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要素配置的浙江答卷
2020-11-20
钱塘江畔,天目峰下,莫干山里,处处激荡着动人心魄的改革乐章。
曾经,一个寂寂无闻的农业小县,短短三十多年间,“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一跃成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经验”成为解读区域发展的典型样本。
曾经,一个温饱不解的穷山城,商游四方、敢拼善闯,打响了民营经济生发的“第一枪”,“温州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
曾经,一个个浙商以“舍我其谁”“横刀立马”的撼人气势和超凡胆魄,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谱写了白手起家创大业的生动篇章,“浙商精神”接续传扬。
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改革故事,一个个搏浪弄潮的拼搏身影,构成了中国改革最细腻的起笔。
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当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浙江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着眼于城乡融合大局,不断通过改革闯关,为发展赢得先机,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发展,高水平推进城乡统筹,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
进入新时代,干在实处的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新迎新、革新立新,不断汲取新动能、注入新活力,用创新和实绩彰显“八八战略”的实践伟力,展示“重要窗口”建设的丰硕成果。
站在新起点,走在前列的浙江,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劈波斩浪、砥砺奋进,大胆创新,驰而不息,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域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戮力同心谋振兴。
行在新征程,勇立潮头的浙江,秉承实事疾妄、不尚虚谈的传统,不待扬鞭自奋蹄,一次次开启从无到有的大胆探索,一次次扛起领风气之先的先锋担当,一次次创造改革发展的浙江奇迹,成为新时代全国农村改革的排头兵。
“势连沧海阔。”今天,浙江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农村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激发农村内在活力”,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增活力,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努力推动美丽乡村成为“重要窗口”的亮丽风景。
赋能“青山绿水”,造就“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唤醒沉睡千年的山林土地、草场水域。多年来,为答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农民与土地的时代之问,善用巧劲、敢于创新的浙江人以敬畏自然的哲学智慧,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护美、赋能青山绿水,孕育、共享金山银山。
——科学理念指引
15年前,在安吉余村村委会老会议室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春天里历史性地萌发。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生产力、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发展的根本遵循。
15年后,当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春林山庄农家乐经营者潘春林难抑内心激动,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直接的受益者,余村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后,他创办起了浙江第一家农家乐。
时光如梭。余村,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早已旧貌换新颜。流水潺潺、道路整洁,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漂亮楼房;当年拆迁的水泥厂旧址,复垦复绿后变为五彩田园;村里流转的土地,变成了油菜花田、荷花藕塘,春有繁花夏有盛景;村民以股权为纽带组成利益共同体,拿上了“三金”,收入翻了五番……茶余饭后,大伙儿总说:“生活在余村,福气好!”
久久为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浙江找到了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道。着墨于余村这个小小坐标点的绿意,如今已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全面蔓延,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浩瀚长卷上,浙江已经写下了先行先试的美丽答卷。
——“有形之手”撬动
知向何处则方向不惑,明所从来则动力充足。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一项项改革举措掷地有声,一个个现实难题迎刃而解。制度创新,成为浙江撬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金杠杆。
确实权,颁铁证。在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浙江省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1677.14万亩承包地完成实测,660.23万户农民拿到了土地“身份证”,颁证率达97.4%。与此同时,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步伐也在加快,累计发放农民宅基地和住房不动产权证550万本。
赋真权,保权益。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明确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权属,完善产权权能,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
放活权,增实利。积极创新赋权活权内容,在制度设计上,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当好参谋员、服务员、指导员。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全省涉农县(市、区)全部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产权交易3.3万宗、累计超过100亿元。开展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和商标权质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25.7亿元,农房抵押贷款余额184.6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06亿元,商标权质押涉农贷款融资4.7亿元,丽水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超60亿元、占全国10%。
