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活性污泥法中污泥上浮的原因分析

2020-11-20张建锋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活性污泥氨氮

张建锋

摘  要:目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围绕脱氮除磷进行工艺改进,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出水水质。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法、化学法,其中活性污泥法较生物法、化学法处理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多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本文主要对活性污泥法中污泥 上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氨氮

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采用AAO和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相结合,处理量为50t/h,出水水质符合DB61/224-2011《陕西省地方标准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在运行过程中,受水质、工艺调整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工艺问题,影响出水水质,下面就活性污泥法中污泥上浮的典型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具体现象提出解决措施。

一、 AAO和活性污泥法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1.1 AAO工作原理

AAO法生物去除氨氮原理:污水中的氨氮,在充氧的条件下(O池),被硝化菌硝化为硝态氮,大量硝态氮回流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兼性厌氧反硝化菌作用,以污水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使硝态氮波还原为无污染的氮气,逸入大气从而达到最终脱氮的自的。

硝化反应:

NH4++2O2→NO3-+2H++H2O

反硝化反应:

6NO3-+5CH3OH(有机物)→5CO2↑+7H2O+6OH-+3N2↑

1.2 活性污泥法工作原理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 维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形成一种絮凝体-活性污泥,其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构成,易于沉淀分离,使污水澄清。即以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体,在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和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净化。

1.3 工艺流程

公司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收集后,经过格栅除污机流入生活污水调节池,后经生活污水提升泵加压送入AAO一体化,先进入缺氧池、在进入厌氧池,最后进入曝气池,通过连续注入的空气,为好氧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出水经沉淀池自流至出水池,通过出水泵将合格水排至巴氏计量槽文丘里混合器与生产废水进行混合外排,夏季一部分水作为全厂区绿化浇水,达到废水回收利用、节能减排。剩余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打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二、活性污泥法中常见污泥上浮的问题分析[1]

2.1 沉淀池污泥上浮

在活性污泥法中污泥上浮主要表现在沉淀池,具体现象一种为细小颗粒随着出水携带上浮,另一种为整块污泥上浮,且颜色发黑。出现以上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首先從微生物的特性考虑,微生物是一种寄生类群体,自身无法存活,需要合适的环境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从活性污泥法中C、N、P的比例来分析,出现营养源不足的情况下,活性污泥絮体就会松散,进入沉淀池后,沉降未完全后随着出水流出。其次从活性污泥浓度分析,活性污泥如同一个生命体,即我们经常说的污泥的泥龄,再经过一系列的新陈代谢后,需要将其排出,达到更新换代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处理废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系统规模小,往往忽略了此类问题,间接出现活性污泥沉降比增加,系统污泥负荷过高,工艺调整不及时,活性污泥堆积在沉淀池填料顶部,底部污泥发生厌氧后,出现块状污泥上浮。最后从工艺调整角度进行分析,活性污泥在培养初期,适应环境较慢,需要逐步增加进水负荷,均衡分配,使其适应当前的环境,进而进行微生物正常繁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投运初期发现出水水质明显好转,便增加进水负荷,造成活性污泥营养物负荷过高,污泥膨胀,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缩短,在沉淀池未完全沉降,活性污泥随着出水携带。

2.2 厌氧池污泥上浮

在活性污泥法中,厌氧池出现污泥上浮的现象较少,但也应该引起重视,其带来的影响直接导致出水水质恶化。出现类似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一种是进水水质影响,主要表现为进水水质中毒或者进水营养物不足,导致活性污泥在沉淀回流至厌氧池后不能完全进行反硝化反应,部分活性污泥沉积在厌氧池底部。另一种是在工艺调整过程中,保持低负荷运行,沉淀池回流至厌氧池的活性污泥在动力不足情况,部分活性污泥沉积在厌氧池底部。以上两种情况长期积累,厌氧池不能及时排泥,再重新调整运行方式后,厌氧池底部污泥发生厌氧,污泥中的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将大块黑色污泥携带出来,进入好氧池后,污染好氧池水质,间接导致出水水质恶化。

三、 活性污泥法中常见污泥上浮的解决措施

3.1 活性污泥法中营养源的投加,保证C:N:P的比例符合100:5:1,通过常规的监测,适当投加营养源。

3.2 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排泥,排泥一些泥龄长、老化的污泥。

3.3 活性污泥的驯化和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通过调整曝气量、污泥回流比,实现系统环境系统自我平衡,逐步提高运行负荷。

3.4 对来水水源的监测,微生物的在长期适应的环境中生存,对突然改变的环境,无法适应,就会出现活性下降甚至中毒死亡。

3.5 合理排泥的方式,建议在厌氧池进行定期排泥,一是可以调整系统活性污泥浓度,二是可以达到除磷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其它的问题,本文中主要对污泥上浮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所以在生活污水系统调试、运行中,应善于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跟踪分析,找出其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提升系统的运行效果,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青山绿水。

参考文献:

[1]王艳辉.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4):53-54.

猜你喜欢

活性污泥氨氮
生活饮用水氨氮的检测
次氯酸钠去除电镀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生活饮用水氨氮的检测
活性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氨氮自动分析仪自设方法测定氨氮研究
活性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降解实验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程中的试验研究应用
餐饮废水活性污泥的培养
SBR反应器生物强化处理造纸废水研究
天然沙粒对氨氮吸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