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花石楠山地造林成效调查及分析

2020-11-20王宏凯陆俊宇左天兴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石楠样地西南

王宏凯,陆俊宇,左天兴

(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 玉溪 653100)

1 引言

球花石楠(Photiniaglomerata)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4~6 m,分布于中国云南和四川。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昆明、嵩明、寻甸、武定、禄劝、易门、石林、景东、新平、洱源、双柏、宁蒗、鹤庆、丽江、德钦、香格里拉、文山、西畴、屏边等地,是云南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1]。

球花石楠在云南分主要布于海拔1500~2300 m的杂木林中,喜光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生长中速,萌芽率强,耐整形,病虫害少。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球花石楠枝繁叶茂,终年常绿,叶片翠绿色,具光泽,早春幼枝嫩叶为紫红色,枝叶浓密,老叶经过秋后部份出现赤红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鲜红的果实缀满枝头,鲜艳夺目,是一个观赏价值极高的常绿阔叶乔木[2]。

2006年以前,球花石楠在云南玉溪一般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或城市道路绿化树种栽植,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于2007~2018年间,分别在不同造林地点采用球花石楠、西南木荷、墨西哥柏、山枇花、旱科瓜、黑荆树等树种开展山地混交造林,球花石楠首次作为山地造林树种在红塔山自然保护区栽植,累计造林面积1930亩,至今生长年限最长已有13a,其适生情况及造林成效如何,展开了调查分析。同时,针对西南木荷是云南各地多年来实施造林较为成功的一个乡土树种,通过将球花石楠与西南木荷的生长情况对比,为今后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3]。

2 材料和方法

2.1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

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溪市中心城区东面凤凰路5 km左侧,东风水库、红旗水库、龙母箐水库、二龙潭水库、大红坡水库分布在保护区内。保护区境内东西跨度8 km,南北跨度40 km,境内最高海拔2438.5 m,最低海拔1670 m,相对高差768.5 m。辖区为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夏秋多雨、雨热同季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5 ℃,极端最高气温33.5 ℃(6月4日),极端最低气温-1.8 ℃(1月21日)。≥10℃的活动积温为5047.9 ℃,全年日照时数为2394.7 h,日照率为54.0%。多年平均霜期88 d,全年降雨101 d,降雨量886.5 mm。

2.2 样地调查区概况

2.2.1 东风管护站老尖山水沟箐调查样地概况

东风管护站老尖山水沟箐调查样位于红塔山自然保护区16林班,项目名称:2007年国家重点公益林补植补造。造林面积400亩。项目区为中山地貌类型,海拔介于1680~1960 m之间,土壤为黄红壤,土层厚度为薄至中层。造林时间:2007年6~7月。造林设计为补植补造,造林主要树种:球花石楠、西南木荷、旱冬瓜、黑荆。造林密度2 m×2.5 m(每亩补植株数控制在133株),混交方式:等比插空栽植。苗木质量要求:1年生袋苗,其中:球花石楠:苗高≥20 cm,地径≥0.20 cm;西南木荷:苗高≥20 cm,地径≥0.30 cm;整地方式采取块状整地,整地规格:40 cm×40 cm×40 cm,栽植方式:袋苗移栽,基肥:无。

2.2.2 灵秀管护站灵照山调查样地概况

灵秀管护站灵照山调查样地位于红塔山自然保护区14林班,涉及5个小班,项目名称:2013植被恢复异地造林项目。项目区海拔介于1680~1960 m之间。土壤为红壤或酸性紫色土,土层厚度:薄层,造林面积860亩。造林时间:2013年7~8月雨季。造林设计为补植补造,补植树种:球花石楠、西南木荷、柏树、旱冬瓜、山枇花。造林密度2×3(每亩补植株数控制在111株),混交方式:块状混交。苗木质量要求:两年生袋苗,其中:球花石楠:苗高≥50 cm,地径≥0.30 cm,西南木荷:苗高≥50 cm,地径≥0.30 cm;整地方式采取穴状整地,整地规格:50 cm×50 cm×40 cm,栽植方式:袋苗移栽,基肥:复合肥0.2 kg/塘,与塘内回填土混拌。