如何指引农村土地“三权”实现?浙江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出台专门的流转土地经营权管理与抵押担保办法,探索宅基地取得、置换、抵押担保、流转、有偿使用、自愿有偿退出。这为土地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流动配置和发挥作用拓展了巨大空间。
如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浙江分类确定“谁来入市”“哪些地入市”,解决“怎么入市”,差别化调节解决“钱怎么分”,赋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完整权能,实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如何拓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在率先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基础上,浙江指导支持各地开展股权继承、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权能改革。全省30%以上的市、县制定了放活股权权能的政策,62%的县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纳入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正是因为善于发挥“有形之手”杠杆的撬动效用,浙江才能顺利打开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在绿色发展的广阔蓝海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金山银山”筑就
有了理念的引领,制度的护航,浙江的农村改革驶入了快车道,依托乡村的“美丽资源”,大力盘活闲置宅基地、闲置民房、农村承包地、集体用房等“沉睡资产”,让绿水青山变成乡村跨越赶超的“大引擎”。
不久前,全国第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开元颐居·地热森林度假酒店正式对外营业,标志着德清县“农地入市”改革顺利开花结果。2015年,得知德清在试点后,德清莫干山醉清风度假酒店有限公司立即出价,拿到了莫干山镇南路村的一块土地。而在此之前,这里原本是一片废弃厂房,由于土地属镇集体所有,只能任其荒废,是“农地入市”改革让它有了重焕生机的机会。时至今日,德清县“农地入市”改革蒸蒸日上,据统计,全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入市土地183宗、1347.32亩,成交总额3.32亿元,村集体获益2.7亿元。
这几年,浙江进城买房安家的农民越来越多,大量农村宅基地和住宅被闲置浪费,绍兴、义乌等地积极改革探索,为盘活农村闲置农宅打开了一扇门。
2017年,绍兴在全省率先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建立流转推介交易平台,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养老养生、文化创意等产业,让闲置资源全方位“活”起来。目前,2715个项目已落地绍兴,激活闲置农房15364幢,村集体和农民分别增收2.12亿元、3.27亿元。
在义乌,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通过拆除旧房恢复建设用地,节余的村庄建设用地可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宅基地价值的增值。
以改革创新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浙江同样是先行者:武义启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创新试点、嘉善推出“飞地抱团”项目、湖州探索乡村产业建设“标准地”“点状供地”……土地的活力持续释放。
在浙江,越来越多的“金山银山”正显现在之江广袤的大地上。
聚势千帆竞发,蓄能高质量发展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改革大潮中,浙江人深知:要实现大发展,仅有单项突破、局部突进是不够的,必须推动土地、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等各项要素集合,形成集聚效应,释放更大动能。
——主体大汇集,擦亮“三位一体”改革“金字招牌”
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部署推动的一项重要农村综合改革。多年来,浙江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打造了新时代农村改革的“金字招牌”。
在瑞安,市供销联社牵头,马屿供销社参股,联合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核心社员组建了“瑞安市友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形成“合作社+农户+基地”和“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等销售渠道,合作社还成功进军中国香港市场……
银农合作、金融支农在浙江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温州在全省率先试点发展的农村资金互助会,被农民称为“自家的银行”。它如同一个金融“便利店”,以简便的方式、便捷的手续、熟人间最好的服务为农民提供最大的支持。
产业不同,所需服务也不同。丽水、湖州等一些地方出现的产业农合联,使得为农服务更加精细化。还有异军突起的区域性农合联,这几年已经成为浙江乡村品牌的最大运营主体,培育运营区域公共品牌26个,一大批扬名省内外。
进入新时期,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的引入,赋予了“三位一体”改革新内涵。全省首个县域数字农合联平台——平湖“金服在线”运营以来,构建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云上合作圈,开启了平湖涉农服务上云、组织合作上云、产品流通上云的数字农业新局面。
按照总书记的规划蓝图,一个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成型:省市县乡四级农合联的组织体系已经建立,6.61万个涉农主体加入其中,惠及600万农民群众。一串串的成果背后,“三位一体”改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为愈加令人期待。
——资源大整合,打赢三年村集体经济“削薄”战
金秋时节的嘉善县大云村,绿树繁茂,鲜花锦簇,一幅迷人的新农村景象。这几年,全县通过整合强村扶持土地指标,把原先分散的土地指标化整为零,实现“飞地”,集约布局,让全县薄弱村、腾退村都有机会以抱团跻身经济强村之列。
