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选择
2020-11-21李国栋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1
李国栋 (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福建 福清350301)
LI Guodong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qing 350301, China)
0 引 言
城市因人口聚集而立,因资源丰裕、交通便利、产业发展而兴。城市物流是满足民生需求的重要保障,是发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关键手段,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商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消费方式的升级,城市空间范围内衍生出大量以“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短距离”为特征的物流配送需求。粗放式配送模式受到城市交通条件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制约,其“负外部效应”日益显现,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并且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对于物流降本增效改革的推进,实现城市物流高效运作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有效平衡已纳入到城市治理范畴。共同配送因具有“集约化程度高、配送效率高、运作成本低”的优势,逐渐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重要方法,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鉴于共同配送模式的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如何科学地选择共同配送模式凸显出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 城市物流配送
配送是城市重要的特征物流。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6) 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1]。配送服务于整个城市空间,旨在通过整合物流需求和统筹协调物流资源,系统优化城市物流活动,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合理化运输。相比较于其他物流系统,城市物流配送具有显著特点,见表1。
通过分析发现,城市物流配送要素间既有背反关系又有协同作用。物流要素间最主要的矛盾在于如何发挥协同作用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以及平衡各参与主体(配送供需双方、服务对象及政府) 因所秉持的经济性、功能性、环保性目标差异导致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合理的配送形式应当既能有效满足各参与主体需求,又能平衡城市物流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功能。
2 共同配送模式
2.1 共同配送内涵
共同配送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的日本,随后在发达国家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经过数年的政府倡导和推广,我国也在共同配送实践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6) 将共同配送的概念描述为:为实现合理化的配送,由若干企业集合起来进行统一配送的一种组织活动[1]。共同配送的本质在于从系统角度出发,运用集团化的手段整合企业间的物流资源、优化各企业物流活动,通过集约化、规模化配送,实现降低运作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表1 城市物流配送要素分析
共同配送运行机理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2]:(1) 聚类机理:配送主体因配送要素间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形成协作基础而产生聚合共体。配送主体的行业及组织结构特征、配送商品的物流形态、配送服务对象、配送范围及路径的共性是开展共同配送的基础。(2) 耦合协同机理:多元配送主体的个体特征差异影响共同配送活动协作的层次。唯有配送主体坚持互相信任、深度融合、多方共赢的理念,才能充分发挥共同配送协同效应。(3) 引力机理:配送供需双方参与数量是实现共同配送规模效应的关键。充足数量的配送供需双方是配送需求高效聚合的根本,也是共同配送实践成功的保障。(4) 漩涡机理:共同配送受到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城市配送难题是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与滞后的城市治理体系矛盾的综合体现。
综合来看,城市物流配送流体的多样性、流向的高密集性、配送流量庞大性、配送范围集中性为发挥共同配送聚类、耦合协同、引力机理作用的奠定基础。基于城市物流配送的公共性及公益性,政府政策也为推进共同配送运作,扩大影响范围创造了条件。在另一方面,共同配送聚合—分裂产生的规模效应、协同效应能够满足城市物流配送参与主体的差异性需求。因此,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是破解城市配送难题的有效方法。
2.2 共同配送模式
部分学者将配送模式定义为配送运动构成要素的组合形态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它是一种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并能够满足配送对象的特点及工艺流程要求相对固定的配送规律[3]。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组织模式、配送流向、资源整合等角度对共同配送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4]。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城市的实践经验[5],本文按照实施主体的差异将共同配送模式分为以货主为主体、以第三方为主体及综合型三种类型[6],见表2。
表2 基于实施主体差异的共同配送模式分类表
2.3 共同配送模式影响因素
物流模式的选择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角度包括:(1) 实现物流业务关键性和物流管理能力有效性的平衡;(2) 统一内部决策因素和外部决策因素;(3) 综合成本、服务、环境、内部等因素考虑;(4) 追求经济性、稳定性、服务质量、协调性、环保性等要求统一。共同配送可以理解成是在有政府参与管理的条件下,通过配送市场完成的一种四方(配送供需双方、服务对象及政府) 联动服务机制。因此,本文在借鉴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需求平衡”角度对影响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见表3。
表3 共同配送模式影响因素
3 共同配送模式的选择
3.1 选择程序
共同配送模式的选择问题实质上是以目标达成度或目标影响程度评价为基础的决策问题,但最终选择结果仍受到评价主体及决策者多方面的主观感受影响。为了保证选择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以一般决策原理为基础,综合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AHP 层次分析法制定共同配送模式选择程序,见图1。
图1 基于AHP 的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选择程序示意图
3.2 选择方法
