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一体化
2020-11-21张艺飞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罗 芳,张艺飞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LUO Fang, ZHANG Yifei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宣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引领区、对内辐射的龙头,拥有着先进的实体经济、密集的城市、广泛的科技和人才。现有环境下,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2018 年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54%,高于全国52.16%的平均水平。但是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4 年美英法日四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78%、79.2%、78.7%和73.4%,这些国家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初已达到我国现有水平。
长三角区域以4%的土地承载17%的人口和20%的GDP,是城市化发展程度最高,科技人才最密集,经济发展实力最强的地区。上海市拥有最先进的金融业、信息技术产业和密集的高尖技术人才,但是土地资源稀缺、人力成本高;浙江省位于上海的南翼,以杭州、宁波、温州为引擎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信息技术专业性强的互联网发达,但浙西南与浙东北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江苏省作为上海的北翼具有成熟完整的实体产业体系,但同样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安徽省被认为是长三角区域中相对落后的地区,但拥有丰富的土地和资源。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突出的地理特征,被认为是一个地区的生产率和竞争优势所在[1]。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的,并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及科技服务为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和协同发展的方式,降低生产的资源耗能和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本收益。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密集性、高知识密集性、高人才密集性、专业化和创新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区域一体化具有市场、产业、要素一体化等多个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性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会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可以通过空间集聚的经济效应来缩小长三角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如何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角度推动区域之间的协调融合,促进“一极三区一高地”目标的实现?
马歇尔、雅各布斯[2-3]的外部性理论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技术和知识溢出的外部性。保罗·克鲁格曼[4]等开创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提出产业集聚通过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和产业关联效应具有市场外部性。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国内一些学者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5],显著提升了主要地区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6],并且凭借着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较强的集聚能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之间高度关联[7],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8],促进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但同时也有研究得出,当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水平低于一定门槛值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9],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主要城市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在不同的阶段集聚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交替出现[10]。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集聚仍是长三角现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趋势[11],但是集聚的发展方向,分布态势以及规划发展等会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长三角区域在中心城市的主导下逐步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中心城市[12]。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经过区域的合作与协调而实现,这离不开企业之间的跨区域活动,市场的统一竞争机制[13]和政府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现有研究较多的是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没有关注与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同时长三角作为一个区域整体,离不开空间之间的关联。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1 理论机制与假设
知识技术外溢机制。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产业形态,其中的服务关联会使相关企业向同一特定区域汇合,形成集聚状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推动人流、物流、信息和资金流等的集聚,形成规模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新技术和科技人才有很高的要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供给需求传导机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劳动力供给和社会需求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发生作用。服务业的繁荣往往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通常会需要大量的城市劳动力。在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会吸引外来劳动力,也会促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样有利于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解放也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开展提供机会。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机制。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度集聚能够增进集聚区内企业之间以及与之相关产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降低信息交易成本,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企业信誉机制。政府以及投资企业或个人能够对企业的生产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投资收益进行了解和甄选,通过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合理的资本投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推动作用。
市场效率改善机制。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高人力资本等特点[1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专业化分工,增加产业关联与合作,降低贸易生产成本,对市场效率进行调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提升市场的开放度和自由化水平,打破垄断利益,营造良好的产业结构和市场氛围。集聚企业通过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节约中间投入成本,同时频繁的交易会降低贸易关系改变等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完善市场效率。专业化的集聚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降低搜寻成本,提升劳动力效率及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2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1) 模型的构建
区域一体化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其高附加值高知识的特点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引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并将其进行一定的改进,改进后的函数如下:
地区的产业结构受各个产业企业的经济发展程度与产业占比影响,企业的经济产出会受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水平会受到产业集聚知识技术外溢的影响。因此,在改进后的公式中,S表示产业结构优化程度,A表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L和K表示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人员投入和生产资本投入。同时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受到其他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入多个控制变量,城市的人口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和交通信息便利程度用P、F和I表示。
研究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会涉及到一体化区域城市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业机构优化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行研究。建立的空间杜宾模型如下:
其中:i和t分别表示地区和年份,Wij为经济空间权重矩阵,β 为空间自回归系数,δ1~δ6表示各个解释变量空间交互项的弹性系数,εi和σt分别表示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μit表示随机误差。
建立空间计量模型需要对因变量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单元之间的相关度需要借助相应的空间矩阵进行测算。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水平与城市的经济实力联系紧密,因此本文采用经济特征的空间权重矩阵,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间邻接权重矩阵仅根据空间是否相邻进行相关性判断的片面性。矩阵如下:
(2)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长三角区域27 个中心城市从2003 年至2017 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各省市的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其中,2011 年之后巢湖市被划为合肥市管辖,因此2011 年之前将巢湖市的相关数据纳入到合肥市中。
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优化系数[15]。测算标准为其中,Qn表示某个地区当年第n产业所占总GDP 的比值。引用产业结构系数表明长三角区域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水平。
核心解释变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本文选取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信息传递计算机软件与服务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分类。产业集聚测度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和赫芬达尔指数等,根据指标反映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可能性,本文选取区位熵作为衡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a和b分别代表产业个数和区域个数,xmi表示i区域m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表示b城市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数量。