而在江山,异地联建物业则成为薄弱村充实“钱袋子”的“奇招妙法”。全市3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利用政策扶持的资金,借助本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在清湖镇异地联建“红色物业”经济园,每村每年可获得6万元的固定收入。
通过飞地抱团、异地物业联建、组建强村公司,为村集体“造血”,这些都是浙江“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创新探索。
为全面消除薄弱村,浙江统筹整合资源要素,多渠道“引水”“蓄水”,着力推动优势资源集中投向“消薄”主战场,为村集体“输血造能”。三年来,省级财政共安排“消薄”资金4.1亿元,市县级财政投入100亿元。
此外,浙江还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山海协作、乡贤回归,引导产业资本落户经济薄弱村,千方百计为村集体“活血”。平湖-青田山海协作“飞地抱团”项目,每年可为青田县156个村带来村均12.5万元的经营性收入。
三年“消薄”攻坚,浙江稳扎稳打,至2019年底,省定69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消除,全省所有村村集体组织总收入562.9亿元、村均收入241.6万元。
如今,浙江孜孜探求,更为自己立下高远目标:启动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攻坚提升行动,力争到2022年,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改革大集成,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今年6月,东阳市花园村市政管理委员会揭牌,花园村6.5万常住人口从此有了生活服务的“大管家”。“管委会是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项目之一,将助推花园村城市化管理,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说。
去年12月,花园村被列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围绕空间规划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乡村产业振兴体系、综合服务管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要素保障支撑体系等六大体系,推进45大项55小项改革,探索新时代美丽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社会治理新模式、乡村管理新途径,破除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如今,花园村已建立新的户籍管理机制,外地人凭借花园村房产证或花园村出具的人才证明即可落户,并享受村民福利待遇,已有26户57人成为“新花园人”;梳理下放各类办事事项,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事项超600项,村域小城市建设管理雏形初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万元,享有建房补贴、高龄补贴、奖学金制度等31项福利,实现了“村民比市民富、村容比城市美、生活品质比城市高,田园风光和城市文明高度融合”的美好生活。
这是浙江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改革结出的丰硕成果。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频频强调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浙江农村改革在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后,率先步入了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抓住“三农”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浙江打出了美丽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
每年确定11个以上县(市、区)作为试点,围绕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活力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体系、有吸引力的“两进两回”机制、“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明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现价值的农村土地制度、灵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15个方面,协同进行集成改革,打造一批改革特色鲜明、要素配置合理、活力竞相迸发、城乡高度融合的样板。
“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改革,就是要加强集成改革顶层设计,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各领域改革系统集成,建设彰显特色、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美丽乡村,为‘重要窗口’建设提供‘三农’动力。”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表示。
畅通“循环”通道,谋新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素能够自由、平等、合理地“循环”流动。一向务实笃行、创新竞进的浙江人,大刀阔斧,根治痼疾,体制机制弊端,逐个击破;革故鼎新,劈浪前行,城与乡之间的“路”,越走越通畅。
——“两进两回”,让能人贤人回得了乡,城市资源进得了村
乡村振兴,最终还是要落在“人”上。有了“人”,“财”“技”才能在乡村落地生根。浙江民营资本发达,“浙商精神”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怎样运用好这笔宝贵的“人力资产”,让这些社会资本、乡贤资本投身乡村建设,浙江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推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即“两进两回”。
如今,这项破解乡村要素制约、加速资源要素流向农村、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使得浙江的美丽乡村,正慢慢变身为青年、乡贤们创业创新的乐园。其中,作为点燃农村创业创新热潮的新动力,“农创客”成为这场“上山下乡”大潮中最抢眼的群体。
9月18日,2020年浙江省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青牛奖”揭晓,台州乌岩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跃成为十位获奖者之一。85后青年方跃2010年辞掉杭州的工作,接手了父亲在偏远山区经营的2000余亩茶园。之后,他组建台州市乌岩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茶叶商标、整理品牌故事、筹建电商团队,目前年销茶叶1200余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动周边1万余亩茶园、200多户茶农增收。
