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具化内涵,具象解说道理
2020-11-20杨红兵
杨红兵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往往都聚焦一个概念、一个短语或一组关系,呈现形式或显性或隐性,其表达通常是比较理性、抽象的。这个时候就要化虚为实,即用具象的事物来解说抽象的道理,用有形的来阐述无形、空泛的逻辑事理。
反观当下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生态,我们发现一些考生写这类作文题时关键词内涵或“打包”处理,无法分解,难以挖掘深层的道理,或滥用理性语言,说理枯燥乏味。究其原因,不是高中生不懂化虚为实、深入浅出的说理技巧,不是他们不具备形象表述的语言能力,而是他们没有真正掌握化虚为实的操作路径,对命题中的核心概念分解不具体,素材的切口找得不准确。
一、具化核心概念的内涵,在多向追问中洞悉逻辑事理
著名学者梁衡在《文章五诀》中说:“作者在阐述一种观点、理念、概念时, 如果只用理性语言, 难免沉闷枯燥。这时借助形象来阐述则神采飞扬。”“说理本来是逻辑思维, 借形说理就是将它转换成形象思维, 以改善读者的阅读口感。”
例如2019年高考上海卷“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中国味”是该题的写作对象,“感受”“寻找”是话题展开的写作切点。命题者以音乐为情境引导考生对“中国味”认识与找寻的感悟与思考。在构思立意时,我们可以把“案例材料”的核心内容进行提取,并加以分解,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逐一作答落实。
1.内涵分解
内涵的解读是建立在个体的体验、阅读、比较、反观、内省之上的。比如对音乐“中国味”的理解,可以结合自身体验,“中国味”的感知源于文化自觉,其传播得益于文化的自信;核心概念辨析分解,“中国味”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融合一些现代西方的味道;联系比较分解,中国音乐与其他国家地区音乐的联系比较,在联系中求同,在比較中存异,文化“中国味”与世界共享,与民族共生;历史维度分解,“中国味”的模糊与清晰、传承与发展。
2.多向追问
连续发问是写作走向深刻的重要路径,其注意点就是一定要牢牢抓住话题的核心对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切不可游离主题,信马由缰地乱问一气。比如在写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时,我们可以问:我对音乐中的“中国味”有怎样认识与感受?“中国味”仅仅指文化吗?其内涵究竟有哪些?为什么在当下要寻找文化的“中国味”?对文化“中国味”的寻找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我们教材或阅读中有没有接触过这个论题?又是如何阐释?
3.逐一解答
自问自答并非全问全答,若是熟知的领域,可以做重点作答,与论述议题关联的内容可以详细作答,自己若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借助他人的言论作答。如对上面问题的部分作答。我的音乐启蒙,如对二胡、古筝这些民族乐器的认识,让我感知到音域的宽广与古朴、激越与奔放,领略了真正的“中国风”。从材料看,音乐不过是感知与找寻“中国风”的一个切点、导引,命题者意在指向考生认识与找寻文化的“中国味”。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篇目,《琵琶行》《小溪巴赫》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爱因斯坦与艺术》《文论十则》是关于艺术与文化的。从这些课文里,也可以汲取写作的素材和思想。
二、选择有感而发的切点,在具象素材中解说抽象道理
选择一个可以有感而发的切入点,以具象的素材解说抽象之理,加上独特的构思、生动的表达,从而具体、深入地诠释核心概念的内涵与价值。
1.选择切点
良好的切点意味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切点很多,但并非所有切口都可以写。一般来说,切点的选择既要符合考生的认知,让考生有话可说,能说出个性之语,又要符合命题的指向与需求,能切中肯綮,直达命题的核心区。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高分作文《文明的韧性》:
“医者仁心。”白衣天使当是最能体现“仁”的韧性的人了。2016年“感动中国”入选者——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梁益建,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多年来,他亲自主刀,挽救了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如此颁奖词,便是对“仁”的韧性的最高赞许。
考生从“医者仁心”的话题切入,抓取“仁”字来揭示韧性的内涵,以骨科医生梁益建为切点,形象地阐述了救死扶伤的仁慈、仁爱、善良之理。
2.化理为象
这里的“象”可以具体到某人、某物、某事、某句话,在不少考生看来,形象与抽象是一组对立的反义词,难以交融、统一。事实上,抽象并不意味着排斥形象,在说理上二者恰恰可以融于一体,在观点、概念、理念导入后,运用具象的语言、素材阐述,最后以理性分析收束,从而让说理显文采、增生机、有口感、兼色彩。比如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高分作文《大道至简,劳动为要》:
《诗经·大雅》有言:“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热爱劳动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不曾间断。且看革命时期,百万民众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且看建设岁月,河南林县的农民,腰悬绳索,一锤一锤在山崖上凿出红旗渠;且看改革年代,“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让一座新城从南海之滨拔地而起。这些蕴藏在人民之中的劳动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便会创造改天换地的丰功伟绩。中国现在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高铁风驰电掣,“天宫”瑰丽壮观,“天眼”美目流盼……大国重器是工匠们灵感迸发的智慧结晶,更是劳动的结晶。工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制器、修器,正是劳动精神支撑他们不断迸发出自己的能量。
考生联想到《诗经》里有关劳动的名句,引出热爱劳动的传统话题,再以时间为序,从革命劳动战斗到农民生产劳动,从改革年代的“中国制造”到当下“中国智造”,追溯了劳动从体力向智慧转型的发展路径,让读者感受到劳动真正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智慧、精神和力量。
3.借形说理
这里的“形”是相对于无形的道理而言,它是一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社会上熟知的现象,古今中外皆可。其语言常为概述,理往往藏在“形”之中,读来寓理于形、易于接受。比如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高分作文《不辍耕耘,可登青云》:
纵观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懒汉”涌现在视野中,“宅”成为一种文化,各类手机游戏成为学生晚睡熬夜的幕后黑手,人工智能的普及使人缺失了“劳动感”等等。试问:如若没有李时珍历经千山,怎会写就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如果没有王进喜开采油田,怎么有今日油库之丰满?如果没有钟扬跋涉千座雪山,怎会有国家生物标本库之完美?劳动,离不开人去实践它,而人,同样也离不开劳动去养育他。
文章联想现实,针对生活中涌现的“手机控”,借助李时珍、王进喜、钟杨等家喻户晓的事例,诠释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