活化”传承研究。

文化遗产;可视化;文旅结合;活化

“皖北”是对属于安徽省境内淮河以北地区的统称,具体包括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在内的6市,皖北区域属于黄淮海平原南部,是中华民族发源地的一部分,区域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并在不断受到来自大河流域的多元文化滋养和影响过程中日趋成熟,从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特别以阜阳市和亳州市两个城市为代表,其涵盖的文化遗产类型非常具有本土特色,是皖北城市中的代表。如何让皖北这些文化遗产资源更好地传承下来,并结合新技术与开发方式让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如何通过遗产开发,为国家、省市及县的各级别遗产资源发展注入活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文化遗产事业界的强烈呼声。

一、皖北文化遗产的研究动态

皖北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目前针对皖北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主要有:第一,关于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调研与评价研究。研究点包括从考古和历史学研究角度分析皖北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利用情况[1-3];结合淮河文化研究淮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价值[4-7];结合实例对区域内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进行潜力分析[8-9];综合文化历史,从发展战略上思考区域文化遗产的发展[10]。第二,文旅融合的研究视角,对皖北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特征分析[11-12],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13],建设城市游憩网络[14]。针对区域特点统一规划旅游线路,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提升区域文化功能[15-17]。通过挖掘和开发具体文化遗产内容的旅游价值,促进皖北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遗产资源的应用与转化[18-19]。第三,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态传承,概括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具体遗产对象进行艺术创作的活态传承;这类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为代表,对具有特色的阜阳剪纸、界首彩陶、亳州二夹弦、杜氏铜刻、阜阳民歌、道家文化等,从艺术理论、艺术形式、语言创作和艺术特征角度,谈非遗资源的活态传承与文化生态保护[20-30];另一方面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传承人方面的研究,从发展困境和传承生态,对皖北文化遗产传承及传承人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保护对策和机制的研究[31-35],将非遗及其传承人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对诸如五禽戏、太和清音、二夹弦、武术等具体项目的教学活动。并结合时代和大众需求,提出非遗传承对策[36-41]。第四,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研究。结合商业运营、产业化发展、文创开发和品牌价值提升,对文化遗产进行商业开发,如利用新媒体影像,开发非遗形象的动画影像《老子道德三百问》[42-46],并从文化生态和“生产性”角度,思考和构建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47],平衡文化保护与产业开发,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研究皖北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开发[48],并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服务当地基层社会,发挥振兴皖北的作用[49-50]。同时,结合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务的共同协作,推动皖北文化产业发展。第五,运用数字化等现代技术和手段的文遗保护研究。针对淮河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承现实问题,提出建立资源数据库,结合互联网+构建非遗网络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遗产研究[51-55]。这为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合上述研究动态,现阶段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已成为皖北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但也时刻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原真性与创新性、经济利益与文化生态的博弈,遗产活化政策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法指导尚不充分,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随着国家对文化旅游融合的推动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提出,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和弘扬淮河生态经济带文旅品牌,推动淮河流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也将成为皖北文化遗产资源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皖北文化遗产的现状特征

(一)皖北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分布

图1 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分布R (3.6.0)

通过对皖北代表城市(阜阳市和亳州市)的文化遗产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淮河流域文化遗产所包含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现象与内容丰富多样。此次汇总分析的文化遗产具体包括,两个城市列入安徽省第一至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1981-2019年),各市级和县级截止到2019年所有批次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建筑、古遗址、革命旧址等十多类物质文化遗产。因省市县各级对文化遗产的类型名称不同,所以共汇总出31种类型的物质文化遗产坐标点的现状与分布图(图1)。

从阜阳市人民政府官网,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布的信息可知,阜阳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合计15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县(市、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处。从具体分布和种类上来看,主要为古遗址、古窑址、古树、古墓葬、古庙址、古城址、古建筑、石刻、石窟及石刻、坛庙祠堂、桥涵码头、聚落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近现代革命旧址、革命文物、烈士墓16种。

