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同侧肾囊肿合并肾结石疗效分析
2020-11-20刘亮程曹贵华黄贵闽杜建平董丽佳
刘亮程 曹贵华 黄贵闽 杜建平 李 伟 董丽佳 李 强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乐山 614000)
肾结石合并同侧肾囊肿均需手术治疗时,常规需分期手术,肾囊肿的治疗以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为主,复杂性肾结石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1]。分期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如何同期治疗该类疾病,已有一些探索[2~4]。胡嘏等[2]报道对59例肾囊肿经皮建立F26~F28通道置入F9.8输尿管镜行激光肾囊肿去顶术。我们于2018年7月~2019年10月采用该技术并加以改进[5]治疗25例肾囊肿合并肾结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6~78岁,平均59岁。17例因反复腰胀或隐痛就诊,8例为体检发现。均经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为肾囊肿合并同侧肾结石。肾盂旁囊肿6例;单纯性肾囊肿19例,位于腹侧3例,背侧16例,其中肾上极4例,极间7例,下极8例。囊肿直径4.2~7.6 cm,平均5.7 cm。所有囊肿Bosniak分级Ⅰ级。结石横截面积210~884.7 mm2,平均400.0 mm2。结石仅累及肾盂或1个肾盏9例,累及2个肾盏11例,累及3个肾盏5例。
病例选择标准:有疼痛症状,囊肿>4 cm或有压迫梗阻影像学改变的肾囊肿合并肾结石,结石最大直径>2 cm,无严重心、肺、脑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
1.2 手术方法
背侧囊肿16例采用经皮通道分别处理结石和囊肿,囊肿行去顶外引流术;其余病例采用经皮肾盂内路径处理结石和囊肿,囊肿行内切开引流术。
全身麻醉。使用Wolf F8/9.8硬性输尿管镜,美国科医人钬激光。生理盐水作为灌注液,灌注压力150~200 mm Hg(1 mm Hg=0.133 kPa)。
背侧囊肿合并肾结石:B超引导下穿刺针经皮直接穿刺至囊肿内(图1A),不经过肾实质,留置金属导丝,逐步扩张建立F20通道,置入输尿管镜,斑马导丝确保通道不丢失。直视下将剥皮鞘退至囊壁外,寻找囊壁与肾周脂肪的间隙。水分离联合镜体剥离将囊壁充分游离(图1B),此时囊壁大部分塌陷,用异物钳钳夹囊壁并保持适当张力(图1C),直视下用60 W钬激光切除游离的囊壁并送病理检查。囊腔内放置多孔引流管经皮外引流。B超再次定位,避开囊肿区域,重新穿刺建立F18通道,采用60 W钬激光碎石,通过调节灌注液压力将碎石沿通道冲出,术后均常规留置F4.8双J管和F14肾造瘘管。
图1 背侧囊肿去顶外引流术:A.彩超引导下经囊肿穿刺;B.扩张鞘退至囊壁外,镜体结合灌注泵水压将四周囊壁充分游离;C.异物钳钳夹囊壁,并保持张力,激光切割 图2 近腹侧肾囊肿、肾盂旁囊肿内切开术:A.近腹侧肾下极囊肿;B.肾盂旁囊肿;C.钬激光于囊肿部位行内切开术
肾盂旁囊肿及腹侧肾囊肿合并肾结石: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至肾盂内,留置导丝,建立F18通道。输尿管镜直视下,用60 W钬激光碎石,确保无残石后寻找肾囊肿(图2A、B),见半透明凸起的菲薄囊壁,采用60 W钬激光行囊肿内切开(图2C),将双J管一端置于囊腔内,另一端置于膀胱进行持续内引流,放置F14肾造瘘管。
多孔外引流管引流量<5 ml/d拔出,肾造瘘管术后3天无发热、出血拔出。术后3个月采用CT检查评估手术有效率和结石清除率。囊肿体积较术前减小≥50%定义为手术有效[6],残石<4 mm定义为结石清除[7]。
2 结果
