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2020-11-20安徽
安徽
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其他语言技能。因此,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赋予了较高的分值。但试卷中占比较大的阅读部分,一直是学生的难题,也是高三学生考试中失分较多的部分,这应当引起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考脱离,词汇和表达积累有限
平时阅读学习的课本文章和阅读试题中的文章有很大的不同,课本里的文章并非最新时文,只是承载了语言知识的某个话题的代表,因此容易出现教考脱离的问题。另外,课外阅读及拓展性阅读微乎其微,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学生平时的词汇积累主要源自课本和教辅资料,对很多新兴热点词汇的积累不足,理解不了新兴词汇,比如carpool(拼车),phone charger(手机充电器),Internet celebrity(网红),selfie(自拍),copycat (抄袭者),retouch(修图),netcast(网络直播)等。高考英语的语篇多是贴近生活、时代性强的文本,比如新闻人物报道、新闻故事报道、新的科技研究或发现,一些事物的介绍或说明等,用语地道,俗语、谚语等各种新的表达屡见不鲜,很多词汇和表达学生明明认识但放在一起却不明所以。
【例1】(2020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阅读理解C 篇)The fur trade kept nutria in check for Decades,but when the market for nutria collapsed in the late 1980s,the cat-sized animals multiplied like crazy.所考查的画线词“collapsed”属于高考3 500 词中的熟词生义,学生熟悉的意思是“倒塌,塌陷”。此处前半句说几十年来,海狸鼠的数量一直受毛皮贸易的控制,“but”表示转折,句末说这种动物疯狂地繁殖,由此可知海狸鼠市场“崩溃”,和“Crashed”意义接近。
【例2】(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阅读理解B 篇)So I try again and tug at the heartstrings.所考查的画线短语属于生词(短语),原义是“拨动心弦”,文中作者对这位家长进行了举例劝说,通过“煽情”打动她来做志愿者工作,所以该短语的延伸义为“Appeal to feelings”。
(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就题论题
在讲解试题的过程中,教师过多强调功利化,只注重对设题部分的长难句的分析理解,几乎不关注试题的其他部分,造成学生的理解支离破碎,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的核心;或者只注重把握文章的主旨,不能理解很多细节,对文本理解得不透彻,甚至前后矛盾。
(三)教师疏于传授中西文化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语言的正确理解不能脱离文化。然而教师平时疏于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导致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知之甚少,以自己的文化忖度西方文化,因此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或错误。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生存环境与气候、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和我们的有差异。
【例1】(2017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Ⅲ,阅读理解C 篇)As early as 1966,biologists asked the government to consider reintroducing wolves to Yellowstone Park.生物学家要求地方政府考虑是否可以重新引进灰狼,“人退狼进”,这是一个“valuable experiment”,由此表明作者对此是持肯定、积极态度的,这与我们的文化不尽相同,在中国这纯属“引狼入室”,学生一时可能难于理解与接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渗透文化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既了解本国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又理解外国文化,提高文化的包容性。
【例2】(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Ⅲ,阅读理解B 篇)For Western Designers,China and its rich culture have long been an inspiration for Western creative.文章开头介绍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时尚界的影响,接下来以纽约举行的“中国镜花水月”展览为例,讲述并评论了中国年轻的设计师和模特是如何获得最终的认可的。中国成为了世界时尚的风向标,突出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但在有些西方人眼中,中国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
(四)学生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的掌握局限于课本
阅读理解的文章涉及的题材非常广,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涵盖天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人类生活、文化习俗、生态环保、文学艺术等内容,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试题文本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时代性强,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而实际情况通常是文科生不懂理科的内容,理科生不懂文科的知识,多数学生了解、掌握的知识仅局限于书本。
2020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阅读理解的篇章有介绍火车站服务信息、重读经典可以带来愈久弥新的人生体验、竞走运动的优势及注意事项,以及培育会发光的植物以开发清洁能源,减少能源传输中的损耗等方面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以下是近三年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主题语境的分布表格。
2018~2020年全国卷阅读理解语境主题分布表
由此可见,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的语篇以说明文、记叙文为主,基本上每年都有一篇应用文,所涉及的话题非常丰富,从旅游指南到航天科研,从拼图游戏到人与植物的关系,包含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里的全部主题语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其中涉及“人与社会”主题语境的最多,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综合考查。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的训练,同时通过阅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重视向兴趣阅读、长文阅读和名著阅读的方向发展。
(五)学生缺乏英语语感及思维,不了解英语文章的体裁和框架结构
因为英语教师多是汉语授课,所以学生的口语基础通常不好,难以形成英语语言的思维习惯,看到词汇和句式等表达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不会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使用英语授课,至少要用英语解释英语词汇和句式等表达,提供语言应用的具体语境,避免学生理解错误。高考英语试题中出现的多是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大部分文章都遵循“启、承、转、合”的框架特征。通常在第一段引出话题,在中间段落围绕话题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进行课外阅读及拓展性阅读补充课堂学习,积累生活常用词汇和新兴热点词汇