亳州市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31处,主要分为古建筑、古遗址、古墓、古墓葬、碑刻、古树、名人故居、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物、烈士陵墓、历史事件旧址、重要机构旧址和其它文物古迹等13种文化遗产类型。其中包括国家级单位共8处,省级单位共44处,市级单位共59处和县级单位共120处。从各区县物质文化遗产点的地理分部看,谯城区共分布63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23处,市级22处,县级12处;蒙城县共分布26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6处,市级9处,县级9处;利辛县共分布41处,其中省级5处,市级10处,县级26处;涡阳县共分布101处,其中省级10处,市级18处,县级73处。

图2 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可视化分析Gephi

通过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可视化分析(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皖北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现状与区域分布特点。其中古遗址文化遗产最多,占33.33%,其次是古建筑占31.65%,第三是古墓葬占9.11%,接着是占4.32%的古树,以及分别占2.16%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从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地可视化分析可见(图3),物质文化遗产地区分布比例中,亳州市的分布比例为:涡阳县占25.38%,谯城区占17.09%,利辛县占10.55%,蒙城县占6.78%。阜阳市的分布比例为:临泉县占9.05%,阜阳市区(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占8.79%,太和县占7.54%,阜南县占7.29%,界首市占4.27%,颍上县占3.27%。从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总量看,阜阳市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占总量的59.8%,亳州市占比约为40.2%。

图3 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地可视化分析Gephi

从阜阳市和亳州市登记在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特点分析来看,皖北文化遗产的单体数量多,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古建筑与古遗址为主,从分布来看,是以阜阳市区、阜阳市临泉县和阜南县等地为主。在今后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保护时应该以这两个地区作为重要对象。而针对名录内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今后可以通过类型划分进行重点保护和整体性的遗产资源打造,同时可以融合自然景观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活动,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串联,能够为这些零散的资源带来活力,起到推动文化遗产的跨地区联系,促进地方旅游发展和文化遗产活化的作用。

(二) 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分布

图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R (3.6.0)

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中,汇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6-2017年)的4批名录和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2017年)的5批名录,通过对这两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归类,发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主要有16种(图4)。

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06〕18号)” 中收录了花鼓灯、阜阳市剪纸和界首彩陶烧制技艺3项;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08〕19号)”中,收录了安徽省亳州市传统戏剧二夹弦,临泉县民俗肘阁抬阁,界首市民俗界首书会3项;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11〕14号)” 中,安徽省阜南县的传统戏剧类嗨子戏,宿州市和阜阳市传统戏剧类的淮北梆子戏,亳州市传统体育类、游艺与杂技类的华佗五禽戏3项获批;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以河北省固安县、安徽省阜南县、安徽省霍邱县、山东省博兴县和山东省曹县联合申报的传统美术类型“柳编”被收录其中。“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发〔2014〕59号)”中,获批收录共2项,分别是安徽省涡阳县与河南省灵宝市的民间文学老子传说和安徽省阜阳市传统美术类的刻铜(杜氏刻铜)。在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五个批次中,阜阳市和亳州市收录的项目具体如下(图5):在“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皖政〔2006〕106号)”中,获批6个类别,共10个项目;在“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获批3个类别,共4个项目;在“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皖政〔2008〕93号)”中,获批7个类别,共14个项目;在“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政〔2010〕72号)”中,获批5个类别,共8个项目;在“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皖政〔2014〕38号)”中,获批6个类别,共12个项目,其中包括2个扩展项目;在“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皖政秘〔2017〕203号)”中,获批9个类别,共26个项目,其中包括3个扩展项目。此次在统计中,不包括第一批至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图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可视化分析 Gephi

通过对这16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Gephi网络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图5)可以看出,占比数量最多的是传统技艺类(15.71%)、民俗类(12.86%)、传统戏剧类(12.86%)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1.43%)。紧随其后的民间文学类(10%)、曲艺类(10%)和传统美术(7.14%)等共同成为目前皖北两个代表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主要特色。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地可视化分析可见(图6),阜阳市和亳州市市区内的地理分布数量最多。从总体占比来看,阜阳市市区占总量15.15%,亳州市市区13.64%。其中阜阳市界首市占12.12%,阜阳市颍上县与阜阳市阜南县分别占比9.09%,可见这几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总量较大。按两个城市总量看,阜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数量占两市总量的63.63%,亳州市占36.37%。