2.2.3 北山管护站大河顶片区调查样地概况

北山管护站大河顶片区调查样地介于北纬24° 31′41.206″~24°32′7.365″,东经102° 35′8.979″~102°35′38.492″之间,涉及4个小班。系2017年造林项目,项目名称:玉溪市响水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异地造林项目,造林面积450亩。项目区为中山地貌类型,海拔介于2050~2350 m之间,坡度在25°以上。土壤为红壤、土层为中厚层,造林时间:2017年7~8月雨季。造林设计为迹地更新造林,造林主要树种:球花石楠、西南木荷、柏树、旱冬瓜。混交方式:等比插空栽植。造林密度2 m×2 m(每亩补植株数控制在167株),苗木质量要求:1年生袋苗,其中:球花石楠:苗高20~30 cm,地径0.30~0.40 cm;西南木荷:苗高30~50 cm,地径0.45~0.60 cm;整地方式采取穴状整地,整地规格:50 cm×50 cm×40 cm,栽植方式:袋苗移栽,基肥:0.2 kg/塘,于塘内回填土混拌。

2.3 调查

2.3.1 调查工具

GPS、测绳、围尺、卡尺、测高仪等。

2.3.2 调查方法

选取造林3 a、7 a、13 a的3块造林地作为调查样地,分别在3块造林地随机各抽取1个小班,每个小班内选择上、中、下坡位设置3块样地进行调查,三块造林地共设置9块调查样地,样地面积400 m2(20 m×20 m)。鉴于不同地块选择的造林树种不同,但球花石楠和西南木荷在不同的造林地块均有设计到,因此,调查树种以球花石楠和西南木荷为主。每块样地调查内容包括造林年限、树高、地径、株数、海拔、坡位、土壤等。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结果

三块造林地不同造林年限球花石楠和西南木荷造林成效调查结果详见表1~6。

表1 北山管护站大河顶样地树高、地径生长情况统计 调查时间:2020年7月 7 日

表3 灵秀管护站灵照山样地树高、地径生长情况测量统计 调查时间:2020年7月3日

表4 灵秀管护站灵照山样地调查汇总

表5 东风管护站水沟箐样地树高、地径生长情况测量统计 调查时间:2020年6月 17 日

表6 东风管护站老尖山水沟箐样地调查汇总

3.2 结果分析

3.2.1 球花石楠生长与海拔、坡位、坡向的关系

球花石楠在红塔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680~2350 m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从3块样地的调查情况来看,球花石楠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与海拔高度有关系,同一块样地上,海拔越高,处于上坡位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次于海拔低、处于中下坡位;同一块样地内,球花石楠在阴坡或半阴坡上的生长比阳坡上好。

3.2.2 球花石楠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三块调查样地涉及的土壤类型有红壤、红黄壤、紫色酸性土,土层厚度溥层或中厚层,以溥层为主。不同的土壤类型上球花石楠都能生长。但土层厚度对球花石楠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有影响。土层越厚,越利于球花石楠生长。

3.2.3 球花石楠与西南木荷对比情况

从3块样调查结果来看,球花石楠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优于西南木荷;大河顶调查结果显示,球花石楠造林三年后保存率达92.85%,西南木荷造林三年后保存率65.38%;球花石楠三年平均树高113.42 cm、平均地径1.46 cm,而西南木荷为平均高47.61 cm、平均地径0.95 cm;虽然2019年和2020连续两年受持续干旱及2019年冻害等极端气候因素的影响,部份西南木荷因旱、因冻死亡,但球花石楠死亡率大大低于西南木荷和其它同期造林的树种,说明球花石楠的耐旱和耐寒性能良好。灵照山样地造林7 a的球花石楠平均树高228.00 cm、平均地径2.85 cm,而西南木荷为平均高116.32 cm平均地径2.60 cm;水沟箐样地造林13年的球花石楠高生长平均441.83 cm、地径8.84 cm,而西南木荷高生长平均153.33 cm、地径3.46 cm,球花石楠明显优于西南木荷。

4 结语

采用球花石楠袋苗在海拔1680~2350 m、在红壤、红黄壤、酸性紫色土等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土层厚度,不同坡向实施山地造林均能生长,造林保存率高。通过10多年的观察,球花石楠对不同立地条件的适应性强,耐旱、耐寒,冠幅大,且由于球花石楠是常绿乔木,可作为水源林和风景林造林的首选乡土树种之一,与其它树种混交造林,可以发挥很好的生态功能。

猜你喜欢

石楠样地西南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古城西南两座桥
琵琶扣
石楠国画作品选登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美好时光里,石楠犹自开
Country Driving