《课程标准》要求参加高考的学生要有30 万词以上的阅读量,可见仅阅读课本和教辅中的文章是难以满足此要求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从报纸、杂志、书籍、互联网上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或改编材料让学生阅读探讨,丰富学生的阅读库,或以班级为单位订阅英语杂志、报纸或英语读物,推荐学生购买一些英语名著简写本,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借阅并进行阅读交流。此外,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每周设置一节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时文材料。这种补充拓展性阅读能弥补学生积累新兴词汇不足的问题,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二)布置特色阅读,享受阅读乐趣,实现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课下阅读时,学生更喜欢做耗时短的部分,一般会跳过耗时长的部分,导致阅读部分自主训练的时间不够。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每天布置一篇特色阅读,用不同题材、体裁的文本,如体育健身、文化交流、音乐影视、最新科技、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等,设置一些诸如“你对文章感兴趣吗?为什么?文章什么地方吸引你?通过阅读文章,你获得了什么?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等开放性的问题,每天课前用三分钟找三个小组代表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到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感悟人生哲理、学习生活社交经验、进行跨文化交流,也是了解认识世界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地理文化等的窗口。在日常的教学中强调在多样的听、说、读、写、看、译等活动中发展语言技能,要求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等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体验语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侧重个体体验,参与多种活动,再现真实的社会情境,发展学生的语言兴趣,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各阶段的教学应该各有侧重,这样才会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高一时可以侧重听、说、看、读,高二时侧重听、读、写、译,高三时瞄准高考,目标明确,这样学生才会有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在最高水平的全面素养检测的高考中脱颖而出,接受挑选。
(三)注重引导技巧和方法,透彻分析文本,掌握主旨和中心
学生习惯逐句、逐段阅读,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断章取义。因此,教师讲解阅读时不能只是分析讲解与题目相关的长难句,应该引导学生审视文本结构框架、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态度以及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新兴词汇以及现代生活中的常用词汇,比如low-carbon life,e-tourism,e-bike,wechat,App,poster,upload,Alipay,emoj,web glow 等与生态环保、新科技发明、互联网等有关的生活词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词群。其次,教师应做到“授人以渔”。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解读文本的技巧和方法。比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因此标题归纳的方法是不同的。例如,新闻报道类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话通常就能展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标题归纳以及文章的主旨都不能偏离了它。而记叙文通常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揭示一定的生活哲理和道理,标题的归纳应具有升华主题的作用,通常关键词会多次出现在文章当中,尤其是在文章的最后。不管是哪种,读懂文章的开头都很重要,开头一般都要引出文章,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通常是段落主题句,抓住了主题句就抓住了主旨,就能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教师应把英语文本“启、承、转、合”的写作方式介绍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本。
(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效率
阅读教学中应该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要唱“独角戏”,这样可以发现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因材施教,在学习方式上进一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策略体系。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指导学生从基本的语言学习策略过渡到高级的自主学习策略的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成为能在不同环境下自定目标、自主有效地学习并反思评估的个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讲解和翻译,要发动学生找出并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时要让学生重新阅读、再思考,然后跟同伴讨论。对于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给予指导,同时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反思应对策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针对文本中的跨学科的内容可以让擅长相关内容的学生分享给大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应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
(五)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辅助教学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五指出“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新科技,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科学地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学习渠道。教师在习题讲解中可以灵活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比如当教师讲解一篇关于猴面包树的说明文时,不少学生因为没见过这种树,所以无法从字面意思上很好地理解文章,但如果教师利用网络展示了猴面包树的图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比教师费尽口舌去解释的效果好得多。
(六)注重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理解异域文化,了解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信仰,便于学生从根本上把握文本,真正做到跨文化交流无障碍。教师可以选取涉及西方社会政治、风土人情、宗教习俗、历史地理、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题材,补充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同时教师应注意向学生介绍英语谚语、俗语、典故等习惯表达方式。“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授课方式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扩大自己的知识库,学习查找相关信息,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和自我提高。
语言的学习永无止境,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达成英语学科目标以及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都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核心素养是值得教师不断探索的话题,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时代要求教师有不同的多元化的策略和手段,以帮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以及“全面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