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认同感”导写

2020-11-20姜有荣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岂因祸福避趋之外化认同感

姜有荣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许多人都在不断地寻找认同感——对个体、对国家、对制度、对文化……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进行立意与开掘:

一是从认同自我的角度。它需要先树立自我鲜明的价值尺度,然后凸显自我的价值尺度和社会世俗的对立矛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源,最后强调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与认同需要我们拥有哪些素养。

二是从认同他人与社会的角度。它需要有同理心,能推己及人,强调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褒奖、理解、尊重对一个心灵的激励和拯救的价值有时是巨大的。善于认同他人也可以让自己生活在快乐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中,属于互利双赢的行为。

三是从认同文化与制度的角度。这个角度可以分为对本国的文化与制度、对别国的文化与制度两方面去考虑。前者如习总书记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都属于文化认同的范畴。

例文

苟利国家,不避祸福

□江苏省一考生

林则徐有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读来慷慨凛然,尽显林公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和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当下,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开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展正盛,成果丰硕,这使无数国人为之自豪。但若仅是口头上说说“厉害了,我的国”,而缺少发自内心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感,并没有真正将这份情感融于生活,我想,我们就还没有领会林公此话的深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是林公对个人荣辱得失与国家兴衰存亡之间关系的看法。它折射出的是“先大家后小家,先国家后自家”的价值观念。林公深深地认同这个国家,热爱这个国家,不计个人得失,并甘愿为之献出生命。“苟利国家,不避祸福”是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国家,它远比那些空头口号来得切实。

国家认同感并不是强加于个人的,而是深深地植根于我们内心。当“偌大的华北再也容不下一张书桌”,为什么“五四”青年以身涉险,上街呼告?因为他们认同这个母亲般的祖国,为她的生死存亡担忧。他们深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什么我们观看中国人民海军阅兵式会有骄傲之感?因为强大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保障,让我们于危难之时始终记得“我们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从而能够昂首迈步,勇往直前。

真正的国家认同感,应是由内而外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抛开个人利益,做到“苟利国家,不避祸福”,并且为国家而不懈奋斗。

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他一步步地实现著我国肝胆外科从一片空白到世界前列的飞越。如今他依然奋斗在手术台上,要知道,他已年逾九旬。鲐背之年,他依然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默默奉献,是谓国家认同。就像布达佩斯世乒赛上的中国选手马龙,他在摘得桂冠时喊出“I'm made in China(我生于中国)”一句,表达的不就是对国家的认同吗?

国家认同感,是一种“苟利国家,不避祸福”的家国情怀,是一种奉献与担当意识,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面对生活中的苟且,只有“苟利国家,不避祸福”,我们才能奋然前行,共同追寻诗和远方。

评点:文章以林则徐的诗句开头引出“国家认同感”的话题,进而提出“苟利国家,不避祸福”的论点。然后在深度解读这联诗句的基础上,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两个层面展开论述,事例典型而大气,生发深刻而通透。深邃厚重的立论,契合逻辑的分层,显现出作者深厚的议论功力。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岂因祸福避趋之外化认同感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林则徐家风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救死扶伤 徇国忘身 送别!前线烈士
爱国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