在衢州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工作多年的方腾,5年前带着妻儿迁居嘉善县一个偏僻小村庄,创办了一家植物猎人公司,专门从事植物新品种的引种、驯化、选育、研发和繁育推广,今年公司申报并实审通过了第一个植物新品种——钟花樱桃的垂枝品种“云起”,这也是嘉善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
自201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创客”概念以来,浙江围绕推进“两进两回”行动,持续在农创客培育发展上发力,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农创客培育的浙江样板,已累计培育“农创客”6173名。这些怀揣情怀和理想的青年,投身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潮,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代表了浙江“三农”事业的新希望。
——祛痛点疏堵点,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滋润山水田园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发展都受制于融资难、融资贵。在破解这一“瓶颈”的实践中,浙江一直是走在改革前沿的“探路者”。
过去,农民手中的土地、住房,因为受诸多因素制约,无法用作贷款抵押物。2015年,浙江开始试点农地经营权、农房抵押,目前,4个试点县(市、区)的农房抵押贷款余额达168.7亿元,业务量居全国首位;10个试点县(市、区)的农地抵押贷款余额27亿元,为农业农村发展送来了金融“甘霖”。
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的一家由毛笋加工厂改造而成的民宿
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增信……这是江山市在试点农户小额普惠金融实践中探索出的创新模式。为化解农户贷款门槛高、授信难、环节多、程序繁等痛点难点,去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进以农户全覆盖为目标“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普惠金融,让一大批“资质差、资产少”但“信用好、敢拼搏”的农民群体都能享受到普惠金融。根据计划,浙江今年在全省推广“江山经验”,年底前有望实现农户授信服务覆盖率不低于95%,行政村推广覆盖率达到100%。
江山大陈村“萃文饭店”的民宿老板老方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发展民宿的资金,现在用手机银行就能随用随贷,而且这项服务由银行‘送贷上门’,一次都不用跑。”老方高兴地说。
而在温州,越来越多的农户可用承诺换取“千金”。农民只需一张书面“承诺授托”,即可向银行申请贷款,这就是瓯海区首创的“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与江山模式不同,瓯海农户需要以自有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经济权益作为授托资产,采取书面承诺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做法打破了原有的“非抵押登记不贷、非担保不放”的贷款模式,实现了农村“沉睡”资产与银行资金的无缝对接。
探索,不止于此。更多的金融支农模式正在涌现:嘉兴市的农村土地整治节余指标质押融资、衢州市的“乐享民宿”贷款、瑞安市为农创客定制的“农业先锋贷”……疏通了金融资源流向农村的梗阻,解决了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问题。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19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02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57万亿元;高于各项贷款3.5个百分点。
——解除后顾之忧,让更多农民带着权益放心进城
改革越深入,浙江越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保护好农民的财产权益,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城乡要素流动的步伐才会加快,城乡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使更多的农民进城落户,变成市民。对于进城农民来说,最担心的就是进城后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这“三权”会不会平白无故地失去。如何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放心从农民变市民?浙江省明确提出,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
“进城打工20年了,今天,我们一家人终于名正言顺当市民了。”在云和县行政审批中心大厅公安窗口,紧水滩镇梅山村村民周伟娟第一个拿到了新的居民户口簿。在周伟娟新领的户口簿上,原来的“农业户口”改成了“居民户口”,住址从以前登记的“紧水滩镇梅山村”变成“白龙街道大坪社区”。
云和县实行“小县大城”战略以来,已有35%的农民下山转移、74%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居住。作为全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县,云和县推进城乡一元户籍制度改革目标,就是把农民的不动产变成可以带着走的“动产”,这也是让周伟娟特别高兴的地方。虽然进了城,但只要有村里的“社员证”,她仍能保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权和自己原有的其他权益。
为更好地推动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浙江还探索农户“三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充分保障农民权益。
桐庐县横村镇白云村,茂林修竹,小桥流水。18年前,在老支书林雪彪的带领下,村里走上了发展高端民宿的路子,68岁的村民张金渭也将自家房子租了出去。由于年纪大了种不了田,恰好当地政府搞项目建设,他就将自家的承包地退出,每个月除了能拿到政府补贴的2100元养老金,加上房租、村里的分红,老汉过上了比城里人还悠闲的生活。
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从而带动城乡融合提速——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加快培育,行政村调减至9000个左右,全省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
富美家园乡亲,逐梦乡村振兴
浙江农村改革以来,最壮阔、最动人的风景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乡村的巨变,是农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组数据,彰显着浙江美丽乡村的全面性: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1275个,34个村、11个镇列入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镇,数量全国第一。全省69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村级收入超过10万元以上,村村都实现有5万元以上的经营性收入。现在的浙江,处处是风景,全域像花园。