2例腹侧肾囊肿(直径分别为4.3、5.1 cm)术中未找到(术后3个月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其余23例囊肿及25例结石均成功处理。手术时间45~135 min,平均85.8 min。术中及术后无活动性出血、尿漏、肾实质或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囊壁病理诊断均为单纯性肾囊肿。16例背侧肾囊肿外引流管术后24~36 h拔出,平均28.4 h。23例肾造瘘管术后4~6 d拔出,平均4.8 d。术后住院5~7 d,平均6.2 d。术后3个月均复查CT,18例囊肿完全消失,3例囊肿体积较术前减小>50%,2例囊肿复发,并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囊肿治疗有效率84%(21/25)。结石一期清除率88%(22/25),1例残留结石(0.8 cm)位于囊肿腔内,继续随访6个月,CT检查结石大小及位置无改变;2例残石位于下盏,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
3 讨论
单纯性肾囊肿如直径>5.0 cm建议手术治疗,对于肾盂旁囊肿,一旦引起梗阻症状或合并肾结石,也需要手术[8]。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一直是治疗肾囊肿的标准术式,但对于肾盂旁囊肿,由于肾蒂血管暴露不充分,导致切除囊壁范围不够,术后容易复发,其总体治愈率为60%~90%[9,10]。庞桂建等[11]采用腹腔镜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例肾囊肿合并肾结石,囊肿手术均顺利完成,结石一期清除率82.6%(19/23)。该手术方式的优势是治疗囊肿效果确切,且可在直视下经皮穿刺建立肾通道,不足之处在于损伤仍较大。闫昆吾等[12]采用输尿管软镜成功治疗11例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创伤小,但费用较高,尤其在处理多发、复杂肾结石上仍存在不足。胡嘏等[2]报道59例单纯性肾囊肿采用经皮输尿管镜肾囊肿去顶术,同时经囊肿路径进入肾盂集合系统处理结石,囊肿治愈率达到96.6%(57/59),4例合并肾结石均一期清除。我们处理背侧肾囊肿与胡嘏等[2]的方法相同,但处理结石时,我们避开囊肿区域重新建立通道,根据结石位置选择取石通道,提高结石清除率。
Hamedanchi等[6]采用滚轮电极行囊壁切除,手术失败率达到9%(1/11),且不能处理肾结石。我们采用的钬激光兼顾切割和碎石的需求,处理背侧肾囊肿合并肾结石具有明显优势,背侧囊肿治愈率达100%(16/16)。处理肾盂旁囊肿或腹侧囊肿时,手术难点在于寻找囊肿,需结合CT和术中B超仔细辨别,以免钬激光内切开时误伤正常肾盂黏膜导致大出血。本组2例腹侧囊肿未找到,分析原因可能是穿刺通道及角度受限,导致不能进入囊肿所在肾盏。因此,术前应根据影像学检查预设穿刺路径,尤其是对于腹侧肾囊肿更为重要。
我们的经验如下:①严格筛选病例,禁忌证包括具有恶性可能的肾囊肿,所有PCNL的禁忌证,背侧肾囊肿需突出肾实质;②术前行增强CT检查以鉴别肾血管瘤和盏颈憩室;③术者应具备娴熟的经皮肾镜手术经验;④严格控制背侧囊肿开窗手术时间,在确保手术视野的前提下,冲洗液尽可能低压低流量,避免过多冲洗液进入肾周间隙,干扰再建通道处理结石;⑤避免损伤肾实质引起大出血;⑥外引流时置入多孔引流管加强引流,内引流时将输尿管支架管放入囊腔内;⑦除少数单纯性囊肿在肾盏内较明显外(图2A),绝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及肾盂旁囊肿表现不突出,需结合影像学及术中B超定位,仔细辨别,找到囊肿位置。
本法的局限性及不足:①腹侧肾囊肿是一挑战,受限于通道建立,通过肾盂内路径很难找到囊肿,因此我们认为,该手术方式不适用于腹侧囊肿;②由于先处理囊肿后导致肾周积液,干扰B超成像,增加再建通道处理结石的难度;③我们采用的钬激光切割囊肿效率偏低,铥激光具有更佳的切割效果而不影响深部组织[13],因此能量平台的改进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④治疗肾盂旁囊肿时不能获取足够多的组织标本,影响病理诊断;⑤本研究随访时间短(术后3个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经皮输尿管镜处理背侧、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特点。而对于腹侧肾囊肿,受限于通道建立,该手术方式的可行性仍需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