控制变量:服务业从业人员()
L,L由每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表示,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反映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对产业结构优化系数具有重要影响。政府财政支出(K),不同城市的政府投入和发展规划会引导城市的产业结构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导致发展速度也会有快慢。城市人口规模(P),P由每个城市市辖区年末总人口来表示,城市人口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城市的规模以及经济实力。外商直接投资(F),F由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表示。外商投资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经济开放程度,更高的经济开放程度更有利于技术的引进和产业的进步。交通信息便利程度(I),PI由当年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来表示,该业务量反映了交通信息的通达度以及该城市对外的联系强度。
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 实证检验
为了确保研究指标存在空间相关性,本文基于经济距离权重矩阵采用莫兰指数根据所建立的空间杜宾模型对被解释变量lnS进行自相关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
由表2 可以明显看出,产业结构MoranI指数在2003~2017 年均为正值且保持在0.310 的水平之上,P值明显小于0.01 的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长三角27 个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因此适合建立相关的空间模型,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
由于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系数存在空间相关性,因此可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通过Hausman 检验,P值结果小于0.1,所以使用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在基于LM 检验的基础上对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将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 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采用Stata 对三个模型进行运行与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
表2 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MoranI 值
表3 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
通过表3 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能够通过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知识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但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邻近区域有着明显的抑制效应。这也许是因为行政空间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得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加,不利于产业要素之间的流通。由于地方政府对政绩的需求,往往会产生内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种唯利至上的动机会导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生政权区域边界,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16]。近些年来,中国长三角出现了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产业过度聚集,分布不均衡导致资源短缺,生产成本增加。政府看到某种产业聚集模式在另一个城市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应,便原封不动地对其进行照搬,没有考虑到本地的资源配置、发展能力等实际情况。企业之间的过度盲目竞争也会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低效。即使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发达,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企业之间的重复建设也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政府没有完全发挥激励、引导、协调及保护的作用[17]。
同时,从表3 可以得出,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当地的产业结构没有显著的影响,但系数为正,同时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增加明显地促进了邻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长三角区域作为全国发展相对较快区域,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和规模的增加整体上能够促进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并且能够带动邻近区域产值的增长。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的增加对本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还是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邻近地区通过了5%的假设检验,较为显著地促进了邻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产业升级的保障[18],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服务是基于信息传递基础上的,信息传递的效率对本行业以及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发达的交通信息建设对各个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的资本支出对本地区的效果并不显著,但是对邻近区域产生了明显的外溢促进作用。城市人口数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区的效应显著为负,但是明显地促进了邻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常住人口数量的增加代表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是没有明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这可能是由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长中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人才占比总体来说还是较少,人数的增加促进了产值的增加,但是并没有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对产业结构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服务生产性部门人力资本配置较低也会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人力资本的错配也会阻碍人力资本的有效使用[19]。外商直接投资会影响地区的产业升级能力[20],长三角区域是对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会直接促进资本的积累,会产生短期的促进效用,并且会对邻近区域产生溢出效应。但是长期来说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还有一定的困难[21]。
前文使用经济空间权重矩阵进行测量,由于城市之间是否相邻以及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对空间的相关程度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使用标准化的空间邻接距离权重矩阵和空间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4。从结果可以看出,在空间邻接距离矩阵和空间地理距离矩阵的基础上,核心解释变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市的结构优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邻近地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说明行政空间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是存在的。
空间邻接权重矩阵:
空间地理距离权重矩阵:
表4 具有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和空间地理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基于经济特征空间权重矩阵,运用长三角27 个中心城市2003~2017 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结论得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邻近区域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对本地区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明显促进了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善。交通信息建设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对本地影响显著为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在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还比较明显,区域之间的壁垒需要打破,区域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同时,需要不断加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投入力度,关注城市的内在规模和结构,提高人力资本配置。积极引入外商投资的同时也需要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地区资本的长期发展。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壁垒造成的区域分割。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长三角区域应该采取具体措施实现实在的联合,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完善立法和资金等保障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协调机制。在促使企业主体在区域间实现协调联合发展的同时,也需要省市分管领导建立共同的协调平台,解决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共同事务处理机制,促使区域内部各地区的利益空间向外延伸。如建立综合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产业投资论坛、共同开发项目等,形成合力,从而建立有机融合的区域整体。
发挥区域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时要避免产业的同质化、效率不高的问题,各地区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协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上海市科技研发实力强劲、江苏制造业实力强、浙江互联网信息发达、安徽人力资源成本优势的协调互补。在政府的协调和引导下,发挥各自优势,避免重复竞争。鼓励集聚企业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企业之间应该互相合作,信息共享,共同发展与进步。长三角区域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园区的共建,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要素跨行政区的流动,促进市场的统一。
同时,要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企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技术资本密集型、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加大对高端技术人员的培育,对人才引进采取落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快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和无形的互联网平台。促进建立港口—货物生产地—消费市场的连接体系,发展成本低、运距短、效率高、现代化的聚集运输系统,打造互联网平台,发挥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业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要素之间的流动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共享。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积极引入高新技术投资,依据技术导向拓展外商投资的领域。加强长三角本地企业与外商的联系,促进外商与本地企业的研发与合作,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