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及其疗法

2020-11-20柳福文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多角度虚构典型

柳福文

人们常把好文章的开头比作美丽的“凤头”,把结尾比作利落的“豹尾”,把主体部分比作丰盈的“猪肚”。可是,中学生作文最大的通病,就是“喂不好猪的肚子”。剖开“肚子”一看,发现里面装的是“草、糠、泥、沙”,甚至是“清水”。也就是说,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类似问题。具体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一、不实。没从生活出发,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或胡编乱造,华而不实,或缺乏真情实感,无感染力。说了假话,骗不了人,竟还美其名曰“艺术虚构”。殊不知,古往今来,好文章都是“因事陈词”(韩愈语),有感而发。如唐宋八大家、鲁迅、毛泽东、李敖之文。“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语),文章亦如此。“事” 即生活。文章是生活的反映。艺术虚构虽高于生活,但也必须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基础的虚构不是真正的艺术。无源之水只能是一潭死水,无本之木只能是一段朽木,无生活基础的虚构只能算“豆腐渣工程”。古今中外的浪漫主义作品均使用了虚构手法,但也是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的。如吴承恩的《西游记》,其中的孙悟空外形是个猴子,本领超凡,这是虚构,而它的性格则是按生活中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来塑造的,只是做了艺术夸张而已。至于情节,也有一定历史的引子。西方表现主义作品虽反对以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情节离奇荒诞,但艺术形象也只是对客观世界的加工、变形和改造。如:弗兰茨·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大甲虫,这是虚构,但变成大甲虫后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仍是按现代社会的人来刻画的。文学作品尚且如此,一般实用文章就更要反映生活,言之有物了。

二、不精。没围绕主题,头绪繁多,东扯西拉,眉毛胡子一把抓,虽有千言万语,但也不知所云,还自认为是内容充实。殊不知,中心是月,材料是星,众星捧月才美。星星不在多,而在亮。材料不在多,而在精。“精”就是典型。典型就是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无重复累赘,不枝不蔓。文章的材料典型,中心就明确。

三、不足。没从多方面取材,仅从一个角度描述,因而主题不鲜明,中心不突出。文章瘦骨嶙峋,单薄乏力,还自以为是短小精悍。殊不知,麻雀虽小,也需五脏俱全。养猪要肥,肚子要饱;肚子要饱,饲料来催;吃而不饱,焉得猪“肥”?欲成就一篇好的文章,其主体部分,材料务必充实,应有尽有。

四、不新。没关注时代潮流,没关注社会时事,没关注日常生活,写的总是“陈芝麻烂谷子”,把小学时的材料当作初中时的“宝贝”,把初中时的材料当作高中时的“金子”。殊不知,老掉牙的东西谁愿意看呢?谁不喜欢“鲜花”呢?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韩愈主张“惟陈言之务去”,谁不言“文章贵有新味”呢?

欲把文章的“猪肚”写好,必须从下列方面努力。

一、从生活中挖材。从自己到他人,从家里到学校,从教室到社会,从国内到国际,都是文章材料的源泉。就是要以真情作根基,植艺术之花朵;用实感为阶梯,造文学之殿堂。其实,以我手写我心,最易成就佳作。

二、从阅读中挑材。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阅读弥补了观察的局限。阅读把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阅读中挑选养料,如人物、事件、名言警句等,可让写作增加深度、宽度和厚度乃至“温度”。供料作文(含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以材料为据,从读出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作文类型。考生平时读的多,联想的时空跨度大,选择的材料就更充分、更典型、更有说服力。古今中外为我所用,日月天地为我生辉,阅读功劳尤大。腹有诗书文自丰。

三、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在“中心”的视野内,对于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既要大胆 “拿来”,又要优中选优,不搞“韩信点兵”。对不够典型的材料,要尽量淘汰;对重复的材料,要忍痛割爱;对无关中心的材料,要坚决舍弃。这样,就有了“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美感。

四、紧扣中心多角度组材。从正面反面侧面、俯视仰视侧视、视觉听觉嗅觉、古代现代将来、本国外国世界等多角度,酌情考虑,为我所用。多角度描写事物,就有立体感;多角度分析问题,就全面、客观;多角度论述观点,就明确、突出,富有严密的思辨性。

五、抓住中心,重用新材。旧瓶装新酒,一樣的瓶子装不同的酒,饮之,才感到“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谁不欣赏“领异标新二月花”呢?写文章就是要推陈出新,让材料的鲜花怒放,体现文章的时代气息。同样的题目,一个主题,材料应该各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对于同一座山,在不同的时间去观赏,景致也是不同的。正因为这样,自然才常见常新。作文也是如此,贵在奉献“新味”。

猜你喜欢

多角度虚构典型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虚构
虚构的钥匙
《圆》典型易错题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虚构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