另一组数据,则诉说着群众的满满获得感:农民收入连续3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所有县农民收入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3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7年持续缩小。
浙江的农村改革,正在加快城与乡相向而行的速度,城与乡的距离渐趋拉近。
——“美丽”产业拓宽“钱景”,城乡收入差越来越小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这是大自然恩赐给浙江的生态资产。15年来,浙江沿着总书记擘画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图景,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果断“腾笼换鸟”,勇于“凤凰涅槃”,围绕美丽生态,衍生出许多新业态、新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在嘉兴,“蝶变”后的联丰村王祥里绝对称得上是全市美丽乡村中的“网红”。家门口的热闹让住在景中的村民看到了商机。徐建军、徐凯军兄弟的房屋就建在王祥里的入口处,两人在自家美丽庭院内支起了“兄弟农家乐”。“美丽乡村带来这么好的经济效益,这是我们没想到的,环境美了、口袋鼓了,我们觉得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徐建军笑呵呵地说。
走进乐清的下山头村,一幢幢小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脚下清溪潺潺,面前银杏排排,还有村里的宝贝——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整个村子仿佛一个大花园。几年前,村党支部和在外创业成功的村民方玉友决定合作开发当地特产——铁皮石斛。村里以土地入股,围绕铁皮石斛,下山头村一二三产业渐成规模,村子富了,村民们的口袋也鼓起来了。
美妆小镇、云端客栈、巧克力小镇、电商村、江南秘境……在浙江,“美丽经济”正不断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最多跑一次”领跑全国,公共服务不分城里人乡下人
“跑断腿,磨破嘴”曾是不少老百姓到一些部门办业务的体会,但在今天,“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已是浙江农民办事的常态。
宁海县西店镇岭口村地处偏远山区,村民们要去镇里办事,得坐公交辗转半个小时,再加上对政策不了解、材料准备不齐全,跑个几趟那是常事。如今可不一样了,以办理养老保险为例,到村里的“村务厅”提交完银行卡和身份证,工作人员进行流转审核和办理,20分钟就能办完所有手续。
这一变化,得益于浙江201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近年来这项“刀刃向内”“自我削权”的制度革命已然“硕果累累”。随着改革的触角不断农村基层延伸,真正打通了基层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浙江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办事不出村”的公共服务。
2019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总量567.59万件,国家政务服务能力评估考核核心指标在农业农村系统全国领跑。作为“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样本,给全国各地带去了“浙江经验”。
与此同时,推动城乡低保标准同标、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打造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在浙江乡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到社会生活,正在被一一满足,城与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善治乡村“盆景”变“风景”,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除了村村如画,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更是深入人心。15年来,浙江绵绵用力,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宏图。
象山的“村民说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0版、2.0版升级到目前的3.0版,逐渐形成了“有事敞开说,有事要商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的“说、议、办、评”制度。“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已成为象山村民的口头禅。现在,“村民说事”制度已在象山县490个村推广,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形式,走出了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新路子。
在宁海,首创的“村级权力清单36条”,让村干部手中的权力首次有了明确的“边界”,真正把权力放到了老百姓眼皮底下运行,宁海法治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也因此入选了“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随着时代演进,解决发展中新问题的新办法、新招式层出不穷,桐乡的“三治融合”就是一种新探索。2013年,桐乡率先推出“法治为要、德治为基、自治为本”的“三治”建设,掀起了一场以“三治融合”为手段,以“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为目标的变革。
从桐乡开始,7年来,“三治”融合的星星之火在之江大地迅速燎原,百姓评百星、村民法治驿站、板凳法庭、道德银行、阳光议事厅、文化礼堂……从政府部门到普通村民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三治”理念更是以一种新姿态融进了农村各个领域。
在“三治”基础上,浙江还将“智治”融入其中,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动能。“云享乌镇”运营中心是乌镇管家联动中心的升级版。运营中心内,一块大屏网罗了22个部门、13个条线的数据,构建起了“善治、兴业、民声、政务”四大数据板块,成为全镇的“中枢大脑”,是名副其实的“云管家”,社会治理实现了“一网联动”。
眼下,乡村善治在浙江由点及面,已成风景。去年,有10个县(市、区)列入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数量居全国第一;6个镇、61个村入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累计认定省级善治示范村4008个。“农村让城市更向往”,渐渐成了现实。
“何处潮偏盛,钱塘无与俦。”浙江的农村改革已被历史书写,必将书写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