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融入式教学成效的比较研究
——以“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
2020-11-20张安民
张 安 民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有效措施[1]59-62。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指明了方向。此后,各高校纷纷开展教学改革,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本研究因应这一热点,通过实验研究和比较分析,探究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效果,以验证专业课程价值融入式教学的成效。
一、价值融入、能力本位和一般讲述三种教学方法简介
1.价值融入式教学 “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肩负着培养“又红又专”乡村旅游人才的重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的信念引领、价值引领和方向引领,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有助于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和旅游强国建设。本研究中的价值融入式教学,是指将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的知能规划成课程主轴,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融入议题插入课程主轴之中,形成课程次轴和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话、碰撞,重新诠释过往的经验,并赋予它们更积极的新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行动中反思、修正或重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业知能。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专业知能,反思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落入片面强调意识形态或填鸭式教育的困境,使“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知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三者间产生更和谐紧密的相互促进关系。许多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进行了探究,如:李孔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语文课程的路径,包括修订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语文教材、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等。”[2]45-50又如于红认为,“高校思政课要阐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引导力上下真功夫;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熏陶力上下硬功夫;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感召力上下实功夫。”[3]70-72
2.能力本位式教学 能力本位教学是以能力为中心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教学,具有以能力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特征[4]55-57。目前,能力本位教学研究主要在以下两方面:(1)对国外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进行介绍。曾学慧认为,澳大利亚的能力本位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教学组织方式极为灵活”[5]87。程忠国和周晖等人对德国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介绍。该模式分为建立企业经营基本概念、公司基础经营模拟实训、公司高级模拟和电子商务实战三个阶段。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6]87-90。张丽华、卫泽认为,荷兰能力本位教育主要根据职业分析所得的岗位能力需求开展教学工作[7]26-28。(2)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探索。季海菊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步骤,包括项目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果汇报阶段和评估阶段[8]87-90。梁熠葆和王晓江等人基于能力本位,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区域产业,构建了“课程实验—基本技能实训—校内生产性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9]157-158。
3.一般讲述式教学 一般讲述式教学又称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所学知识的科学性、连贯性与系统性,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10]138-140。闫广军认为,一般讲授式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广泛应用,具有发挥教师教育职能、传授系统化知识、增强学习效果、控制教学进程等优点;但也存在不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实践能力培养等缺点[11]73-75。在教学中,讲述式教学多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余刚、谢祥林等人提出了“讲授+导修”的教学模式[12]27-29,陈菊梅、张祖荣提出了讲授+探究的教学模式[13]23-27,常雅娟、李素梅提出了讲授+互动体验的教学模式[14]173-174,杨晗和王可心等人提出了讲授+任务驱动的联合教学模式[15]32-35。关于讲述式教学的教学效果,阎光才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尽管在不同学科大类、年级、高校类型以及性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传统的讲授为主、PPT课件以及板书方式等,依旧被本科生视为最为有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16]1-9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指的是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所要研究的现象。根据研究对自变量和其他干扰变量的控制情况,可将实验设计分为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和准实验[17]141。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的前、后测设计[18]186。在准实验中,本研究将进行价值融入式教学组、能力本位式教学组和一般讲述式教学组这三种不同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亲社会行为成效的比较。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浙江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修习“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取三个班级的学生:第一个班级42人,开展价值融入式教学;第二个班级41人,开展能力本位式教学;第三个班级42人,开展一般讲述式教学。三个班级的学生在基础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在教室和教学工具上无任何差异,且均由研究者本人开展教学。
3.研究工具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为,理应被纳入到高校学生培养目标体系中。”[19]45-48 [20]47-49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学模式的不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以亲社会行为来表征教学成效,理由在于:“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帮助、合作、分享、安慰等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中有重要作用。”[21]208 [22]663-679教育在于教书育人,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用亲社会行为来表征教学成效。本研究根据情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维度,修订了董奇和林崇德的亲社会行为问卷,采用了5点李克特量表,对教学成效进行了衡量[23]152。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越好。
4.分析方法 本研究用SPSS19.0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取显著性水平为0.05(双尾检验)。统计方法采用无母数相依样本的魏可逊配对组符号等级检验、无母数的魏可逊二样本检验和无母数独立样本的克-瓦单因子等级变异数分析[24]239。
三、研究结果
1.价值融入式教学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魏可逊配对组符号等级检验”统计量表显示:在“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实施价值融入式教学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前、后测平均等级差异量检验的Z值为2.193,p=0.031<0.05,达显著性水平(参见表1)。这表明,价值融入式教学法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由表1可知:在具体维度上,修身维度Z值为2.275,p=0.027<0.05,爱家维度Z值为1.972,p=0.046<0.05,爱社会维度Z值为2.016,p=0.038<0.05,爱国维度Z值为2.814,p=0.005<0.05。这表明,价值融入式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在修身、爱家、爱社会、爱国等各方面的情感和行动力,十分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2.能力本位式教学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在“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实施能力本位教学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前、后测平均等级差异量检验的Z值为1.741,p=0.079>0.05,未达显著水平(参见表1)。这表明,总体来看,能力本位教学法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不显著。由表1可知:在具体维度上,修身维度Z值为1.258,p=0.211>0.05,爱家维度Z值为1.612,p=0.122>0.05,爱社会维度Z值为1.401,p=0.163>0.05,爱国维度Z值为2.014,p=0.041<0.05。这表明,能力本位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行为,但对学生在修身、爱家、爱社会方面的情感和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3.一般讲述式教学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在“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实施一般讲述教学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前、后测平均等级差异量检验的Z值为1.582,p=0.116>0.05,未达显著水平(参见表1)。这表明,总体上来看,一般讲述教学法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由表1可知:在具体维度上,修身维度Z值为0.456,p=0.741>0.05,爱家维度Z值为0.813,p=0.474>0.05,爱社会维度Z值为1.985,p=0.045<0.05,爱国维度Z值为2.157,p=0.030<0.05。这表明,一般讲述教学法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爱社会、爱国的情感和行为,但对大学生修身、爱家的情感和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表1 三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魏可逊检验表
4.结果解释 如果我们将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维度从修身到爱国,看成是情感不断扩展的话,就会发现价值融入、能力本位、一般讲述三种教学方法,均能促进学生爱国方面的情感和行为。如果我们将亲社会行为维度归结为家国情怀的话,修身维度和爱家维度关涉到学生的“小家”情感和行为,爱社会维度和爱国维度关涉到学生的“大家”情感和行为。三种教学模式均有助于学生“大家”情怀的提升,而只有价值融入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小家”笃恭修己情感和行为的提升。这一结果可用文化情感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在情感文化的规则下,个体的思维和动机受到诱发,表现出一定的行为[25]322。从能力本位到一般讲述,再到价值融入式教学,情感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从“大家”到“小家”的内圣力量越来越强。
四、结 语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均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26]22-26可见,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
本研究表明:价值融入、能力本位、一般讲述这三种教学方法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整体来看,价值融入式教学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能力本位和一般讲述教学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具体到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价值融入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修身、爱家、爱社会、爱国等各方面的情感和行为;能力本位教学仅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行为;一般讲述式教学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爱社会、爱国的情感和行为。因此,综合比较来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的价值融入式教学方法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效果最好。价值融入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乡村旅游人才,提升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