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2020-11-21李明星

运动精品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理念体育

李明星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李明星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主要是教学指导思想不合理、体育教学目标不长远、教学方法及内容不合理,而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能够增强学生实际素质、扩大影响,同时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因此,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要强化终身体育理念学习、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更要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到体育教学全过程,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与时俱进。

终身体育;理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更重视自身健康发展,于是,诞生了终身体育这一概念[1]。高校方面也对体育教学方式不断改革,致力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理念对传统体育教学带来重大冲击,推动教学改革开展,对教学水平提出新要求。因此,高校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模式中,首先要理解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1.1 教学指导思想不合理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思想主要针对课程目标、内容及方法设置,但是随着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现代化体育指导思想逐渐形成,健康体育、技能体育及素质体育等概念逐渐进入到体育教学中[2]。新课改对体育教学思想无明确指示,部分教师主要通过经验及理解教学,选择自身教学特征指导思想,其思想并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还会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接受不同思想教学,体育素养不均衡。高校体育教学无法为专业的培养体系服务,无法形成系统性的指导系统,限制体育教学持续发展。

1.2 体育教学目标不长远

体育教学目标以系统化、具体化发展高校体育改革为主要方向。但是,当下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上存在明显误区,其认为教学目标是准确学习、熟练掌握及积极应用,仅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精神。但是,体育教学需将目标放长远,不仅仅停留在短期学习上,更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注重提高学生对健康意识的认知,通过体育课程及体育训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让其认识到“体育强国”中有自身的责任[3]。

1.3 教学方法及内容不合理

当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多为传统灌输式户外教学,约82%的高校在体育教学上以常见的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等为主要项目,学生参与热情普遍不高[4]。通过舞蹈、武术、跆拳道、户外运动等项目进行综合体育教学的高校仅占比12%,开设新兴体育项目的高校所占比例更低,仅为2%。从学生方面分析,体育项目是学习的核心,若项目一成不变、缺乏新意和娱乐性,容易降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利于体育教学稳定开展,无法传递终身体育理念。终身体育锻炼以体育项目为基础,在高校教育中,教师对技巧的拆分讲解,不仅仅要依靠传统示范、教学讲解开展教学,还需引导学生积极训练,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项目学习中,便于培养工作进一步开展。

2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意义

2.1 起到监督督促作用

当下很多高校学生对体育教育认识不全面,甚至对体育教学持有片面的观点,把体育课当做任务,不主动参与锻炼,消极对待体育教学[5]。高校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可以起到对学生督促作用,且这种督促并不是强制的,其主张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开展体育锻炼的时候,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以实际效果为标准,对学生负责。学生在正确的督促和引导下开展体育锻炼,可更好地提高体育素质。

2.2 增强学生实际素质

体育应以发展自身为核心,因此体育改革的目标让学生充分爱上体育锻炼,潜意识以终身体育为核心,锻炼自身、强身健体。在此观念下,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大大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发展上也能够落实终身体育理念精神。学生不仅提高了体育素质,而且养成了伴随一生的好习惯,百利无一害[6]。

2.3 扩大影响

运动是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方式,高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理念扩大宣传、扩大影响的重要途径。高校以终身体育精神为指导开展体育教学改革,要充分体现终身体育精神,以此为表现形式,通过不同途径,倡导“全民参与”,从点发展为线,再发展为面[7]。学生受不同因素影响,身体素质存在一定差异,而通过强身健体,不仅可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其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影响他人,将终身体育精神更好地传递给他人。

3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如何改进

3.1 强化终身体育理念学习

强化终身体育理念学习不仅要针对学生,教师也要积极学习终身体育的理念。教师通过强化学习,较全面的认识终身体育这一概念,并将思想融入到高校的教学和学习中去[8]。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终身体育思想,可以纠正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误区,纠正其不合理的动作,避免其后期在体育锻炼中对自身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将体育锻炼知识、卫生知识及终身体育结合起来,将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结合,开展全面化教学,为学生后期体育项目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强化教学模式理念学习,打破固有模式,这和传统体育教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播放“大魔王”世界乒乓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播放紧张刺激的NBA赛事,让学生认识到竞技体育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对体育锻炼产生崇拜和向往之情,愿意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自觉接受教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此作为改变学生传统体育理念的基础,也深刻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9]。

3.2 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素质

3.2.1以专业化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终身体育能否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质量。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需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消除学生对体育课的隔阂。

首先,体育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化体育教学知识,在教学的同时积极接受新思想,学习锻炼知识,与时俱进,在学习中针对学生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锻炼学习中去,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其次,教师需摒弃传统的错误观念,通过讲座、教研、外出学习、网上学习等方式,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吸取经验教训,改正自身在体育教学中的偏见,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正确面对体育教学改革。

最后,教师需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了解其接受程度,适当调整自身教学进度及速度。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逐渐更正学生的错误体育观念。

3.2.2转变传统心态,积极引导学生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完成目标,未重视学生正确体育锻炼观念的持续培养,导致终身体育理念无法和体育教学相互结合,未发挥体育教学真正价值。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心态,摒弃传统教学心态,认识到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中自身担负的责任,教学中重视对体育锻炼技巧、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以身作则,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体育锻炼,端正自身态度,进而树立终身体育的锻炼思想观念及生活态度,让体育锻炼成为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发挥终身体育理念的最大化积极作用。

3.2.3创新教学形式

创新教学形式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是体育课堂的主体,要对教学形式积极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践行终身体育理念,对课程开发设计。体育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及实际锻炼需求,制定具体教学,不能单纯按照国家制定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和国家对终身体育理念的传达方式,对体育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对课程安排、课程内容、课堂结构等创新规划,从传统的施教者逐渐向课堂的引导者、设计者、开发者转变,发挥教师对终身体育理念确立的推动作用。

3.3 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到体育教学全过程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中,其锻炼方式各不相同,对应教学模式及方法也要灵活选择,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对学生造成深远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到体育教学中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多引入时代前沿的新鲜内容,树立锻炼的理念,因材施教,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以多元化的体育锻炼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趣味运动会,开展“捞大鱼”“老鹰抓小鸡”“三条腿”“拉皮球”“推小车”“青蛙接力”等体育游戏,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动起来”,学生在享受体育的魅力的同时,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学生都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树立起终身体育的锻炼思想观念。

3.4 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与时俱进

体育教学要和其他科目教学结合起来;体育理论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利用课外琐碎时间。手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可以以手机为辅助手段,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用手机查阅体育技能的动作、误区、理念等。传统教学中部分体育器材过于老旧,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在现代化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育的与时俱进,调整自身教学特征,以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更新、完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与时俱进。

4 结语

终身体育理念对学生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不愿意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体育教学改进措施,旨在为更多的高校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让其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在经济变革发展的重要时代,不同思想对学生思想造成严重冲击,高校体育改革要始终以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为支持,强化终身体育理念,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让学生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为其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1]王玉芳.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 体育风尚,2018(1):144.

[2]姜杉.终身体育视角下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优化研究[J].2017, 20(20):111-112.

[3]李昊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2017, 16(16):143-144.

[4]李海林.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体育风尚,2018(6):138.

[5]王勇.浅析终身体育思想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89-91.

[6]韩艺飞.“终生体育”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之探析[J].好家长, 2017(55):224-225.

[7]邵波.浅析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明日风尚, 2018(18):189-189.

[8]孙赫男.高校体育改革中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考和体会[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3):180-181.

[9]黄伟平.终身体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探究[J].运动,2017(21):78-79.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n College PE under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Sports

LI Mingxing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64, Henan, China)

李明星(1981—),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理念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