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浪费,打响“保卫剩食反击战”
2020-11-20整理离咲
整理|离咲
全球每年约13亿吨食物不能被合理食用和利用。对商家来说,为了保证质量和节省清理回收成本,将食物丢弃掉,是一种省时省力的选择。但在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当下,普惠更多民众,是基本共识。即使食物过了货架售卖期、最佳赏味期和保质期,其也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于是一场拯救“过期”食品的行动,就在全球轰轰烈烈展开了!
丹麦:过期食品超市
一般来说,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保质期不是识别食物等产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有些耐存储的食品即使过期仍可食用,只是营养价值会有所下降。丹麦的We Food超市专门售卖过期食品,目的就是向食物浪费说“不”!该超市的食品比其他商店便宜30%——50%,更能普惠当地的贫穷家庭。
新西兰:剩食餐厅
为了避免超市出现大量的食品浪费,新西兰“食物拯救”组织Kiwi Harvest每月会从全国200多个超市,“拯救”4万多公斤被丢弃的食物,然后分发给全国215家慈善组织和社会福利机构。其中受惠的一家免费剩食餐厅Everybody Eats,短短几年就已经为各行各业的人提供了超过7000顿餐食。在筹备和开设餐厅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杜绝食物浪费的初衷,还滋养了社区文化。让更多无业和低收入人群得以吃上可口的饭菜,过上有尊严、有爱、有所期待的生活。
法国:剩食分享App
法国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对抗食物浪费推出了一款叫做“Too Good To Go”的App。在软件的界面上,用户可以看到附近与Lykke公司合作的商店,在这些商店里,用户可以用很少的钱在打烊时间后拿到惊喜餐袋,里面装着如果卖不掉就会被扔掉的食物。截至目前,“Too Good To Go”帮助节省了18600万份剩食,相当于减少碳排放47181吨,在12个国家共有27434家机构加入该合作,希望打造一个良好的剩食生态圈。
德国:剩食共享冰箱
德国民间组织Lebensmittelretter在全德国设立100多个“食物分享站”,让大家可以把家中吃不完的食物放到这些设立在街头的自助式冰箱中,送给有需要的人。食物分享站能够有效利用社区周边酒店、超市、餐馆的余量食物资源,以“分享冰箱”为载体,将它分享给周围有需要的居民。仅在2013年,这些自助式冰箱就减少了大约1000吨食物的浪费。
英国:剩食能源回收
英国连锁超市Waitrose对于处理只能被浪费丢弃的食物很有方法,他们通过回收加工来延长食物的生命周期。早在2012年,Waitros e就已开展“垃圾掩埋场零剩食”计划,成为全英第一个进行“厌氧消化”的超市。他们还推出了以剩食处理后的生物甲烷为燃料的能源车。此燃料不仅比柴油便宜,更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样的回收处理,与很多废弃物回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得不说是很“硬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