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普通人的一生,也可以是一首散文诗
2020-11-20
有些电影是拍给拥有美好回忆的人看的,比如《八月》。在12岁的小雷眼里,1994年8月,他在懵懂中看到了一首父辈写给生活的散文诗。这部电影里,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过得不太如意。普普通通的他们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手中的饭碗吧嗒一声碎掉了。在时代变迁面前,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还有一些锯齿般的刺痛,比如亲人离世,孩子升学失利……在生活面前,没有人能够幸免。
小雷的爸爸是一名电影剪辑师。下岗初期,他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开口便是“永远不要低下高贵的头颅”,锯掉拖把的棍子给小雷做双截棍……这个活得有点怂也有点理想主义的男人,终究没能逆袭成英雄,他慢慢向生活低下了头。为养家糊口,他去了远方,在讨厌的人手底下做了一名电影场工——临行前,在一个人的深夜里,他对着空气奋力挥舞着拳头,一边告别过去,一边砸向未来。
小雷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她几乎承担了现实生活的所有重压,为家中卧病在床的老人忙活,为孩子上重点中学找门路……有人评论,妈妈这个角色有些面目模糊。面目模糊是真实的——普通人家的妈妈几乎都是这个样子,从来都不是一种轻盈的存在,却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所在。只是她们的辛苦付出与自我牺牲,在很多时候都被家人视为理所当然。她们没有自己的高光时刻,有的只是一些暗夜里透着微光的细枝末节。
整部影片不见色彩,却给人一种温暖又明媚的感觉,散发着一种“你被安稳地爱着呢,应当有做任何事的勇气”的脉脉温情与融融底气。
过得并不轻松的小雷父母相处很温馨,他们也有摩擦,也会拌嘴——一个声称“永不低下高贵的头颅”,一个硬怼“那就抬着吧”。一旁的小雷笑了,连他都明白,这种吵也是一种相亲相爱。
他们和其他亲人的相处也一样氤氲着浓郁的人情味。大舅下岗,自身难保的小雷妈妈拿出微薄的积蓄来接济大舅。小雷择校需要钱,开饭店的小舅妈主动备好送上。那时候,一家有难,兄弟姐妹总会施以援手。
除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帮衬,外人之间也是有人情流动的。那个财大气粗得令人生厌的韩胖子,也会在失足青年面对丧父之痛时写信劝慰,还不忘安排一个工作帮他重新开始。
敦厚人情的滋养,让那个时代的成年人即使过得不那么顺意,也能安之若素地往前赶路。小雷爸爸和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唱歌;小雷妈妈细心地养育一盆昙花,每片叶子都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家人拍合影时,小雷会在镜头咔嚓的那一瞬间,做出一个揽住爸爸腰身的动作……他们平静、细致生活的样子,总会让人看到他们心底的光和暖,看到未来正在微笑着走来。
张爱玲说,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其实也可以是一首散文诗,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认认真真做一件事,诚诚恳恳爱一个人,扎扎实实过一生。不紧不慢,孜孜不倦,便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