图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地可视化分析 Gephi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域分布出发,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地可视化分析结果可见,皖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存在于皖北民间。两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分布较为独立和分散,各市县区域有自己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收录。同时,两个城市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有各自的代表性特色。除了登记在名录中的文化遗产资源外,还包括很多零散的单体文化旅游资源,为皖北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多元发展提供了资源。

三、皖北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

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一方面需要对遗产资源进行文化和表现形式上的扩展,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扩展的方式和方法。同时要综合考虑优先使用者对原真性文化的保护和非优先使用者对文化资源的获取方式和需求。从皖北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来看:

首先,要对皖北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整合、分类及分析。这需要在继承和完善皖北物质遗产的基础上,以皖北现存非物质文化为内核,对皖北两个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宏观统筹,并需要对皖北现存并登记在各级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类分析。

其次,利用现代技术推动皖北现存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并综合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结合多种开发和新技术去进行传承与活化的研究。

第三,要充分利用皖北两个城市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研究具有皖北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和产业。以皖北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非物质文化为精神内涵,发挥区域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作用,并对遗产保护和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

将皖北各级登记在录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归类,完成数据库的资源统计、信息收集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归类统计与管理,对主题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和主题设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今后也可作为城市遗产廊道建设或旅游开发的参考依据,能为旅游者和当地旅游营销人员提供便利的资源获取渠道,促进资源开发者挖掘文化遗产地的内在价值,抢抓周边辐射地区的潜在发展机遇。为避免单点旅游的文化单一和吸引力不足,可将遗产目的地连接起来,将相同类型的文化遗产点连接在一起,创建主题旅游线路,片区式和网络式地将景点联系在一起,便于旅游开发的统一规划、包装推广与整体性保护。因此,针对皖北两个城市的遗产旅游开发,可以在融合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基础上,沿着特定主题和类型的遗产廊道或游线进行深度体验。后期再结合周边城市文化景观和国家历史名胜古迹,定制一定辐射范围内的、可连接周边各市区和地方文化遗产目的地的主题旅游线路。

利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除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本身,还需要对遗产景点进行识别和推广,作为吸引旅游者及其消费的第一步。遗产旅游的开发和游客的消费会导致游客需求的增加。这种需求会促进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对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发展、理解和定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文化遗产重新恢复活力。旅游开发带来的遗产资源的传播与可达性的增强,也会带来游客的多样性与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另外,皖北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需要考虑遗产生产者、旅游业和地方管理者的综合利益和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通过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这种新的保护与开发的共生关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结合

数字化技术转变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形式。随着对文化遗产还原保护和传承利用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数字化保护形式超越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限制。三维信息的可视化特征打破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信息的二维和静态局限性,向多维、动态、交互和虚拟方向发展。同时,数字化的存储方式与保真效果,也便于跨地域展示和传播。非接触式的展示和研究特性,为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保护、传承、开发、展示与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利用虚拟现实的方式展现遗产物质要素的方式发展迅速[56-57],结合计算机游戏等体验和互动技术进行遗产可视化的研究也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58],这些方式都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提供了发展方向。

以皖北两个城市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研究,是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础上,对所收录项目进行数据化资源记录与存档的建设。结合摄影照片、全景漫游、三维摄影模型,促进资源的传播、保存与后期多样化展示,从而避免非遗资源的物理化损毁后的不可再现。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系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推动多媒体文化数字资源的开发与体验,对促进文化遗产与高新技术、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助力。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也是实现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的重要途径,对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弘扬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皖北传统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皖北文化遗产作为本土文化资源,能为本地旅游市场的产品生产提供普遍存在的低成本资源。与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新的景点相比,使用皖北地区现有文化遗产资源更容易获得创造旅游产品的机会。这类文化创意类产品开发具有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与文化价值高的特点。将文化创意类产品的开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发展现代新型创新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路径,是催生新兴业态、发展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针对皖北现存遗产资源,可以基于皖北乡村资源特色和当地风土人情,结合旅游主题开发与目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设计构建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上,推动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和服务设计的产业发展水平。如临泉毛笔、阜阳剪纸、阜阳杜氏铜刻等非遗产品,可以在保持文化形态内核和本质规定性的基础上,寻求与现代文化的契合之处,并根据市场需求注入新的文化形式[59]。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开发过程中,也要注意文化遗产不被过度解读,保持其在形式和文化表征上的原真性、完整性,避免非本土文化元素的同化和视觉侵入,并尊重本土文化的信息表达和原真性保护。

