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须知盘中餐

2020-11-20王静

家教世界·V家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粮食绘本蔬菜

王静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粮食蔬菜都是从哪儿来的吗?”

小朋友A:“老师,我知道,是从超市里来的!”

小朋友B:“是爸爸妈妈花钱买来的。”

小朋友C:“还有的是从网上买的。”

……

小朋友们的回答都没有错。城市与农村的距离,让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的孩子们很难有机会直接了解粮食蔬菜的来源。本期《幼儿画报》的绘本故事《我的爸爸是农民》就通过一个农村孩子的视角向更多城市里的孩子展示出一幅幅农村的画面,填补城市孩子对粮食蔬菜来源的认知空白。

《我的爸爸是农民》一方面讲述了主人公的爸爸作为农民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爸爸的工作展现出生动的农村生活。在绘本故事的画面上,金灿灿的麦田、绿油油的禾苗、缀满果实的果树、高高的玉米杆、壮硕的向日葵、大把的带秧花生以及各类成熟的果实成为画面的主体,尤其是土地与天空二比一的比例,使得每幅画面都满满当当、热热闹闹的,插画师正是通过“满”的特点来彰显出农民这一职业工作的饱满度和农村生活的丰富性,与文字描述相得益彰。

土地是农民工作的主场,“我的爸爸”种着很多地。围绕着这些土地,爸爸需要做“耕地”“播种”“施肥”“锄草”“收获”等工作,还需要掌握“轮作”等工作方法。这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的词语,城市的孩子们却是十分陌生的。在阅读绘本时,爸爸妈妈可能要花些时间来向孩子们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这一系列的工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从农耕到收获需要经历四季的更迭,故事中没有明确说明季节的变化,这需要小读者从绘本的画面找到线索。例如爸爸耕地时,明媚阳光下飞过的小燕子,锄草时的装扮,石榴的成熟,柿子树的叶落,都是对四季变换的暗示。

到了收获的季节,爸爸就更忙了,那些成熟的果实在此时就即将走上我们的餐桌了。那么它们是怎么走上我们的餐桌的呢?四季之末,爸爸最后一部分的工作就是收割这些果实,分类打包,把它们送上开往市场的卡车上,通过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将这些粮食蔬菜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上。然而四季不停轮回,爸爸的工作也不断轮回往复,这样才能让城市的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粮食蔬菜。

“我的爸爸是一位农民。”绘本以第一视角介绍“爸爸”的职业,语言中充斥着小主人公满满的自豪感,在绘本的最后,小主人公——一个阳光可爱的小女孩,和爸爸同框出镜,她搂着爸爸的脖子,对爸爸的喜爱从她灿烂的笑容中溢了出来。小女孩已经有了对职业的认知,她清楚地知道爸爸是农民,她知道爸爸的工作可以使“中国其他地方的大人和小朋友都吃到爸爸种的蔬菜和粮食”,因此而感到骄傲。这样的认知是正向、健康的。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要担任不同的职业角色,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都默默地在心里把职业划分了三六九等,并有意无意地将这种扭曲的职业认知传递给孩子。甚至有些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或者认为某一个职业社会地位不高,就将这项职业所作出的社会贡献抹掉,将负面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使得孩子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不同职业,殊不知对于职业的全面认知是建立健全三观的重要因素。职业无贵贱,有贵贱的是作为父母给予孩子的对于职业的认识与引导。

农民这一职业有着肉眼可见的辛苦,就像绘本里描述的,当爸爸农作时“他头上的汗一滴一滴滴到土里”,很累的时候就在“地头的大树下睡一觉”,整天在地里干活的爸爸“身上总是蒙着一层灰,鞋子里也常常装满了土。”农民身上的勤劳质朴、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对于养育人类的那一片片土地的情怀值得孩子们学习和敬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在优渥环境中的孩子们更须要知道,餐桌上这来之不易的粮食凝结的是中华土地上千千万万农民的心血与汗水。

猜你喜欢

粮食绘本蔬菜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绘本
绘本
绘本
蔬菜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
把粮食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