评价、选择方法可以划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各类方法兼具优劣势。综合主客观性、兼容性、经济性以及简便性等因素考虑,AHP 层次分析法具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支持多指标评价的显著优势。因此,本文选择该方法作为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是一种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系统化动力学方法,由美国著名数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 L. Saaty 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由于层次分析法综合了定性和定量的优点,将决策者主观的判断用量化形式表达并借助一定方法进行科学处理,适用于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决策。
AHP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1) 将复杂的系统问题逐一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并按照关联、隶属关系归纳为不同层次,构造成阶梯层次结构;(2) 通过两两对比判断对同一层的因子重要性进行量化描述;(3) 最后在层次结构内合成得到决策因子对于目标的重要性顺序,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依据[7]。
4 算例分析
4.1 问题描述
某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洋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该市生鲜农产品供应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包括了农户、养殖户、专业农场(站) 等主体;产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但仍以农贸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为主;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对高品质和多样化的生鲜农产品需求持续增加;物流配送运输则以自营配送为主,呈现“规模小,效率低,成本高,满意度低”的特点。
H 公司是该市一家从事生鲜农产品配送业务的公司,服务于该市百来家客户,业务范围包括生鲜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等服务。目前该公司配送方式以自有车辆配送为主。为了进一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H 公司现计划开展共同配送。本文现尝试运用AHP 层次分析法协助H 公司选择合适的共同配送模式。
4.2 应用AHP 选择共同配送模式
(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本文以H 公司合理选择生鲜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为研究目标,并将其设置为目标层(G);准则层(A)是体现影响选择的因素,将上述A1~A9等9 项作为评价指标;方案层(B)以供应商委托统一配送模式(B1)、供应商集中统一配送模式B2()、零售商自建物流网络配送模式B3()、零售商主导的企业联盟配送模式B4()、第三方物流企业垄断经营模式B5()、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集配模式B6()、末端资源共享模式B7()、信息平台整合资源模式B8()和统仓统配模式B9()等9 种共同配送模式作为备选方案。通过上述步骤可构建出该评价方案的递阶层次结构,见图2。
图2 递阶层次结构图
(2) 比较判断矩阵构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后,采用表4 的1~9 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对准则层各指标通过两两比较进行重要性判定,构建比较判断矩阵。标度含义见表4。
表4 9 标度含义
本文通过专家打分法构建判断矩阵,首先由专家根据相关资料和经验,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判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再通过平均法得到目标层—准则层判断矩阵G-A,见表5。
表5 G-A 的判断矩阵
(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根据本层次所有元素对于上一层次的重要性排序。层次排序问题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通过方根法、和积法、迭代法计算求得判断矩阵G-A的最大特征值为λm=9.40,特征向量权重分别为wi= (0.3479,0.2107,0.0186,0.0605,0.0318,0.0835,0.134,0.0715,0.0414 )。
在进行层次排序时,还需要对判断矩阵开展一致性检验。一般可通过以下公式检验矩阵的一致性:
CI 是一致性检验指标,λm是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是判断矩阵的阶数。
CR 是一致性比率,RI 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通过式(1) 和式(2) 可计算出G-A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0.051,CR=0.035<0.1,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
同理,可构造方案层(B)对于准则层(A)的A-B判断矩阵,计算出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并进行单层次一致性检验,见表6。
表6 A-B 判断矩阵计算结果
(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是计算方案层(B)上各元素对于目标层(G)的组合权重,并且进行一致性检验。由G-A、A-B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层次总排序,见表7。
为了保证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也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一致性检验公式为:
根据式(3) 求得CR=0.03236<0.1,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可以将表7 层次总排序作为最终决策依据。
表7 层次总排序
4.3 选择建议
根据表7 层次总排序结果,H 公司最适合的共同配送模式是第三方物流共同集配模式,其次是建立企业联盟配送模式。结合共同配送运作机理,H 公司应关注公司的“市场潜力、合作能力,发展动力”,通过挖掘市场潜在需求,提升经营业务附加值,增加市场规模和效益;坚持协作共赢理念,稳步推进,深度融合;以国家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为契机,抓住改革机遇,积蓄发展动力。
5 总 结
共同配送是城市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平衡城市物流高效运作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科学选择共同配送模式对于发挥其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理论研究的发展,研究工作应当及时、全面总结共同配送模式类型,动态审视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科学决策方法,注重实施监督和反馈,持续调整修订,如此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共同配送模式的科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