结语

通过对皖北现存并收录在名录中的遗产资源整理,可见皖北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丰富。在民俗文化、传统工艺、文化艺术、节庆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上独具特色。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为皖北人文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源。与数字化技术保护手段的结合,转变了皖北文化资源的保存与展示方式,为新的需求和利用提供了可能性,对皖北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活化也起到推动作用。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开发基础上,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的现代演绎,能为传统旅游开发增加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形式上的独特性。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的商品开发和形象包装,也能扩大旅游商品的增量与储量,能为旅游开发带来经济增效。这些综合性的开发措施,丰富了皖北文化旅游的资源,构成了相对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系统,为皖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了多样方式,为皖北文化自信与自觉视角下的淮河流域非遗资源的当代传承与活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王吉怀,吕春瑾.淮河中游地区史前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东南文化,2016 (01):77-82.

[2]程立中,胡利华.明清时期亳州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75-78.

[3]李静雨,张军占.亳州市花戏楼保护现状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1):17-18+20.

[4]陆勤毅.淮河文化研究的意义[N].安徽日报,2014-09- 15(007).

[5]裴世东.淮河流域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6]朱万曙.花鼓灯灯歌与淮河文化[N].安徽日报,2019- 12-24(006).

[7]唐洲雁.保护淮河文化遗产 讲好当代淮河故事[N].安徽日报,2019-12-17(006).

[8]谭营营.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展示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7.

[9]范小露,张新毅.基于AHP的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8(04): 92-97.

[10]欧远方.弘扬皖文化遗产[J].学术界,1996(01): 72-76.

[11]阿琳娜.安徽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利用[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8.

[12]王玉洁.安徽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N].安徽日报,2015-06-08(007).

[13]汪静.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旅游响应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9(10):18-23.

[14] 丁明静,李峻峰,刘馨蕊.城市游憩网络空间景观交互性设计研究——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例[J].安徽建筑,2019 (05):161-165.

[15] 张凯,孟凡翠.开发皖北民俗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功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24-28.

[16] 吕丽,栗娟,张松婷.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26-32.

[17] 王旭,胡瑞朋,祝汉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以亳州市五禽戏研究为例[J].山西农经,2020(07):150-151.

[18] 何长风.促进皖北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N].安徽日报,2018-01-05(014).

[19] 戎龚停.阜阳文化旅游业中的非遗资源应用与转化[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2):1-5.

[20] 程瑞.从“图式-矫正”理论角度看阜阳剪纸创作中的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27-31.

[21] 于文善,程兴红,罗晓雪.阜阳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7(05):43-48.

[22] 江文淼.民间造型艺术中活态文化基因的提炼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49-152.

[23] 邢宇航.阜阳“杜氏刻铜”艺术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7.

[24] 程敏.皖北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机制研究——以五河民歌为例[J].戏剧之家,2018(16):220,222.

[25] 程立中.皖北道家物质文化遗产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2):131-135.

[26] 韩丽丽,曹光宇.淮河流域民间艺术当代传承研究——以阜阳剪纸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1-14.

[27] 张飚.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 182-184.

[28] 叶杨,邬红芳.阜阳刺绣艺术特色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06):122-125.

[29] 吴从瑞.论视觉美术元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以阜阳剪纸、界首彩陶图案创新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70-73.

[30] 高峰.界首彩陶艺术及其文化生态情境下的保护[J]. 民族艺术研究,2010(03):50-53.

[31] 叶紫琳.皖北剪纸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探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03):57-59.

[32] 索峰.阜阳剪纸艺术的传承生态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7):52-53.

[33] 宁峰,冯梦琪.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调查与保护机制研究——以阜阳市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01):91-98.

[34] 吕玲娣.皖北地区非遗戏曲传承人现状调查和保护对策研究——以阜阳地区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 2019(10):16-19.

[35] 宁峰,李慧.皖北民间手工艺发展的现状及思路探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19-23.

[36] 张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亳州市小学五禽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9.

[37] 马双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以太和县清音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 (02):114-115.

[38] 王伟.地方戏曲院团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讨——以亳州二夹弦为考察中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01):117-122.

[39] 王玉川.养生背景下亳州武术现代传承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9.

[40] 焦晓军,张黎.皖北城际旅游中华佗五禽戏的体验式发展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6):156-157.

[41] 王雯,朱增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亳州本土武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5 (06): 42-46.

[42] 王伟.亳州二夹弦剧团运营模式探讨[J]. 戏剧之家,2019(02):23-24.

[43] 陈静,肖玮.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分析[J]. 大众文艺,2015(02):1.

[44] 孙传金.淮河柳编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28,32.

[45] 吴从瑞.文化创意导向下皖北美术类“非遗”传承研究[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10-15.

[46] 余紫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画影像化:再探《老子道德三百问》[J].书画世界,2019(09):87-88.

[47] 刘世文.文化生态和“生产性”保护下的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7):56-58.

[48] 李娟,杨文艺.皖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的文化生态学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6-18.

[49] 郝海洪.以优秀的地域文化支持基层社会治理——以安徽阜阳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12-18.

[50] 王启才.弘扬淮河文化,服务皖北振兴—— 纪念“淮河文化论坛”改栏4周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5.

[51] 裴世东.淮河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承的反思—— 以中国淮河博物馆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12-15.

[52] 朱光耀,杨业丰,邓士成,等.建设淮河文化资源数据库的设想[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33-36.

[53] 张静嘉.互联网+语境下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平台的构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30-32.

[54] 张效恩.谈数字媒体视阈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亳州二夹弦”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7 (08):125-128.

[55] 盛滋波.教育传承视野下淮河流域民间歌舞数字化研究[J].戏剧之家,2015(13):35-37.

[56] Z. Petty,J. Landrieu,J. F. Coulais, et al. Space and time scaling issues in data management: the virtual restitution of Cluniac heritage[J]. Applied Geomat, et al. ics, 2014 (2)

[57] Sven J Norris,Michael JK Walsh,Thomas A Kaffenberger. Visualising Famagusta: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Orthodox Cathedral of Saint George of the Greeks in Famagusta, Cyprus[J].Archives and Manuscripts,2014(1).

[58] Michela Mortara,Chiara Eva Catalano,Francesco Bellotti, et al. Learning cultural heritage by serious games[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14 (3): 318-325.

[59] 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1):5-9.

Research on “Activation”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Northern Anhui: Taking Fuyang and Bozhou as Examples

DING Ming-jing1,2,JIANG Jun-tao1, LIU Xin-rui1

(1. College of Art, Fuyang Normal Universty, Fuyang 236037, Anhui; 2.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Jiangsu)

Taking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municipal and county-level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the two regions of the representative cities of Fuyang and Bozhou in northern Anhui as objects, combined with their individualized resource types,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makes a visu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orthern Anhui.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iz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 study explores the way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ir value mining, model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new technologies background,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ethods, this study also tries to elaborate on how to “activate” the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northern Anhui.

cultural heritage; visualization; cultural tourism; activation

2020-06-21

2018年皖北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皖北文化自信与自觉视角下的淮河流域非遗资源的当代传承与活化研究”(2018WBZX01ZD);2019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9136);2018年校级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皖北地区传统装饰元素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研究”(2018FSSK03)。

丁明静(1987- ),女,安徽南陵人,讲师,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蒋君涛(1976- ),男,陕西咸阳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工艺美术史论;刘馨蕊(1989- ),女,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及环境设计研究。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0.05.03

G112

A

1004-4310(2020)05-0012-07

猜你喜欢

阜阳市皖北阜阳
摄影·美好安徽
“十四五”期间阜阳市将新建4个高速公路项目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信号系统特殊点的运用
阜阳市纤检所组织召开市内大商场负责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